拉伸桩振动锤的振动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228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拉伸桩振动锤的振动部件,包括振动箱体,其特征在于:振动箱体内设有竖向排布的三条转动轴,其中中间的为主转动轴,主转动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上转动轴和下转动轴,主转动轴与电机传动连接,电机固定于振动箱体的顶部,主转动轴上安装的偏心体所产生偏心力矩等于上下转动轴上安装的偏心体所产生偏心力矩之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振动锤具有小宽度尺寸,适合于拉伸桩的打桩施工,提高打桩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伸桩振动锤的振动部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拉伸桩作业施工的拉伸桩振动锤,具体涉及一种拉伸桩振动锤的振动部件。

技术介绍

[0002]拉伸桩在作业时往往会围成一圈,相邻桩体之间相互连接,如果用现有技术的振动锤进行施工,由于振动锤的宽度会大于拉伸桩,为避免干涉,那么当出现周边的拉伸桩高度大于正在施工的拉伸桩时,就需先进行周边较高拉伸桩的下沉施工,于是振动锤要频繁转换位置,不仅麻烦,而且影响打桩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振动锤具有小宽度尺寸,适合于拉伸桩的打桩施工,提高打桩效率的拉伸桩振动锤的振动部件。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0005]拉伸桩振动锤的振动部件,包括振动箱体,其特征在于:振动箱体内设有竖向排布的三条转动轴,其中中间的为主转动轴,主转动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上转动轴和下转动轴,主转动轴与电机传动连接,电机固定于振动箱体的顶部,主转动轴上安装的偏心体所产生偏心力矩等于上下转动轴上安装的偏心体所产生偏心力矩之和。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振动部件改变了传统两条或四条转动轴布设所带来的振动箱体宽度尺寸较大的问题,而是设计三条转动轴并且呈竖向“1”字排布,这样一来,通过工作时主转动轴与上下转动轴带动各自偏心体的反向转动,振动部件就不仅实现其振动工作性能,实现振动力上下叠加,左右则相互抵消;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只留出一条转动轴的活动空间,使振动箱体的宽度尺寸变小(也就相当于使振动锤的宽度尺寸变小),小于拉伸桩的宽度,从而避免了振动锤的施工干涉,不受周边的拉伸桩高度的影响,振动锤不需转换位置即可直接将正在施工中的拉伸桩下沉到位,提高打桩效率。
[0007]作为优选,主转动轴上安装第一偏心体,上转动轴上安装第二偏心体,下转动轴上安装第三偏心体,第一偏心体在主转动轴上设有四组,第二偏心体在上转动轴上设有两组,第三偏心体在下转动轴上设有两组,每组偏心体所产生的偏心力矩相同。上述设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装配方便,并可很好保证振动锤的良好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0008]本技术有如下附图: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的外形结构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拉伸桩振动锤的振动部件,包括振动箱体1,振动箱体1内设有竖向呈“1”字排布的三条转动轴,其中中间的为主转动轴5,主转动轴5通过齿轮11啮合传动上转动轴4和下转动轴6,主转动轴5的轴端设有带轮10并通过皮带3与电机2传动连接,电机2固定于振动箱体1的顶部,主转动轴5上安装的偏心体产生的偏心力矩等于上转动轴4和下转动轴6上安装的偏心体所产生偏心力矩之和,具体结构为:主转动轴5上安装第一偏心体8,上转动轴4上安装第二偏心体7,下转动轴6上安装第三偏心体9,第一偏心体8在主转动轴5上设有四组,第二偏心体7在上转动轴4上设有两组,第三偏心体9在下转动轴6上设有两组,每组偏心体所产生的偏心力矩相同,每组偏心体具有相同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拉伸桩振动锤的振动部件,包括振动箱体,其特征在于:振动箱体内设有竖向排布的三条转动轴,其中中间的为主转动轴,主转动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上转动轴和下转动轴,主转动轴与电机传动连接,电机固定于振动箱体的顶部,主转动轴上安装的偏心体所产生偏心力矩等于上下转动轴上安装的偏心体所产生偏心力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作荣林光杰曹高峻胡永远何全通项晓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振中基础工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