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泵泵壳加工用成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心泵加工技术
,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心泵泵壳加工用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离心泵的泵壳是包容和输送液体的蜗壳形结构,作用是将溪水观众的水以最小的损失均匀地引向叶轮。
[0003]现有技术下的离心泵泵壳加工用成型设备有着加工后内外表面不平整、装置笨重不易移动以及加工效率低等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离心泵泵壳加工用成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泵泵壳加工用成型设备,解决现有的没有缓冲保护装置、不能很好地固定稳固测试装置以及没有减震结构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离心泵泵壳加工用成型设备,包括底座、滑动装置、镗孔打磨装置、外部打磨装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泵泵壳加工用成型设备,包括底座(100)、滑动装置(200)、镗孔打磨装置(300)、外部打磨装置(400)、传动装置(500)以及固定装置(6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包括承载板(150),所述滑动装置(200)包括滑杆(230)以及承载座(240),所述承载座(240)下表面与承载板(150)上表面焊接,所述镗孔打磨装置(300)包括气泵(310)、推杆(320)、镗孔打磨机(330)、连接杆(340)以及第一滑动环(350),所述气泵(310)下表面与承载板(150)上表面连接,所述推杆(320)一端与气泵(310)一侧表面连接,所述两连接杆(340)分别与两第一滑动环(350)外表面焊接,所述两第一滑动环(350)分别与两滑杆(230)滑动配合,所述外部打磨装置(400)包括打磨轨道(410)、滑动块(420)、连接柱(430)、竖杆(440)、第二滑动环(450)以及打磨机(460),两连接柱(430)一端均与打磨轨道(410)外表面焊接,所述两滑动块(420)一侧表面分别与两连接柱(430)另一端焊接,所述两竖杆(440)一侧表面均设有滑道,所述两滑动块(420)分别与两滑道滑动配合,所述两竖杆(440)下表面分别与两第二滑动环(450)外表面焊接,所述两第二滑动环(450)分别与两滑杆(230)滑动配合,所述传动装置(500)包括正反电机(510)、受力板(520)、主动齿轮(530)、从动齿轮(540)、固定杆(550)以及副齿轮(560),所述受力板(520)外表面与承载座(240)上表面焊接,所述正反电机(510)设有转动轴,所述主动齿轮(530)与转动轴旋转配合,若干所述从动齿轮(540)均与主动齿轮(530)啮合,若干所述副齿轮(560)分别与若干从动齿轮(540)通过若干固定杆(550)连接,所述固定装置(600)包括齿条杆(610)、滑动环(620)以及第一支撑柱(630),若干所述齿条杆(610)分别与若干副齿轮(560)啮合,若干所述齿条杆(610)分别与若干滑动环(620)滑动配合,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柱(630)一端分别与若干滑动环(620)外表面焊,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柱(630)另一端均与受力板(520)一侧表面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泵泵壳加工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还包括底座本体、减震器(110)、万向轮(120)、驱动装置(130)以及弹簧(140),所述两减震器(110)下表面均与底座本体上表面连接,所述两万向轮(120)上表面分别与两减震器(110)上表面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30)上表面与底座本体下表面连接,若干所述弹簧(140)下表面均与底座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鹏,胡东,唐川林,王舒,王霞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