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编机链条收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18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经编机链条收幅机构,包括:机架、横梁、纵梁、导轨、托架、驱动机构;若干所述纵梁并列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沿所述机架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横梁设置两个,沿所述机架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其中一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固接,另一所述横梁通过所述导轨与所述纵梁滑移连接;所述托架用以承载针座;所述驱动机构用以驱动其中一所述横梁沿所述导轨滑动,以进行门幅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经编机链条收幅机构通过设置导轨以及驱动机构对两横梁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能够适用于不同幅宽的织物编织,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通用性强。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编机链条收幅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经编机链条收幅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纺织机械领域,由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左右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所使用的设备为经编机。
[0003]在编织时,从纬纱架上引出的若干根纬纱送入拉纬小车上,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拉纬小车进行拉纬动作,并配合铺纬小车的使用完成纬纱的铺设。然而在目前的经编设备中,经编机的门幅是固定的,例如,50英寸的经编机只能进行50英寸门幅的织物编织,100英寸的经编机只能进行100英寸门幅的织物编织,这使得企业在进行不同幅宽的织物编织时,成本投入大。
[0004]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经编机链条收幅机构,使其更具有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经编机链条收幅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经编机门幅固定,适用范围窄,不同幅宽的织物编织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经编机链条收幅机构,包括:机架、横梁、纵梁、导轨、托架、驱动机构;若干所述纵梁并列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沿所述机架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横梁设置两个,沿所述机架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其中一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固接,另一所述横梁通过所述导轨与所述纵梁滑移连接;所述托架用以承载针座;所述驱动机构用以驱动其中一所述横梁沿所述导轨滑动,以进行门幅调整。
[000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轴、第一带轮、减速机、齿条;所述齿条沿所述纵梁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涨紧套固定在所述主动轴上;所述减速机包括设置在输入端的第二带轮和设置在输出端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三带轮、第四带轮、第五带轮、第六带轮、第七带轮;所述第三带轮固定在所述机架其中一侧;所述第四带轮和第五带轮固定在所述减速机上;所述第六带轮和第七带轮固定在所述机架另一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沿所述机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托架包括上托架、下托架;所述上托架固定在所述横梁上,且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下托架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横梁下方,所述下托架平行所述上托架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上连接部、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至少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用于与所述横梁固接,所述第二侧壁用于与所述下连接部固接;所述下连接部包括两倾斜设置的斜撑,两所述斜撑对称设置,所述斜撑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下托架固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经编机链条收幅机构通过设置导轨以及驱动机构对两横梁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能够适用于不同幅宽的织物编织,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经编机链条收幅机构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经编机链条收幅机构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机架;2、横梁;3、纵梁;4、导轨;5、托架;51、上托架;52、下托架;6、驱动机构;61、主动轴;62、第一带轮;53、减速机;631、第二带轮;632、齿轮;64、齿条;65、第三带轮;66、第四带轮;67、第五带轮;68、第六带轮;69、第七带轮;7、针座;8、支架;81、上连接部;811、第一侧壁;812、第二侧壁;813、加强筋;82、下连接部;821、斜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6]参阅图1至图6,由图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经编机链条收幅机构包括机架1、横梁2、纵梁3、导轨4、托架5、驱动机构6,其中,若干纵梁3并列设置在机架1上,且沿机架1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横梁2设置两个,沿机架1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其中一横梁2与纵梁3固接,另一横梁2通过导轨4与纵梁3滑移连接;托架5用以承载针座7;驱动机构6用以驱动其中一横梁2沿导轨4滑动,以进行门幅调整。与传统定幅经编机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经编机
链条收幅机构通过设置导轨4以及驱动机构7对两横梁2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能够适用于不同幅宽的织物编织,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够节省大量成本。
[0017]继续参阅图3、图4及图5,由图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驱动机构6包括主动轴61、第一带轮62、减速机63、齿条64、第三带轮65、第四带轮66、第五带轮67、第六带轮68、第七带轮69以及皮带;其中,齿条63沿纵梁3的长度方向设置,具体实施时,齿条63设置在纵梁3的下方。第一带轮62通过涨紧套固定在主动轴61上,主动轴的其中一端和伺服电机连接。减速机63包括设置在输入端的第二带轮631和设置在输出端的齿轮632,齿轮632与齿条63啮合,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带轮631和齿轮632同步转动。第三带轮65固定在机架1其中一侧。第四带轮66和第五带轮67固定在减速机63上,且分别位于第二带轮631两侧。第六带轮68和第七带轮69固定在机架1另一侧,上下设置。皮带依次绕过各个带轮,当主动轴61转动时,带动第二带轮631转动,继而带动减速机63的齿轮632沿齿条64向前或向后转动,最终实现横梁2的收幅。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带轮62、第三带轮65、第四带轮66、第五带轮67、第六带轮68、第七带轮69将皮带上的载荷力分解到减速机63上,避免了应力集中造成的皮带崩坏。
[0018]继续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6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具体数量与纵梁3相对应,若干节主动轴61通过联轴器连接,此时,通过一个伺服电机即可整体进行门幅调整,能够保证收幅的同步性。同时,多节设置还能进一步均分载荷,使得载荷均匀分布,防止应力集中。
[0019]继续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托架5包括上托架51、下托架52;上托架51固定在横梁2上,且沿横梁2长度方向设置;下托架52通过支架8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编机链条收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横梁(2)、纵梁(3)、导轨(4)、托架(5)、驱动机构(6);若干所述纵梁(3)并列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沿所述机架(1)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横梁(2)设置两个,沿所述机架(1)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其中一所述横梁(2)与所述纵梁(3)固接,另一所述横梁(2)通过所述导轨(4)与所述纵梁(3)滑移连接;所述托架(5)用以承载针座(7);所述驱动机构(6)用以驱动其中一所述横梁(2)沿所述导轨(4)滑动,以进行门幅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链条收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主动轴(61)、第一带轮(62)、减速机(63)、齿条(64);所述齿条(63)沿所述纵梁(3)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带轮(62)通过涨紧套固定在所述主动轴(61)上;所述减速机(63)包括设置在输入端的第二带轮(631)和设置在输出端的齿轮(632),所述齿轮(632)与所述齿条(63)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编机链条收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还包括第三带轮(65)、第四带轮(66)、第五带轮(67)、第六带轮(68)、第七带轮(69);所述第三带轮(65)固定在所述机架(1)其中一侧;所述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昆伦钱亚刚蒋金华曹义超朱玉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