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客流下的检票验闸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177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检票验闸机技术领域的一种大客流下的检票验闸机装置,所述地基的顶部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两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左方均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两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右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防护板,前侧所述第一防护板上活动铰接装配有第一导流门,前侧所述第二防护板上活动铰接装配有第二导流门,前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顶部固定装配有票证检验装置,所述保护箱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滑动板的顶端贯穿保护箱顶部后固定装配有挠性挡板,自助实现票、证、人的查验,效率快,提高过关查验速度,准确度高,便于车站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减少旅客滞留时间。减少旅客滞留时间。减少旅客滞留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客流下的检票验闸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检票验闸机
,具体为一种大客流下的检票验闸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铁路自2010年春运实行实名制验证工作以来,实名制查验工作全部依靠人工完成,长期存在人证核实难度大、票证人一致性准确率低、运营成本高、旅客体验差等现象。人工完成查验工作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更需要大量人手。对于客流高峰时段,会造成大量的出错、旅客滞留等情况,严重影响车站的管理,并且在乘客排队检票过程中,一旦发生信息认证失败时,乘客不方便从检票口出来,便利性很差,大幅度降低了检票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客流下的检票验闸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客流下的检票验闸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客流下的检票验闸机装置,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顶部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两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左方均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两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右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之间固定装配有第二防护板,前侧所述第一防护板上活动铰接装配有第一导流门,前侧所述第二防护板上活动铰接装配有第二导流门,前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顶部固定装配有票证检验装置,前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前侧壁上固定装配有第一控制面板,前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所述人脸识别装置顶部固定装配有RGBD深度摄像头,前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前侧壁上固定装配有第二控制面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地基顶部的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部固定装配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所述保护箱之间固定设置有人行底板,所述保护箱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装配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端贯穿保护箱顶部后固定装配有挠性挡板,所述保护箱的顶部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和滑动板相适配的导向滑道,两组所述支撑座上均开设有和挠性挡板相适配的导向通道。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结构相同,且所述支撑座和保护箱一体成型。
[0006]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和票证检验装置均通过导线和第一控制面板电性连接,且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行程和导向滑道的长度相同。
[0007]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装置通过导线和第二控制面板电性连接,且所述RGBD 深度摄像头和第一控制面板均通过导线和第二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挠性挡板为塑料板,且塑料板的前侧壁上固定粘结装配有缓冲棉垫,且缓冲棉垫的外壁上固定粘结装配有耐磨橡胶垫。
[0009]优选的,所述人行底板和保护箱的高度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且所述人行底板的顶部铺设有膨润土材料压合而成的防水毯。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能够在乘客检票时对乘客实现限位,提高乘客排队的合理一致性,票证检验装置用于第一道查验,验证车票与身份证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第一控制面板控制第一驱动装置不动作,乘客需从第一防护板上的第一导流门退出,当验证结果一致时,第一控制面板控制第一驱动装置中的电动伸缩杆内缩,能够通过滑动板带动挠性挡板相背离移动,从而完成第一道查验,在乘客进入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之间后,由RGBD深度摄像头对人脸进行拍摄取像,通过人脸识别装置进行面部识别比对,验证个人与身份证是否一致,如果验证结果不一致,第二控制面板控制第二驱动装置不动作,乘客需从第二防护板上的第二导流门退出,旅客不可通过,需要由工作人员人工调查,以保证后续人员的正常检票,防止堵塞,提高了人员检票效率,当验证结果一致时,第二驱动装置打开,旅客可以通过,自助实现票、证、人的查验,效率快,提高过关查验速度,准确度高,便于车站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减少旅客滞留时间。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第一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地基、2第一驱动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4第一防护板、5第二防护板、6第一导流门、7第二导流门、8票证检验装置、9第一控制面板、10人脸识别装置、11RGBD深度摄像头、12第二控制面板、13基板、14保护箱、15 支撑座、16人行底板、17电动伸缩杆、18滑动板、19挠性挡板、20导向滑道、 21导向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客流下的检票验闸机装置,包括地基1,地基1的顶部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2,两组第一驱动装置2的左方均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3,两组第一驱动装置2的右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防护板4,第一驱动装置2和第二驱动装置3之间固定装配有第二防护板5,前侧第一防护板4上活动铰接装配有第一导流门6,前侧第二防护板5上活动铰接装配有第二导流门7,前侧第一驱动装置2的顶部固定装配有票证检验装置8,前侧第一驱动装置2的前侧壁上固定装配有第一控制面板9,前侧第二驱动装置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10,人脸识别装置10顶部固定装配有RGBD深度摄像头11,前侧第二驱动装置3的前侧壁上固定装配有第二控制面板12,第一驱动装置2包括固定在地基1顶部的基板13,基板13的顶部固定装配有保护箱14,保护箱14的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座15,保护箱14之间固定设置有人行底板16,保护箱14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7,两组电动伸缩杆17的输出端固定装配有滑
动板18,滑动板 18的顶端贯穿保护箱14顶部后固定装配有挠性挡板19,保护箱14的顶部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和滑动板18相适配的导向滑道20,两组支撑座15上均开设有和挠性挡板19相适配的导向通道21,人脸识别装置10包括支座壳体、人证信息液晶屏和补光灯,支座壳体立设于第二驱动装置3顶部,人证信息液晶屏安装于支座壳体上且外露于支座壳体的表面,补光灯安装于支座壳体上,人证信息液晶屏和补光灯均与外接电源连接,票证检验装置8包括机头壳体、二维码读头、身份证读卡器和检票信息液晶屏,机头壳体安装于第一驱动装置2顶部,二维码读头安装于机头壳体的前端,身份证读卡器设于二维码读头的下方,检票信息液晶屏安装于机头壳体上且外露于机头壳体的上表面,二维码读头、身份证读卡器和检票信息液晶屏均和外接电源连接。
[0016]请参阅图2,第一驱动装置2和第二驱动装置3结构相同,且支撑座15和保护箱14一体成型;
[0017]电动伸缩杆17和票证检验装置8均通过导线和第一控制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客流下的检票验闸机装置,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顶部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2),两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的左方均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3),两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的右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防护板(4),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和第二驱动装置(3)之间固定装配有第二防护板(5),前侧所述第一防护板(4)上活动铰接装配有第一导流门(6),前侧所述第二防护板(5)上活动铰接装配有第二导流门(7),前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的顶部固定装配有票证检验装置(8),前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的前侧壁上固定装配有第一控制面板(9),前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10),所述人脸识别装置(10)顶部固定装配有RGBD深度摄像头(11),前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的前侧壁上固定装配有第二控制面板(1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包括固定在地基(1)顶部的基板(13),所述基板(13)的顶部固定装配有保护箱(14),所述保护箱(14)的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座(15),所述保护箱(14)之间固定设置有人行底板(16),所述保护箱(14)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7),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17)的输出端固定装配有滑动板(18),所述滑动板(18)的顶端贯穿保护箱(14)顶部后固定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善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山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