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自动采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56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人脸自动采集机技术领域的一种人脸自动采集机,所述第一保护箱的内腔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装配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壁上螺接装配有滑动装配在第一保护箱内壁上的螺纹筒,所述第二保护箱的左侧壁活动铰接装配有摆杆,所述壳体的内腔后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第二保护箱的内腔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保护箱的内腔活动装配有矩形滑座,所述矩形滑座右端延伸出第二保护箱后固定装配有人脸识别采集摄像头,能够根据不同人体高度进行适时调整,便于调节人脸识别采集摄像头和人脸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人脸识别采集的拍摄效果和采集质量,从而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自动采集机
本技术涉及人脸自动采集机
,具体为一种人脸自动采集机。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采集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现有的人脸识别采集设备在运行时,需要人们配合设备进行身份认证工作,为了保证人脸图像采集的准确性,需要人们将人脸正对摄像头,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由于人脸识别采集设备的高度位置固定,而人们的身高各有不同,为了保证摄像头正对人们,个子高的人群可以通过低头来适应人脸识别采集器,但是个子矮的人群无法适应较高位置的人脸识别采集器,无法完成识别,同时人们的抬头或者低头会使拍摄角度产生了偏差,容易降低人脸识别采集的精度,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因此现有的人脸识别采集器对于普遍人群的适应性较差,这样就导致人脸数据的采集方法存在耗费人力,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人脸自动采集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自动采集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脸自动采集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两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脸自动采集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2),两组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内腔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保护箱(4),所述第一保护箱(4)的内腔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装配有第一螺杆(6),所述第一螺杆(6)的左端和固定在第一保护箱(4)内腔左侧的轴承座(7)活动装配,所述第一螺杆(6)的外壁上螺接装配有滑动装配在第一保护箱(4)内壁上的螺纹筒(8),所述螺纹筒(8)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导向板(9),所述导向板(9)的底端活动铰接装配有连杆(10),所述壳体(3)的右侧壁上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自动采集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2),两组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内腔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保护箱(4),所述第一保护箱(4)的内腔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装配有第一螺杆(6),所述第一螺杆(6)的左端和固定在第一保护箱(4)内腔左侧的轴承座(7)活动装配,所述第一螺杆(6)的外壁上螺接装配有滑动装配在第一保护箱(4)内壁上的螺纹筒(8),所述螺纹筒(8)的底部固定装配有导向板(9),所述导向板(9)的底端活动铰接装配有连杆(10),所述壳体(3)的右侧壁上开设有导向通道(14),所述壳体(3)的内腔设置有和导向通道(14)相适配的第二保护箱(11),所述连杆(10)的另一端活动铰接装配在第二保护箱(11)的顶部,所述第二保护箱(11)的左侧壁活动铰接装配有摆杆(12),所述壳体(3)的内腔后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环(13),所述摆杆(12)的左端和固定环(13)活动铰接,所述第二保护箱(11)的内腔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保护箱(11)的内腔活动装配有矩形滑座(16),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装配有第二螺杆(17),所述第二螺杆(17)和矩形滑座(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善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山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