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部约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357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头部约束带,该约束带结构,包括:一调节扣,一约束带,所述约束带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扣的一端连接,所述约束带的另一端设有若干调节孔,若干所述调节孔沿所述约束带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约束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扣,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扣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穿过任一所述调节孔,且与所述调节扣的另一端相抵,若干固定带,若干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约束带缝制连接,若干所述固定带位于所述调节扣和所述调节孔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若干固定带的设计,当患者佩戴时,可有效地将患者的头部固定住,解决了因患者无意识的晃动而中断治疗过程的问题。动而中断治疗过程的问题。动而中断治疗过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部约束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头部约束带。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在医疗卫生领域,颈部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需要做此类治疗的病患均是一些病危的患者,而这些患者的身体在治疗时会出现不自主且较为频繁的晃动,因此,血液透析的过程很容易受到影响而暂停,并且以往的治疗设备上,或病床上均没有能够个固定患者头部的装置,若患者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不断欢动,将会大大影响治疗的效率,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的医疗器械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可以将患者头部固定住的头部约束带。
[000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调节扣;
[0006]一约束带,所述约束带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扣的一端连接,所述约束带的另一端设有若干调节孔,若干所述调节孔沿所述约束带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约束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扣;
[0007]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扣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穿过任一所述调节孔,且与所述调节扣的另一端相抵;
[0008]若干固定带,若干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约束带缝制连接,若干所述固定带位于所述调节扣和所述调节孔之间,若干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用于捆绑在床头栏杆上。
[0009]上述的头部约束带,其中,若干所述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三固定带和所述第四固定带分别与所述约束带缝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三固定带和所述第四固定带沿所述约束带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带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带与所述调节孔之间,所述第四固定带位于所述第三固定带与所述调节扣之间。
[0010]上述的头部约束带,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第二固定带之间、所述第二固定带与所述第三固定带之间、所述第三固定带与所述第四固定带之间均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第二固定带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三固定带与所述第四固定带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第二固定带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固定带与所述第三固定带之间的间距。
[0011]上述的头部约束带,其中,所述约束带包括:内层、外层和填充物,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固定连接,所述填充物设于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
[0012]上述的头部约束带,其中,所述内层的材质为减压辅料,所述外层的材质为棉布。
[0013]上述的头部约束带,其中,两相邻所述调节孔之间呈等间距设置。
[0014]上述的头部约束带,其中,所述约束带的一端包裹于所述调节扣的一端,所述约束带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扣的一端转动连接。
[0015]上述的头部约束带,其中,所述约束带的一端设有通槽,所述固定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通槽,且与所述调节扣的一端转动连接。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17](1)本技术的一种头部约束带采用固定带的设计,当患者佩戴时,可有效地将患者的头部固定于床头栏杆处,避免因患者无意识的晃动而中断治疗过程。
[0018](2)本技术的一种头部约束带内部采用减压材料作为填充物,当患者佩戴时,不会约束带的存在而感到不适,且整体结构简单,方便佩戴,易于生产,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头部约束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1、约束带;11、调节孔;12、通槽;2、调节扣;21、固定杆;3、固定带;31、第一固定带;32、第二固定带;33、第三固定带;34、第四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2]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头部约束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头部约束带,其包括有一调节扣2、一约束带1、一固定杆21和若干固定带3,约束带1的一端与调节扣2的一端连接,约束带1的另一端设有若干调节孔11,若干调节孔11沿约束带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约束带1的另一端穿过调节扣2,固定杆21的一端与调节扣2的一端转动连接,固定杆21的另一端穿过任一调节孔11,且与调节扣2的另一端相抵,若干固定带3的一端分别与约束带1缝制连接,若干固定带3位于调节扣2和调节孔11之间,若干固定带3的另一端用于捆绑在床头栏杆上。
[0023]另外,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若干固定带3包括第一固定带31、第二固定带32、第三固定带33和第四固定带34,第一固定带31、第二固定带32、第三固定带33和第四固定带23分别与约束带1缝制连接,第一固定带31、第二固定带32、第三固定带33和第四固定34带沿约束带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固定带31位于第二固定带32与调节孔11之间,第四固定带34 位于第三固定带33与调节扣2之间。
[0024]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固定带31与第二固定带32之间、第二固定带32与第三固定带33之间、第三固定带33与第四固定带34之间均形成有间隙,第一固定带31与第二固定带32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三固定带 33与第四固定带34之间的间距,第一固定带31与第二固定带32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固定带32与第三固定带33之间的间距。
[0025]此外,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约束带1包括:内层、外层和填充物,内层与外层固定连接,填充物设于内层与外层之间。
[0026]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内层的材质为减压辅料,外层的材质为棉布。
[0027]另外,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两相邻调节孔11之间呈等间距设置。
[0028]此外,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约束带1的一端包裹于调节扣2的一端,约束带1的一端与调节扣2的一端转动连接。
[0029]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约束带1的一端设有通槽12,固定杆21的一端穿过通槽12,且与调节扣2的一端转动连接。
[0030]本技术的一种头部约束带在为患者佩戴时,将约束带设有调节孔的一端绕过患者的额部,并穿过调节扣,将约束带完全贴附于患者的额部,将固定杆的另一端穿过合适位置处的调节孔,并与调节扣的另一端相抵,再将若干固定带捆绑与床头栏杆处,并完成固定。
[0031]本技术的一种头部约束带采用固定带的设计,当患者佩戴时,可有效地将患者的头部固定于床头栏杆处,避免因患者无意识的晃动而中断治疗过程。
[0032]本技术的一种头部约束带内部采用减压材料作为填充物,当患者佩戴时,不会约束带的存在而感到不适,且整体结构简单,方便佩戴,易于生产,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部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调节扣;一约束带,所述约束带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扣的一端连接,所述约束带的另一端设有若干调节孔,若干所述调节孔沿所述约束带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约束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扣;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扣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穿过任一所述调节孔,且与所述调节扣的另一端相抵;若干固定带,若干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约束带缝制连接,若干所述固定带位于所述调节扣和所述调节孔之间,若干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用于捆绑在床头栏杆上;所述约束带包括:内层、外层和填充物,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固定连接,所述填充物设于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所述内层的材质为减压辅料,所述外层的材质为棉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头部约束带,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三固定带和所述第四固定带分别与所述约束带缝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昕锶朱梅侍苏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