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114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41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其至少包括腕带,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还包括用于隔离患儿手部与外部环境的手部防护罩,手部防护罩至少包括呈折叠状的罩体侧面部以及第一开放端,在将第一开放端固定连接至腕带上的情况下,手部防护罩能够按照其罩体侧面部展开的方式增大或减小其罩体空腔。罩体侧面部提供了更易适合手部的可变形的罩体空腔,罩体内可提供能够满足患儿烦躁时的抓取需求的海绵球等,此外在陪护人员需要上厕所而短暂离开正在输液的患儿时,患儿或从睡眠中苏醒过来时,患儿可能因感到害怕开始挣扎拍打床面,该手部约束装置能够进行警报,通知就近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医护人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留置针广泛用于临床如输液、输血、静脉给药等,具有方便给药、便于抢救、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痛苦及血管损伤等优点。利用留置针为患儿进行输液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学龄前儿童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若家长及护士疏忽大意,未对患儿手部采取有效的约束措施,患儿可能会误抓输液管,造成留置针意外脱落等危急情况。
[0003]如公开号为CN209751333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小年龄患儿防挣脱约束带,包括腕部约束带主体,所述腕部约束带主体上开设有第一腕部约束孔和第二腕部约束孔,所述腕部约束带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条固定绑带,所述第一腕部约束孔和第二腕部约束孔的一侧均连接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手套,所述防护手套与所述腕部约束带主体连接的一侧设置有腕部连接带,所述腕部连接带的内部嵌设有若干呈环状的松紧带。
[0004]现有技术如上述专利文献所提出的约束带,在使用时,通常是将患儿手部完全包裹在手套内,本身患儿躁动时约束带越拉越紧会影响末梢血液循环,采用的封闭式防护手套又无法观察到末梢血液循环,限制了手背静脉输液及血糖、指脉氧、末梢血液循环的监测且透气性差。
[0005]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约束带所存在的在使用时患儿手部完全被手套所包裹,而无法进行末梢循环的观察及氧饱和度的监测且透气性差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通过设置具有折叠状的罩体侧面部的手部防护罩,手部防护罩为半敞开式,可以提供海绵球等能够满足患儿烦躁时的抓取需求,在提供手部防护的同时提供了较好的透气性,可正常进行手背静脉输液、指端血糖监测、脉氧监测和随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有利于治疗和护理工作;同时罩体侧面部提供了更易适合手部的可变形的罩体空腔,避免了传统的不可变形的筒状罩体对手掌开合的限制,导致患儿手部无法舒展而引起不适的问题。
[0007]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所述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至少包括:腕带,其用于佩戴至患儿手腕部位且与床体相配合来限制患儿的手部活动范围,所述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还包括用于隔离患儿手部与外部环境的手部防护罩,所述手
部防护罩至少包括呈折叠状的罩体侧面部以及第一开放端,其中,在将所述第一开放端固定连接至腕带上的情况下,所述手部防护罩能够按照其罩体侧面部展开的方式增大或减小其罩体空腔。
[000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部防护罩还包括第一罩体主体部与第二罩体主体部,所述第一罩体主体部按照其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一个罩体侧面部连接至所述第二罩体主体部的方式与至少一个罩体侧面部以及第二罩体主体部共同构成该手部防护罩。
[000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部防护罩的第一开放端设置有罩体环带,所述第一罩体主体部与所述第二罩体主体部均固接于所述罩体环带上。
[001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罩体环带的内壁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腕带上设置有与该罩体环带相适配的第一魔术贴勾面。
[001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腕带上还设置有与该第一魔术贴勾面相并列设置的第二魔术贴勾面。
[001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魔术贴勾面的一端设置有一端固接至所述腕带外壁上的接合带。
[001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腕带上还按照固接的方式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环。
[001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接合带分别位于所述腕带的两端。
[001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腕带的带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床架的至少一个约束带。
[0016]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所述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至少包括:腕带,其用于佩戴至患儿手腕部位且与床体相配合来限制患儿的手部活动范围,所述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还包括用于隔离患儿手部与外部环境的手部防护罩,所述手部防护罩至少包括罩体环带以及分别固接至所述罩体环带两端上的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其中,所述罩体环带的两端能够按照所述第一片体粘接至所述第二片体上的方式相接合。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和
[0018]图2是本技术的腕带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列表
[0020]1:腕带
ꢀꢀꢀꢀꢀꢀꢀꢀꢀꢀꢀꢀꢀ
2:手部防护罩
ꢀꢀꢀꢀꢀꢀꢀꢀꢀ
3:罩体侧面部
[0021]4:第一开放端
ꢀꢀꢀꢀꢀꢀꢀ
5:第一罩体主体部
ꢀꢀꢀꢀꢀ
6:第二罩体主体部
[0022]7:罩体环带
ꢀꢀꢀꢀꢀꢀꢀꢀꢀ
8:第一魔术贴勾面
ꢀꢀꢀꢀꢀ
9:第二魔术贴勾面
[0023]10:接合带
ꢀꢀꢀꢀꢀꢀꢀꢀꢀ
11:限位环
ꢀꢀꢀꢀꢀꢀꢀꢀꢀꢀꢀꢀ
12:约束带
[0024]13:第一片体
ꢀꢀꢀꢀꢀꢀꢀ
14:第二片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6]如图1所示出的是本申请所提出的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的简化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该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由腕带1、手部防护罩2和约束带12相组成。其中,约束带12的带体固接在该腕带1的带体上,该手部防护罩2与腕带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手部防护罩2
在使用时为类似于喇叭的形状,前后两端呈开放状且相互贯通,以此能够提供隔离开手部与外部环境的罩体空腔,其在未使用时展开为的片状或类似扇形。腕带1在使用时为用于佩戴于患儿手腕部位的环形,在未使用时展开为长条带体。约束带12用于连接床架,以将佩戴于患儿手部上的腕带1相对地固定在床架上,陪护人员可以调节约束带12的长度,以增大或缩小患儿手部能够活动的范围。如图1所示,约束带12可以是常规的斜挎包卡扣式连接结构。
[0028]该手部防护罩2的罩体空腔由依次固接的第一片体13、罩体侧面部3、第二罩体主体部6、罩体侧面部3、第二片体14所限定得到,使得该罩体空腔具有均呈开放状且前后贯通的第一开放端4和第二开放端。其中,该第一片体13与第二片体14能够通过可拆卸连接例如粘接的方式相对固定,并构成第一罩体主体部5。其中,罩体侧面部3呈折叠状,其折叠/展开方向与手部防护罩2的罩体环绕方向相一致。患儿手部置于罩体空腔中时,可能由于手掌较宽而抵接在罩体空腔的内壁上,传统的固定的筒状或喇叭状罩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所述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至少包括:腕带(1),其用于佩戴至患儿手腕部位且与床体相配合来限制患儿的手部活动范围,其特征是,所述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还包括用于隔离患儿手部与外部环境的手部防护罩(2),所述手部防护罩(2)至少包括呈折叠状的罩体侧面部(3)以及第一开放端(4),其中,在将所述第一开放端(4)固定连接至腕带(1)上的情况下,所述手部防护罩(2)能够按照其罩体侧面部(3)展开的方式增大或减小其罩体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手部防护罩(2)还包括第一罩体主体部(5)与第二罩体主体部(6),所述第一罩体主体部(5)按照其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一个罩体侧面部(3)连接至所述第二罩体主体部(6)的方式与至少一个罩体侧面部(3)以及第二罩体主体部(6)共同构成该手部防护罩(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手部防护罩(2)的第一开放端(4)设置有罩体环带(7),所述第一罩体主体部(5)与所述第二罩体主体部(6)均固接于所述罩体环带(7)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用手部约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罩体环带(7)的内壁上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腕带(1)上设置有与该罩体环带(7)相适配的第一魔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霍光研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