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波组块的装配式隔振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87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波组块的装配式隔振沟,属于建筑隔振领域。所述隔振沟由若干个隔振单元组成,所述隔振单元为正六棱柱结构,所述隔振单元包括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若干圆形波组块、底板、盖板,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与底板通过底板的正六边形凹槽连接,波阻块与底板通过底板的圆形凹槽连接,盖板为正六棱柱空腔加盖,波阻块与盖板通过盖板的凹槽连接,所述圆形凹槽、波组块、凹槽数量均相同,且圆形凹槽与凹槽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波组块呈正多边形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修建在建筑和振源的场地之间,可以起到降低建筑或道路施工、交通振动等引起建筑结构振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隔振效果明显、对建筑有明显保护作用,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运输方便。运输方便。运输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波组块的装配式隔振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波组块的装配式隔振沟,属于建筑隔振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由振动引起的问题越来越广泛且数量与日俱增由于我们生产生活产生的振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更是威胁到了我国具有极高文化历史价值与重大人文意义的诸多古建筑物。特别是建筑或道路施工、交通振动引起的振动,振动波是由振源向四处传播的振动,指从振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纵波和横波均属于体波)和面波(L波)三种类型。
[0003]研究发现振动对建筑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横波造成建筑物水平摇摆,导致建筑物损坏,破坏力很大。它相当于给房屋建筑物施加水平方向来回反复的作用力,大小和引起的变形超出建筑梁结构抵抗振动的极限时就会使整个建筑物倾斜或倾倒从而导致破坏; 2.纵波使建筑产生上下颠簸,由于部分建筑物年代久远,其竖向稳定性较差,当振动较大时,会使底层作为承重结构的柱子瞬间增加很大的动荷载,叠加上部的自重,当超出底层柱子承载能力,底层柱会垮掉从而导致破坏。3. 建筑长期受到周围的振源所产生的地基土体扰动及低频、微振动作用影响,建筑物会产生永久性的不可逆的疲劳破坏,导致建筑物安全性显著下降,出现各种病害。
[0004]隔振沟隔振措施,即在振动波传播的路径上设置隔振屏障,破坏振动波的传播路径,造成振动波能量的损失,达到减小甚至是消除振动波对被保护建筑物影响的目的。
[0005]当前的屏障隔振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连续性隔振屏障以及非连续性屏障。连续性隔振屏障以隔振沟为典型代表,当对于振动频率较高的人工振源以及地震动,设计得当的隔振沟能起到良好的隔振效果,但是一部分振动频率较低的振源,其波长一般较长,如果选择空沟作为隔振屏障,则需要空沟具有很大的深度,这种要求在实际施工中具有较大的操作难度,假如选择连续墙作为隔振屏障,将会产生非常庞大的工程量,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成本,特别是施工现场地质条件非常差时,施工难度和成本都会大大提高。上世纪九十年代,学者Schmidt提出了用波阻块隔振的方式,日本学者Takemiya对波阻块隔振做出了重大改进,提出了桩式波阻块隔振,其原理是使入射波在波阻块之间被不断反射折射以及衍射,从而达到消耗振动波能量的目的。
[0006]所以探讨如何通过修建带波阻块的隔振沟来降低周围振动对建筑的影响,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波组块的装配式隔振沟,主要为了开发一种隔振效果明显、构造简单、安全可靠、运输方便和施工方便的隔振沟,能够有效的降低周围震动对建筑的影响。
[0008]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带波组块的装配式隔振沟,其所述隔振沟由若干个隔振单元组成,所述隔振单元为正六棱柱结构,所述隔振单元包括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若干圆形波组块(2)、底板(3)、盖板(4),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与底板(3)通过底板的正六边形凹槽(3-1)连接,波组块(2)与底板(3)通过底板的圆形凹槽(3-2)连接,盖板(4)为正六棱柱空腔(5)加盖,波组块(2)与盖板(4)通过盖板的凹槽(4-1)连接,所述圆形凹槽(3-2)、波组块(2)、凹槽(4-1)数量均相同,且圆形凹槽(3-2)与凹槽(4-1)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波组块(3)呈正多边形排列。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是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形状为正六边形筒,所述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的棱朝向隔振沟长边方向,壁厚100mm,高度2-3m,边长0.5-0.8m。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板(3)为带凹槽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厚度为100mm,形状为正方形,底板(3)上设置正六边形凹槽(3-1)和圆形凹槽(3-2),铺设底板时所述正六边形凹槽(3-1)顶点方向朝向隔振沟长边方向,正六边形凹槽(3-1)可嵌入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所述正六边形凹槽(3-1)宽度略大于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的壁厚,深度为底板(3)厚度的三分之一,正六边形凹槽(3-1)内嵌入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后留出的空隙灌注砂浆,所述圆形凹槽(3-2)直径略大于波组块(2)外径,深度为底板(3)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圆形凹槽(3-2)按照正多边形顶点位置设置,正多边形中心与所述正六边形凹槽(3-1)中心重合,圆形凹槽(3-2)之间的距离为正六边形凹槽(3-1)边长的一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盖板(4)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形状为正六边形,大小和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的外轮廓相同,盖板(4)内部设置凸起,凸起形状大小与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的内轮廓相同,凸起部分嵌入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内部,使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正好搭在凸起外边缘处,整个盖板(4)厚度为100mm,凸起外边缘部分厚度为盖板(4)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盖板(4)内凸起处设置若干个供波组块(2)嵌入的凹槽(4-1),所述凹槽(4-1)为圆形,直径略大于波组块(2)的外径,深度为盖板(4)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凹槽(4-1)按照正多边形顶点位置设置,正多边形中心与正六边形的盖板(4)的中心重合,凹槽(4-1)之间的距离为盖板(4)边长的一半。
[0013]进一步的,所述波组块(2)为PVC硬管,外直径为200-300mm,厚度为10-20mm,高度与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相同,每个隔振单元内设置三个波组块(2),波组块(2)底部嵌入底板的圆形凹槽(3-2)中,顶部嵌入盖板(4)的凹槽(4-1)内,三个波组块(2)按照等边三角形三个顶点位置设置。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 本技术通过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的筒壁、空腔和波阻块联合隔振的方式发挥隔振作用,隔振效果明显。
[0016]2. 本技术为完全预制构件,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运输方便。
[0017]3. 本技术的隔振单元排列灵活,能够阻隔来自多个方向的振动影响,例如建筑物受西方和南方两个方向的振动影响,可将本技术排列成“L”字形,如果建筑来自四面八方的振动影响,可将本技术排列成“口”字形。
[0018]本技术主要修建在建筑和振源的场地之间,可以起到降低建筑或道路施工、交通振动等引起建筑结构振动的效果,本技术隔振效果明显、对建筑有明显保护作用,
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运输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平面设置图;
[0020]图2为本技术隔振单元立体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布置图;
[0022]图4为图3中A-A面剖面图;
[0023]图5为图3中B-B面剖面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平面布置图。
[0025]图中:1,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2,波组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波组块的装配式隔振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沟由若干个隔振单元组成,所述隔振单元为正六棱柱结构,所述隔振单元包括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若干圆形波组块(2)、底板(3)、盖板(4),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与底板(3)通过底板的正六边形凹槽(3-1)连接,波组块(2)与底板(3)通过底板的圆形凹槽(3-2)连接,盖板(4)为正六棱柱空腔(5)加盖,波组块(2)与盖板(4)通过盖板的凹槽(4-1)连接,所述圆形凹槽(3-2)、波组块(2)、凹槽(4-1)数量均相同,且圆形凹槽(3-2)与凹槽(4-1)位置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波组块的装配式隔振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是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形状为正六边形筒,所述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的棱朝向隔振沟长边方向,壁厚100mm,高度2-3m,边长0.5-0.8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波组块的装配式隔振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为带凹槽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厚度为100mm,形状为正方形,底板(3)上设置正六边形凹槽(3-1)和圆形凹槽(3-2),铺设底板时所述正六边形凹槽(3-1)顶点方向朝向隔振沟长边方向,正六边形凹槽(3-1)可嵌入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所述正六边形凹槽(3-1)宽度略大于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的壁厚,深度为底板(3)厚度的三分之一,正六边形凹槽(3-1)内嵌入正六边形钢筋混凝土筒(1)后留出的空隙灌注砂浆,所述圆形凹槽(3-2)直径略大于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张于于海洪康楠王铁源闫明程于洋李志军陈志燕杜松岩董宁李琦琦陈昊刘柏男张文洁崔长青王亭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促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