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剂回路的内部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空调设备的制冷剂回路的内部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用于机动车辆的空调设备来说已知的是,使用一种内部换热器,该内部换热器执行来自高压区域的制冷剂和来自低压区域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在这里,通常高压管子被形成为高压螺旋结构,该高压螺旋结构设置在筒形内壁与筒形外壁之间,用于使制冷剂在高压区域中通流,其中,在位于筒形内壁与筒形外壁之间的高压螺旋结构的线匝之间的间隙被用作低压螺旋结构,用于使制冷剂在低压区域中通流。
[0003]内部换热器的热力学性能关键取决于位于高压螺旋结构与筒形内壁和筒形外壁之间的低压螺旋结构的流动横截面,其中,制造公差发挥决定性作用。然而,在这里,高压螺旋结构的管子外径、高压螺旋结构的螺距和匝数决定了低压螺旋结构的在低压侧的压力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剂回路的内部换热器,该内部换热器相对于现有技术关于在低压区域中的压降方面得到改进。
[0005]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剂回路(2)的内部换热器(1),所述内部换热器被设计用于在来自所述制冷剂回路(2)的高压区域(3)的制冷剂与来自所述制冷剂回路(2)的低压区域(4)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所述内部换热器具有带有第一制冷剂入口(6)和第一制冷剂出口(7)的高压管子(5),其中,所述高压管子(5)被形成为高压螺旋结构(8),所述高压螺旋结构设置在筒形内壁(9)与筒形外壁(10)之间,以便使所述制冷剂在所述高压区域(3)中通流,其中,在位于所述筒形内壁(9)与所述筒形外壁(10)之间的所述高压螺旋结构(8)的线匝(12)之间的间隙(11)用作低压螺旋结构(13),以便使所述制冷剂在所述低压区域(4)中通流,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管子(5)具有外径D和螺距S,其中,所述低压螺旋结构(13)的一圈的所述低压螺旋结构(13)的横截面面积A为:A=S*D
–
π/4*D2其中,A介于30到60mm2的范围内,并且D介于6到9mm的范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换热器(1),其特征在于,A介于35到55mm2的范围内和/或D介于6到8.5mm的范围内。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部换热器(1),其特征在于,S/D介于0.7到3之间的范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