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透明质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2125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菌透明质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属于生化检测技术领域,旨在解决许多透明质酸酶活性检测方法存在的灵敏度低、成本高、操作复杂、不能广泛使用等缺陷。其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嵌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放置有用于盛放细菌检测培养基的袋体,所述限位板开设有三个限位孔,三个所述限位孔内分别嵌设有用于盛放透明质酸和PBS缓冲液混合液的第一试剂瓶、用于盛放DNS试剂的第二试剂瓶、用于盛放葡萄糖的第三试剂瓶。其建立了一种经济、简便、灵敏的DNS法,通过测定酶解产物中的还原糖含量检测细菌透明质酸酶活性,不仅操作简便快速,而且测定结果重复性好、检测线性范围大、准确度较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菌透明质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


[0001]本技术涉及生化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细菌透明质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0002]透明质酸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和微生物的酶,其可以断开透明质酸糖链中的N-乙酰氨基葡糖和D-葡萄糖醛酸之间糖苷键,生成还原糖,并且透明质酸酶作为微生物致病过程中重要的毒力因子,通常与宿主组织直接接触或使病菌逃过宿主组织防卫机制。透明质酸酶降解宿主基质中的透明质酸,使得宿主易患气性坏疽、脑膜炎、肺炎、败血症、梅毒及毒性休克综合症等病症,并且革兰氏阳性菌分泌的透明质酸酶在细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目前,测定透明质酸酶活性的方法主要有比色法、ELISA-like法、底物荧光标记法、凝胶电泳法、化学修饰法、毛细管电泳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灵敏度低、成本高、操作复杂、不能广泛使用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菌透明质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其建立了一种经济、简便、灵敏的DNS法,通过测定酶解产物中的还原糖含量检测细菌透明质酸酶活性,不仅操作简便快速,而且测定结果重复性好、检测线性范围大、准确度较好。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细菌透明质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嵌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放置有用于盛放细菌检测培养基的袋体,所述限位板开设有三个限位孔,三个所述限位孔内分别嵌设有用于盛放透明质酸和PBS缓冲液混合液的第一试剂瓶、用于盛放DNS试剂的第二试剂瓶、用于盛放葡萄糖的第三试剂瓶。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建立了一种经济、简便、灵敏的DNS法,通过测定酶解产物中的还原糖含量检测细菌透明质酸酶活性,不仅操作简便快速,而且测定结果重复性好、检测线性范围大、准确度较好。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试剂瓶为棕色塑料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试剂瓶的颜色为棕色,使第一试剂瓶内的试剂处于避光状态,能避免第一试剂瓶内的试剂受光分解。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试剂瓶为棕色塑料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试剂瓶的颜色为棕色,使第二试剂瓶内的试剂处于避光状态,能避免第二试剂瓶内的试剂受光分解。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试剂瓶或第二试剂瓶或第三试剂瓶的固定机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运输过程中,防止第一试剂瓶或第二试剂瓶或第三试
剂瓶的脱出限位孔,以防在颠簸过程中第一试剂瓶或第二试剂瓶或第三试剂瓶内的试剂洒出。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孔的孔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伸缩杆和伸缩管,所述伸缩杆和伸缩管套接,伸缩杆的非套接端固设于安装槽的槽底,所述伸缩管滑移连接于所述安装槽,所述伸缩杆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于安装槽的槽底、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伸缩管的套接端,所述伸缩管的非套接端设置有弧形板。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的非套接端设置于安装槽的槽底,弧形板设置于伸缩管的非套接端,套设于伸缩杆的压缩弹簧对伸缩管进行施力,使弧形板的内曲面抵接于第一试剂瓶或第二试剂瓶或第三试剂瓶的外侧壁,从而实现第一试剂瓶或第二试剂瓶或第三试剂瓶的固定。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的套接端设置有限位外凸环,所述伸缩管的非套接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外凸环滑移连接于限位槽内。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伸缩管进行限位,防止伸缩管脱离与伸缩杆的连接。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管的外壁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限位凸条,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条滑移连接于所述限位凸条内。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伸缩管的周向转动,保证弧形板的弧心线和限位孔的中心线平行。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设置有用于防止袋体脱出的限位机构。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运输过程中,防止袋体脱出放置槽,以防在颠簸过程中袋体内的细菌检测培养基洒出。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四个设置于限位板的固定柱,四个固定柱围成矩形,所述放置槽位于所述矩形区域范围内,相邻两个固定柱之间设置有固定管,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管平行设置,固定管套设有滑移管,相对设置的两个滑移管之间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固定管设置有定位件,所述滑移管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件卡接于所述定位孔内。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袋体放置于放置槽内时,定位件卡接于定位孔内,实现固定管对滑移管的固定,两个限位杆垂直交叉设置,对袋体进行限位,防止袋体脱出放置槽;当需要拿取袋体时,定位件脱出定位孔,滑移管沿固定管滑移,滑移管带动限位杆位移,直至限位杆不妨碍袋体的取出。
[002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包括弹簧跳豆,所述弹簧跳豆的凸点卡接于所述定位孔内。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跳豆的凸点卡接于定位孔内实现固定管对滑移管的固定。
[002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第一、本技术建立了一种经济、简便、灵敏的DNS法,通过测定酶解产物中的还原糖含量检测细菌透明质酸酶活性,不仅操作简便快速,而且测定结果具有重复性好、检测线性范围大、准确度较好。
[0027]第二、本技术设计了专门用于检测细菌透明质酸酶活性的细菌检测培养基,利用合理的缓冲体系和透明质酸为唯一碳源,进行细菌培养。从而减少不同培养基对于透
明质酸活性检测的影响。
[0028]第三、在运输过程中,固定机构防止第一试剂瓶或第二试剂瓶或第三试剂瓶的脱出限位孔,限位机构防止袋体脱出放置槽,以防在颠簸过程中第一试剂瓶、第二试剂瓶、第三试剂瓶以及袋体内的试剂洒出。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技术的上视图;
[0031]图3是图2中的A-A线剖视图;
[0032]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
[0033]图5是图2中的C-C线剖视图;
[0034]图6是图5中的D部放大图。
[0035]图中,1、盒体;2、限位板;21、放置槽;22、限位孔;221、安装槽;2211、限位凹槽;3、袋体;4、第一试剂瓶;5、第二试剂瓶;6、第三试剂瓶;7、固定机构;71、伸缩杆;711、内六角凹槽;712、限位外凸环;72、伸缩管;721、限位槽;722、限位凸条;73、压缩弹簧;74、弧形板;741、螺栓;8、限位机构;81、固定柱;811、限位凸缘;82、固定管;821、连接套管;83、滑移管;84、弹簧跳豆;85、限位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菌透明质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嵌设有限位板(2),所述限位板(2)开设有放置槽(21),所述放置槽(21)内放置有用于盛放细菌检测培养基的袋体(3),所述限位板(2)开设有三个限位孔(22),三个所述限位孔(22)内分别嵌设有用于盛放透明质酸和PBS缓冲液混合液的第一试剂瓶(4)、用于盛放DNS试剂的第二试剂瓶(5)、用于盛放葡萄糖的第三试剂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透明质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试剂瓶(4)为棕色塑料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透明质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试剂瓶(5)为棕色塑料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透明质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22)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试剂瓶(4)或第二试剂瓶(5)或第三试剂瓶(6)的固定机构(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细菌透明质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22)的孔壁开设有安装槽(221),所述固定机构(7)包括伸缩杆(71)和伸缩管(72),所述伸缩杆(71)和伸缩管(72)套接,伸缩杆(71)的非套接端固设于安装槽(221)的槽底,所述伸缩管(72)滑移连接于所述安装槽(221),所述伸缩杆(71)套设有压缩弹簧(73),所述压缩弹簧(73)的一端抵接于安装槽(221)的槽底、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伸缩管(72)的套接端,所述伸缩管(72)的非套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彦辉王芳王颖马玉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