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填土地质降水井成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543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杂填土地质降水井成孔装置,包括桩帽、桩身和底座,所述桩身呈两端均敞开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筒状结构的底端插接的插接部以及与所述插接部的底面相连的尖角形结构,所述桩帽能够与所述桩身的顶端形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桩帽上设置有用于供振动打桩设备夹持的夹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杂填土地质降水井成孔装置设置有桩帽、桩身和底座,底座呈尖角形结构,桩帽设置有供振动打桩设备夹持的夹持部,如此,可利用振动打桩设备夹持夹持部在尖角形结构的作用下插入土中,然后在桩身内添加滤水管和砾石滤料,之后利用桩帽带动桩身与土地脱离即可完成施工。成施工。成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填土地质降水井成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杂填土地质降水井成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施工地下基础设施时,为了保证安全及工程质量,必须进行降水辅助作业,降水井成孔方案通常为泥浆护壁+钻机钻孔作业,这种方法施工速度慢,需要挖设泥浆池、造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在杂填土地区极易漏浆,遇到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时容易造成卡钻,无法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施工速度慢、易漏浆、容易卡钻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杂填土地质降水井成孔装置,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杂填土地质降水井成孔装置,包括桩帽、桩身和底座,所述桩身呈两端均敞开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筒状结构的底端插接的插接部以及与所述插接部的底面相连的尖角形结构,所述桩帽能够与所述桩身的顶端形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桩帽上设置有用于供振动打桩设备夹持的夹持部。
[0006]优选地,所述桩帽包括桩帽外筒和设置于桩帽外筒内侧的桩帽内筒,在所述桩帽外筒与所述桩帽内筒之间设置有桩帽环形加强板,所述桩帽环形加强板的径向内侧与所述桩帽内筒的外侧壁相连,所述桩帽环形加强板的径向外侧与所述桩帽外筒的内侧壁相连。
[0007]优选地,所述桩帽外筒和所述桩帽内筒之间设置有桩帽径向加强板,在与所述桩帽外筒的轴线垂直平面内的投影经过所述桩帽外筒的圆心,所述桩帽径向加强板的径向内端与所述桩帽内筒的外侧壁相连,所述桩帽径向加强板的径向外端与所述桩帽外筒的内侧壁相连。
[0008]优选地,所述夹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桩帽内筒内侧的夹持板以及与所述夹持板垂直并与所述夹持板相连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
[0009]优选地,所述桩帽径向加强板沿所述桩帽外筒的周向设置有八个,分别为第一桩帽径向加强板、第二桩帽径向加强板、第三桩帽径向加强板、第四桩帽径向加强板、第五桩帽径向加强板、第六桩帽径向加强板、第七桩帽径向加强板和第八桩帽径向加强板,所述夹持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桩帽径向加强板、第五桩帽径向加强板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桩帽径向加强板、所述第八桩帽径向加强板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桩帽径向加强板、第六桩帽径向加强板位置对应。
[0010]优选地,所述桩身包括桩身外筒和设置于所述桩身外筒内侧的桩身内筒,在所述桩身外筒与所述桩身内筒之间设置有桩身环形加强板,所述桩身环形加强板的径向内侧与所述桩身内筒的外侧壁相连,所述桩身环形加强板的径向外侧与所述桩身外筒的内侧壁相连。
[0011]优选地,所述桩身外筒和所述桩身内筒之间设置有桩身径向加强板,在与所述桩身外筒的轴线垂直平面内的投影经过所述桩身外筒的圆心,所述桩身径向加强板的径向内端与所述桩身内筒的外侧壁相连,所述桩身径向加强板的径向外端与所述桩身外筒的内侧壁相连。
[0012]优选地,所述插接部呈圆柱状,所述圆柱状的外径小于所述桩身内筒的内径,所述尖角形结构包括圆柱体和与所述圆柱体的底面相连的圆锥体,所述圆柱体的外径大于所述插接部的外径。
[0013]优选地,所述圆柱体的外径与所述桩身外筒的外径相等。
[0014]优选地,所述桩帽与所述桩身螺纹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提供的杂填土地质降水井成孔装置设置有桩帽、桩身和底座,底座呈尖角形结构,桩帽设置有供振动打桩设备夹持的夹持部,如此,可利用振动打桩设备夹持夹持部在尖角形结构的作用下插入土中,然后在桩身内添加滤水管和砾石滤料,之后利用桩帽带动桩身与土地脱离即可完成施工。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杂填土地质降水井成孔装置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杂填土地质降水井成孔装置的俯视图;
[0019]图3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0020]图中,1、桩帽;11、桩帽外筒;12、桩帽内筒;13、桩帽环形加强板;14、桩帽径向加强板;15、夹持部;151、夹持板;152、第一加强板;153、第二加强板;2、桩身;21、桩身外筒;22、桩身内筒;23、桩身环形加强板;24、桩身径向加强板;3、底座;31、插接部;32、尖角形结构;321、圆柱体;322、圆锥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杂填土地质降水井成孔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桩帽1、桩身2和底座3,所述桩身2呈两端均敞开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底座3包括与所述筒状结构的底端插接的插接部31以及与所述插接部31的底面相连的尖角形结构32,所述桩帽1能够与所述桩身2的顶端形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桩帽1上设置有用于供振动打桩设备夹持的夹持部15。
[0023]本技术提供的杂填土地质降水井成孔装置设置有桩帽1、桩身2和底座3,底座3呈尖角形结构,桩帽1设置有供振动打桩设备夹持的夹持部15,如此,可利用振动打桩设备夹持夹持部15在尖角形结构的作用下插入土中,然后在桩身2内添加滤水管和砾石滤料,之后利用桩帽1带动桩身2与土地脱离即可完成施工。
[0024]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桩帽1包括桩帽外筒11和设置于桩帽外筒11内侧的桩帽内筒12,为了提高桩帽1的结构强度,在所述桩帽外筒11与所述桩帽内筒12之间设置有桩帽环形加强板13,所述桩帽环形加强板13的径向内侧与所述桩帽内筒12的外侧壁相连,所述桩帽环形加强板13的径向外侧与所述桩帽外筒11的内侧壁相连。桩帽环形加强板13优选
沿轴线设置有多个,例如每间隔2米设置一片桩帽环形加强板13。
[002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桩帽外筒11和所述桩帽内筒12之间设置有桩帽径向加强板14,在与所述桩帽外筒11的轴线垂直平面内的投影经过所述桩帽外筒11的圆心,所述桩帽径向加强板14的径向内端与所述桩帽内筒12的外侧壁相连,所述桩帽径向加强板14的径向外端与所述桩帽外筒11的内侧壁相连。
[0026]利用桩帽环形加强板13和桩帽径向加强板14能够进一步提高桩帽1的结构强度,保证振动打桩过程的可靠进行。
[0027]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15包括设置于所述桩帽内筒12内侧的夹持板151以及与所述夹持板151垂直并与所述夹持板151相连的第一加强板152和第二加强板153。第一加强板152和第二加强板153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桩帽1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保证振动打桩过程的可靠进行。
[0028]进一步地,所述桩帽径向加强板14沿所述桩帽外筒11的周向设置有八个,分别为第一桩帽径向加强板、第二桩帽径向加强板、第三桩帽径向加强板、第四桩帽径向加强板、第五桩帽径向加强板、第六桩帽径向加强板、第七桩帽径向加强板和第八桩帽径向加强板,所述夹持板1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填土地质降水井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帽、桩身和底座,所述桩身呈两端均敞开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筒状结构的底端插接的插接部以及与所述插接部的底面相连的尖角形结构,所述桩帽能够与所述桩身的顶端形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桩帽上设置有用于供振动打桩设备夹持的夹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填土地质降水井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包括桩帽外筒和设置于桩帽外筒内侧的桩帽内筒,在所述桩帽外筒与所述桩帽内筒之间设置有桩帽环形加强板,所述桩帽环形加强板的径向内侧与所述桩帽内筒的外侧壁相连,所述桩帽环形加强板的径向外侧与所述桩帽外筒的内侧壁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杂填土地质降水井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外筒和所述桩帽内筒之间设置有桩帽径向加强板,在与所述桩帽外筒的轴线垂直平面内的投影经过所述桩帽外筒的圆心,所述桩帽径向加强板的径向内端与所述桩帽内筒的外侧壁相连,所述桩帽径向加强板的径向外端与所述桩帽外筒的内侧壁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杂填土地质降水井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桩帽内筒内侧的夹持板以及与所述夹持板垂直并与所述夹持板相连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杂填土地质降水井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径向加强板沿所述桩帽外筒的周向设置有八个,分别为第一桩帽径向加强板、第二桩帽径向加强板、第三桩帽径向加强板、第四桩帽径向加强板、第五桩帽径向加强板、第六桩帽径向加强板、第七桩帽径向加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新赵丽苏左小莉李倩袁斌峰荀保逢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临汾市政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