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拉钉钢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016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拉钉钢的制备方法,它涉及拉钉钢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准备;一次拉拔;热处理:采用水浴淬火,淬火时改变淬火段长度,热处理时采用阶段式加热,钢丝在前两个阶段形成良好氧化皮,在后面四个阶段完成组织转变;二次中拉:拉拔总压缩率控制在70%以内,且最后道次压缩率控制在10%以内;除粉:拉拔后的钢丝经过除粉箱进行残余皂粉的清理;分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热处理时采用水浴淬火,更环保,热处理时采用阶段式加热,改变淬火段长度,较好控制钢丝性能;保证成品表面质量合格,有效降低直径超差问题;有效改善钢丝表面残余皂粉含量,制备效率高。制备效率高。制备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拉钉钢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拉钉钢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拉钉钢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拉钉钢作为铆钉原材料,应用广泛,但生产过程普遍比较粗放,且步骤冗长、效率低下。随着近几年钢丝生产工序的发展,下游工序逐渐意识到拉钉钢强度、直径、表面残余皂粉控制的重要性,继而对拉钉钢强度、直径、表面残余皂粉的要求逐渐提高,而传统工艺已基本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需求。
[0003]申请号为201510897889.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超高强度钢丝绳及其拉丝方法,其制作的钢丝具有一定的强度,但是其通过铅浴淬火,会有重金属离子排放,不环保,且钢丝的性能较难控制;申请号为201910412206.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耐磨抗拉钢丝绳的制备方法,其制作的钢丝抗拉强度高、柔韧性和耐磨性强,但其效率低,钢丝的性能也较难控制,另外,两个专利加工的钢丝表面残余皂粉较多,直径超差不良率高。需要提供一种高效拉钉钢的制备方法,以有效控制钢丝性能、降低直径超差不良率、减少表面残余皂粉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拉钉钢的制备方法,能够解决拉钉钢生产性能较难控制、直径超差不良率高、表面残余皂粉多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选择低碳钢盘条;S2、一次拉拔:经过大拉拉拔将低碳钢盘条拉至直径为3.08-3.42mm;S3、热处理:采用水浴淬火,淬火时改变淬火段长度,长度控制在300-600cm,确保钢丝强度达到所需要的标准区间,且提高加工硬化率,热处理时采用阶段式加热,钢丝在前两个阶段形成良好氧化皮,在后面四个阶段完成组织转变,分段式加热杜绝钢丝脱碳异常;S4、二次中拉:拉拔总压缩率控制在70%以内,且最后道次压缩率控制在10%以内,拉拔至直径为1.75-2.85mm;S5、除粉:拉拔后的钢丝经过除粉箱进行残余皂粉的清理;S6、分卷:二次中拉和除粉后直接进行分卷,得到成品。
[000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热处理时,燃气炉温度控制在900-1100℃,燃气炉分六个区,炉温工艺依次为985℃、1005℃、1025℃、1040℃、1005℃、980℃,钢丝在加热过程中,其内部组织由拉拔态转变为奥氏体,经过水浴过后奥氏体组织转变为索氏体。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二次拉拔时,模具入口角度控制在9
±1°
,出口角度控制在90
±5º
,定径带长度控制在20-35%D,D为出口单丝直径,控制成品钢丝直径椭圆度在0.03mm范围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除粉箱为一长方体结构,除粉箱水平设置,包括除粉外壳,所述除
粉外壳的两端分别为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出口处设置有毛毡,除粉外壳内部设置有弹簧刷,除粉箱的顶部均匀间隔开设有数个吹气孔,所述数个吹气孔通过管道与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除粉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排粉孔,所述排粉孔通过排粉通道与皂粉回收箱连通,所述皂粉回收箱设置于除粉外壳下方。
[000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热处理时采用水浴淬火,更环保,淬火时改变淬火段长度,确保钢丝强度达到所需要的标准区间,且钢丝组织片间距优于铅浴淬火,提高加工硬化率;热处理时采用阶段式加热,钢丝在前两个阶段形成良好氧化皮,在后面四个阶段完成组织转变,分段式加热节省燃气且有效利用天然气热值,传统明火炉加热工艺脱碳几率达5%,分段式加热杜绝钢丝脱碳异常,较好控制钢丝性能;传统总压缩率在90%以上,模耗高出1倍,且直径超差不良率达10%,总压缩率控制在70%以内,保证成品表面质量合格,有效降低直径超差问题;二次中拉后进行除粉,然后直接进行分卷,可有效提高25%的拉钉钢制备效率,且有效改善钢丝表面残余皂粉含量。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二次拉拔分卷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除粉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选择低碳钢盘条。
[0013]S2、一次拉拔:经过大拉拉拔将低碳钢盘条拉至直径为3.08-3.42mm。
[0014]S3、热处理:采用水浴淬火,传统加热铅浴淬火,我司采用AQ水浴淬火,无重金属离子排放,更为环保,淬火时通过改变淬火段长度,AQ长度控制在300-600cm,确保钢丝强度达到所需要的标准区间,且钢丝组织片间距优于铅浴淬火,提高加工硬化率,热处理时采用阶段式加热,燃气炉分六个区,炉温工艺依次为985℃、1005℃、1025℃、1040℃、1005℃、980℃,钢丝在加热过程中,其内部组织由拉拔态转变为奥氏体,经过水浴过后奥氏体组织转变为索氏体,钢丝在前两个阶段形成良好氧化皮,在后面四个阶段完成组织转变,分段式加热杜绝钢丝脱碳异常;传统明火炉加热工艺脱碳几率达5%;加热炉温度控制在900-1100℃,对避免脱碳、钢丝组织片间距有好处,有利于后道拉拔压缩率的提高,并且节省燃气、有效利用天然气热值。
[0015]S4、二次中拉:拉拔总压缩率控制在70%以内,区别传统超大压缩率拉拔理念,在保证成品强度性能情况下,降低各道次压缩率,保证成品表面质量合格,并且最后道次压缩率控制在10%以内,拉拔至直径为1.75-2.85mm,有效降低直径超差问题,传统总压缩率在90%以上,模耗高出1倍,且直径超差不良率达10%;
拉拔时模具入口角度控制在9
±1°
,出口角度控制在90
±5º
,定径带长度控制在20-35%D,D为出口单丝直径,控制成品钢丝直径椭圆度在0.03mm范围内,模具直径控制:成品模为+3~+8um,非成品模为-5~+3um,经模具拉拔后通过卷筒卷绕形成一定的张力,二次拉拔分卷示意图如图2所示。
[0016]S5、除粉:拉拔后的钢丝经过除粉箱进行残余皂粉的清理,如图3所示,除粉箱为一长方体结构,除粉箱水平设置,包括除粉外壳1,除粉外壳1的两端分别为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处设置有毛毡2,除粉外壳1内部设置有弹簧刷3,除粉箱的顶部均匀间隔开设有数个吹气孔,数个吹气孔通过管道4与鼓风机5的出风口连接,除粉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排粉孔,排粉孔通过排粉通道6与皂粉回收箱7连通,皂粉回收箱7设置于除粉外壳1和毛毡2的下方。
[0017]钢丝经过除粉箱进行除粉时,钢丝首先经过除粉外壳1进口处的毛毡2,然后再从除粉外壳1内部的弹簧刷3的中间穿过,最后从除粉外壳1出口处的毛毡2经过,钢丝通过毛毡2、弹簧刷3实现多次皂粉清理,清理后的皂粉通过鼓风机5的作用,吹落至皂粉回收箱7中进行收集,除粉箱操作方便,且有效改善钢丝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拉钉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选择低碳钢盘条;S2、一次拉拔:经过大拉拉拔将低碳钢盘条拉至直径为3.08-3.42mm;S3、热处理:采用水浴淬火,淬火时改变淬火段长度,长度控制在300-600cm,确保钢丝强度达到所需要的标准区间,且提高加工硬化率,热处理时采用阶段式加热,钢丝在前两个阶段形成良好氧化皮,在后面四个阶段完成组织转变,分段式加热杜绝钢丝脱碳异常;S4、二次中拉:拉拔总压缩率控制在70%以内,且最后道次压缩率控制在10%以内,拉拔至直径为1.75-2.85mm;S5、除粉:拉拔后的钢丝经过除粉箱进行残余皂粉的清理;S6、分卷:二次中拉和除粉后直接进行分卷,得到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拉钉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热处理时,燃气炉温度控制在900-1100℃,燃气炉分六个区,炉温工艺依次为985℃、1005℃、1025℃、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晖杨坤崔世云曹小峰张钦霞施展程相坤邓杨胡勇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