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海军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水利灌溉泵站用自动化抽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2068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水利灌溉泵站用自动化抽水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底座、拉把、进水口、出水口、水泵、控制按钮、电源线和过滤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水利灌溉泵站用自动化抽水装置,通过在进水口处设置了过滤机构,第一过滤网对流经的清水初步过滤,第二过滤网和活性炭层对清水进一步过滤,提升设备过滤效果,拉动拉环使榫头和密封环从榫槽和密封槽内脱落,将过滤管取出以清理过滤物,避免过滤物造成管道堵塞及水泵损坏。滤物造成管道堵塞及水泵损坏。滤物造成管道堵塞及水泵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利灌溉泵站用自动化抽水装置


[0001]本技术是一种新型水利灌溉泵站用自动化抽水装置,属于泵站辅助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泵站是一种能提供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气压动力和液压动力的装置,水利灌溉泵站从水源处取水储存,在必要时供水以满足食用、灌溉等用水需求,在水利灌溉泵站取水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到自动化抽水装置进行辅助。
[0003]现有技术的水利灌溉泵站用自动化抽水装置,通常采用单一过滤网作为过滤用具,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导致过滤效果不佳,难以将过滤物取出,易造成管道堵塞,降低了水泵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水利灌溉泵站用自动化抽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水利灌溉泵站用自动化抽水装置,通常采用单一过滤网作为过滤用具,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导致过滤效果不佳,难以将过滤物取出,易造成管道堵塞,降低了水泵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水利灌溉泵站用自动化抽水装置,包括箱体、底座、拉把、进水口、出水口、水泵、控制按钮、电源线和过滤机构,所述箱体底面固定有底座,且箱体顶面中部焊接有拉把,所述箱体左侧中部开设有进水口,且箱体右侧中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箱体内安装有水泵,且箱体顶面左侧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箱体左侧底部设置有电源线,所述过滤机构设置于进水口处,所述过滤机构由固定套、榫槽、密封环、榫头、密封槽、过滤管、限位槽、固定架、固定环、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拉环组成,所述固定套右侧与进水口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榫槽开设于固定套左端外侧,且榫槽内侧固定有密封环,所述榫头嵌于榫槽内,所述密封槽内嵌有密封环,且密封槽内侧固定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内壁环绕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壁与固定架外壁相贴合,所述固定架内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架内左侧的固定环内嵌有第一过滤网,且固定架内右侧的固定环内嵌有第二过滤网,所述拉环固定于密封槽左侧,所述水泵和控制按钮均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水泵与控制按钮电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水泵左侧通过连接管件与进水口相连接,且水泵右侧通过连接管件与出水口相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管内壁中部嵌有活性炭层,且活性炭层厚度为1cm。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网网孔直径为6mm,且第二过滤网网孔直径为3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槽内壁和密封环外壁均贴合有密封圈,且密封圈厚度为1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管外壁贴合于进水口内壁,且贴合面设置有密封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宽度为5cm,且限位槽宽度为5.2cm。
[0012]进一步地,所述榫槽宽度为7mm,且榫头宽度为6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和固定环均为不锈钢材质。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管为聚乙烯材质
[0015]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水利灌溉泵站用自动化抽水装置,通过在进水口处设置了过滤机构,第一过滤网对流经的清水初步过滤,第二过滤网和活性炭层对清水进一步过滤,提升设备过滤效果,拉动拉环使榫头和密封环从榫槽和密封槽内脱落,将过滤管取出以清理过滤物,避免过滤物造成管道堵塞及水泵损坏。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过滤机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过滤机构主视剖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2]图中:箱体-1、底座-2、拉把-3、进水口-4、出水口-5、水泵-6、控制按钮-7、电源线-8、过滤机构-9、固定套-91、榫槽-92、密封环-93、榫头-94、密封槽-95、过滤管-96、限位槽-97、固定架-98、固定环-99、第一过滤网-910、第二过滤网-911、拉环-9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4]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水利灌溉泵站用自动化抽水装置:包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水利灌溉泵站用自动化抽水装置,包括箱体1、底座2、拉把3、进水口4、出水口5、水泵6、控制按钮7、电源线8和过滤机构9,箱体1底面固定有底座2,且箱体1顶面中部焊接有拉把3,箱体1左侧中部开设有进水口4,且箱体1右侧中部开设有出水口5,箱体1内安装有水泵6,且箱体1顶面左侧设置有控制按钮7,箱体1左侧底部设置有电源线8,过滤机构9设置于进水口4处,过滤机构9由固定套91、榫槽92、密封环93、榫头94、密封槽95、过滤管96、限位槽97、固定架98、固定环99、第一过滤网910、第二过滤网911和拉环912组成,固定套91右侧与进水口4左侧固定连接,榫槽92开设于固定套91左端外侧,且榫槽92内侧固定有密封环93,榫头94嵌于榫槽92内,密封槽95内嵌有密封环93,且密封槽95内侧固定有过滤管96,过滤管96内壁环绕开设有限位槽97,且限位槽97内壁与固定架98外壁相贴合,固定架98内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环99,固定架98内左侧的固定环99内嵌有第一过滤网910,且固定架98内右侧的固定环99内嵌有第二过滤网911,拉环912固定于密封槽95左侧,水泵6和控制按钮7均与电源线8电连接,水泵6与控制按钮7电连接。
[0025]其中,所述水泵6左侧通过连接管件与进水口4相连接,且水泵6右侧通过连接管件与出水口5相连接,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0026]其中,所述过滤管96内壁中部嵌有活性炭层,且活性炭层厚度为1cm,进一步提升过滤效果。
[0027]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网910网孔直径为6mm,且第二过滤网911网孔直径为3mm,保证过滤效果显著。
[0028]其中,所述密封槽95内壁和密封环93外壁均贴合有密封圈,且密封圈厚度为1mm,避免流经的水源泄漏。
[0029]其中,所述过滤管96外壁贴合于进水口4内壁,且贴合面设置有密封层,进一步防止流经的水源泄漏。
[0030]其中,所述固定架98宽度为5cm,且限位槽97宽度为5.2cm,保证固定架98的稳定性。
[0031]其中,所述榫槽92宽度为7mm,且榫头94宽度为6mm,保证榫头94嵌于榫槽92内的契合性。
[0032]其中,所述固定架98和固定环99均为不锈钢材质。
[0033]其中,所述过滤管96为聚乙烯材质。
[0034]本专利所述的过滤管96为聚乙烯材质,聚乙烯是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利灌溉泵站用自动化抽水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底面固定有底座(2),且箱体(1)顶面中部焊接有拉把(3),所述箱体(1)左侧中部开设有进水口(4),且箱体(1)右侧中部开设有出水口(5),所述箱体(1)内安装有水泵(6),且箱体(1)顶面左侧设置有控制按钮(7),所述箱体(1)左侧底部设置有电源线(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机构(9),所述过滤机构(9)设置于进水口(4)处,所述过滤机构(9)由固定套(91)、榫槽(92)、密封环(93)、榫头(94)、密封槽(95)、过滤管(96)、限位槽(97)、固定架(98)、固定环(99)、第一过滤网(910)、第二过滤网(911)和拉环(912)组成,所述固定套(91)右侧与进水口(4)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榫槽(92)开设于固定套(91)左端外侧,且榫槽(92)内侧固定有密封环(93),所述榫头(94)嵌于榫槽(92)内,所述密封槽(95)内嵌有密封环(93),且密封槽(95)内侧固定有过滤管(96),所述过滤管(96)内壁环绕开设有限位槽(97),且限位槽(97)内壁与固定架(98)外壁相贴合,所述固定架(98)内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环(99),所述固定架(98)内左侧的固定环(99)内嵌有第一过滤网(910),且固定架(98)内右侧的固定环(99)内嵌有第二过滤网(911),所述拉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林文成缪荣荣陈进
申请(专利权)人:王海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