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好男专利>正文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213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抗震装置,所述包括连接板、减震结构和缓冲结构,连接板外表面与防护垫相胶合,连接板上方和下方均通过螺钉与缓冲结构固定连接,缓冲结构一侧通过螺钉与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固定连接,上安装板位于下安装板上方,上安装板上方通过螺钉与减震结构和固定板可拆卸连接,下安装板下方与圆桩相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装置通过连接板、减震结构和缓冲结构以及其他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土木工程抗震装置存在通过一种抗震装置只能从底部或者侧面对地基进行减震,不能达到全面的减震效果,且存在与地基连接不牢靠,容易产生错位,影响减震效果的问题。影响减震效果的问题。影响减震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土木工程抗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抗震结构建筑是指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从全球的重大地震灾害调查中可以发现,95%以上的人命伤亡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探讨建筑物于地震中受损倒塌的原因,并加以防范,从工程上建造经得起强震的抗震建筑是减少地震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0003]目前,现有的土木工程抗震装置存在通过一种抗震装置只能从底部或者侧面对地基进行减震,不能达到全面的减震效果,且存在与地基连接不牢靠,容易产生错位,影响减震效果的问题。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抗震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抗震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土木工程抗震装置存在通过一种抗震装置只能从底部或者侧面对地基进行减震,不能达到全面的减震效果,且存在与地基连接不牢靠,容易产生错位,影响减震效果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土木工程抗震装置,包括连接板、减震结构和缓冲结构,所述连接板外表面与防护垫相胶合,所述连接板上方和下方均通过螺钉与缓冲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结构一侧通过螺钉与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安装板位于下安装板上方,所述上安装板上方通过螺钉与减震结构和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安装板下方与圆桩一相焊接,所述减震结构共设置有两个。
[0007]优选的,所述减震结构还包括第一减震板、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板,所述第一减震板下方通过螺钉与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减震弹簧一侧与第一减震板相焊接,所述减震弹簧另一侧与第二减震板相焊接。
[0008]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连接框、缓冲弹簧、缓冲板、连接柱和连接块,所述连接框下方通过螺钉与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连接框内部,所述缓冲弹簧与连接框的连接方式为相焊接,所述缓冲板下方与缓冲弹簧相焊接,所述连接柱下方通过螺钉与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上方通过螺钉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连接板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还包括隔板和圆桩二,所述隔板下方通过螺钉与上安装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隔板上方与圆桩二相焊接,所述隔板上方的圆桩二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七个圆桩二,所述圆桩二共设置有十四个。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方与下方的缓冲结构设置有四组,每组设置有四个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共设置有十六个,所述下安装板下方的圆桩一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六个圆桩一,所述圆桩一共设置有十二个。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板与第二减震板之间的减震弹簧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三个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板与第二减震板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减震弹簧共设置有十二个。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抗震装置,利用减震结构,通过两个减震结构固定在地基两侧,当地震波从侧面传到地基时,会首先通过第一减震板本身缓冲掉小部分冲击力,之后减震弹簧受到第一减震板的挤压产生一股反弹力来进一步减小冲击力,最后第二减震板受到减震弹簧的挤压再缓冲掉一部分冲击力,起到了三重减震的作用,从侧面起到了很好的减震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土木工程抗震装置存在不具备从侧面对地基进行减震的问题。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抗震装置,利用缓冲结构,通过在连接板上方和下方设置多个缓冲结构,当地震波从下方传到地基时,会首先通过下安装板,对连接板下方的缓冲结构进行挤压,通过连接柱挤压连接框中的缓冲弹簧,实现对下方传来的地震波进行缓冲,之后缓冲后地震波到达连接板,通过连接板上方的缓冲结构进一步对地震波进行缓冲,起到了双重减震的作用,从底部起到了很好的减震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土木工程抗震装置存在不具备从底部对地基进行减震的问题。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抗震装置,利用固定板和圆桩一,通过焊接在隔板上的圆桩二插入地基,使得装置可以与地基稳固的连接在一起,通过焊接在下安装板下方的圆桩一插入地下,使得装置可以与地基下方的土地稳固的连接在一起,通过缓冲结构中的连接柱固定在连接板内部,使得缓冲结构与连接板不会发生错位,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土木工程抗震装置存在与地基连接不牢靠,容易产生错位,影响减震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缓冲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所示防护垫的剖视图。
[0020]图中标号:1、连接板,2、减震结构,3、缓冲结构,4、防护垫,5、上安装板,6、下安装板,7、固定板,8、圆桩一,201、第一减震板,202、减震弹簧,203、第二减震板,31、连接框,32、缓冲弹簧,33、缓冲板,34、连接柱,35、连接块,71、隔板,72、圆桩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缓冲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防护垫的剖视图。一种市政用排水管道用疏通装置,包括连接
板1、减震结构2和缓冲结构3,连接板1外表面与防护垫4相胶合,连接板1上方和下方均通过螺钉与缓冲结构3固定连接,缓冲结构3一侧通过螺钉与上安装板5和下安装板6固定连接,上安装板5位于下安装板6上方,上安装板5上方通过螺钉与减震结构2和固定板7可拆卸连接,下安装板6下方与圆桩一8相焊接,减震结构2共设置有两个,通过焊接在下安装板6下方的圆桩一8插入地下,使得装置可以与地基下方的土地稳固的连接在一起,通过缓冲结构3中的连接柱34固定在连接板1内部,使得缓冲结构3与连接板1不会发生错位,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
[0023]减震结构2还包括第一减震板201、减震弹簧202和第二减震板203,第一减震板201下方通过螺钉与连接板1可拆卸连接,减震弹簧202一侧与第一减震板201相焊接,减震弹簧202另一侧与第二减震板203相焊接,通过两个减震结构2固定在地基两侧,当地震波从侧面传到地基时,会首先通过第一减震板201本身缓冲掉小部分冲击力,之后减震弹簧203受到第一减震板201的挤压产生一股反弹力来进一步减小冲击力,最后第二减震板203受到减震弹簧202的挤压再缓冲掉一部分冲击力,起到了三重减震的作用,从侧面起到了很好的减震效果。
[0024]缓冲结构3还包括连接框31、缓冲弹簧32、缓冲板33、连接柱34和连接块35,连接框31下方通过螺钉与上安装板5和下安装板6固定连接,缓冲弹簧32设置在连接框31内部,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抗震装置,包括连接板(1)、减震结构(2)和缓冲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外表面与防护垫(4)相胶合,所述连接板(1)上方和下方均通过螺钉与缓冲结构(3)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结构(3)一侧通过螺钉与上安装板(5)和下安装板(6)固定连接,所述上安装板(5)位于下安装板(6)上方,所述上安装板(5)上方通过螺钉与减震结构(2)和固定板(7)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安装板(6)下方与圆桩一(8)相焊接,所述减震结构(2)共设置有两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2)还包括第一减震板(201)、减震弹簧(202)和第二减震板(203),所述第一减震板(201)下方通过螺钉与连接板(1)可拆卸连接,所述减震弹簧(202)一侧与第一减震板(201)相焊接,所述减震弹簧(202)另一侧与第二减震板(203)相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3)还包括连接框(31)、缓冲弹簧(32)、缓冲板(33)、连接柱(34)和连接块(35),所述连接框(31)下方通过螺钉与上安装板(5)和下安装板(6)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32)设置在连接框(31)内部,所述缓冲弹簧(32)与连接框(31)的连接方式为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好男
申请(专利权)人:刘好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