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及其保温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014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包括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和沉槽,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的顶面连通有外接管,在沉槽的内底面浇注有混凝土支撑平台;在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的外壁包裹有金属导热壁,在金属导热壁外部缠绕有电伴热带;在外接管上包裹有绝热层;发明专利技术的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利用电伴热带加热;装置利用铝金属材质的金属导热壁实现导热,提高了电伴热带对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的加热效率;装置利用憎水层和彩钢瓦护壳实现隔热保温功能,大大降低了热量的散失效率,配合电伴热带,实现对装置的加热和保温,提高了装置的废水处理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的保温方法。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的保温方法。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的保温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及其保温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及其保温方法,还涉及一种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的保温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装配罐进行的水处理产品,可埋入地表下,设备上方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和保温,全自动控制,不需人员管理无污泥回流操作简单,维修方便,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
[0003]原有的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在使用时,通常直接在设备外界铺装岩棉板对设备进行保温,其保温效果不理想,难以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菌苗所必须的温度,废水处理效果差,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处理效果的下降尤为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具有使用方便、施工工艺简单以及保温效果好特点。
[0005]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的保温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包括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和沉槽,所述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的顶面连通有外接管,在所述沉槽的内底面浇注有混凝土支撑平台,所述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利用混凝土支撑平台支撑放置在所述沉槽内;在所述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的外壁包裹有金属导热壁,在所述金属导热壁外部缠绕有电伴热带;在所述金属导热壁外部还铺设有一层憎水层,在该憎水层外部铺设有一层彩钢瓦护壳;在所述外接管上包裹有绝热层。
[0007]作为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伴热带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金属导热壁外部。
[0008]作为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伴热带利用铝胶带与所述金属导热壁固定。
[0009]作为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导热壁为铝金属,厚度为0.5mm。
[0010]作为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沉槽的深度为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的高度加0.5m-1.5m。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的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的保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一:在地面挖出适合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大小的沉槽,并在沉槽底部利
用混凝土铺设出混凝土支撑平台;
[0013]步骤二:将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外壁固定一层金属导热壁,并保证该金属导热壁紧贴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外壁;
[0014]步骤三:在步骤二的金属导热壁外部缠绕一层电伴热带,且保证电伴热带紧贴金属导热壁的外壁;
[0015]步骤四:在步骤三的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放置在步骤一的沉槽内,且保证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水平架在混凝土支撑平台顶面;
[0016]步骤五:在步骤四的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外侧面以及表面铺设一层憎水层,并在憎水层外部铺设一层彩钢瓦护壳;
[0017]步骤六:在沉槽内填充土壤,将步骤五中的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覆盖,使该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埋没在沉槽内;
[0018]步骤七:在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裸露在外界的水管上包裹一层绝热层,并对绝热层通过钢丝箍匝固定。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的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的保温方法,所述电伴热带为加强型恒功率并联式伴热带,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镀银铜绞线包覆在绝热层中作为电源母线,并且在内绝热层外缠绕电热丝,每隔一个固定距离将电热丝进行焊接,形成一个连续的并联电阻,当电源母线通电以后,各并联电阻随之发热。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的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的保温方法,所述电伴热带的发热元件为PTC高分子半导体元件,可提供的功率为33W/M,额定供电电压为240Vac,最高维持温度为65℃,最低安装温度为-51℃,最小弯曲半径为19mm,基于T6的稳态设计。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该方法结构简单,易于施工,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利用电伴热带加热,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菌苗所必须的温度,提高了装置废水处理效率,提高了装置的环境适应能力;
[0023]2.装置利用铝金属材质的金属导热壁实现导热,提高了电伴热带对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的加热效率;
[0024]3.装置利用憎水层和彩钢瓦护壳实现隔热保温功能,大大降低了热量的散失效率,配合电伴热带,实现对装置的加热和保温,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废水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专利技术的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2、金属导热壁;3、电伴热带;4、外接管;5、绝热层;6、沉槽;7、憎水层;8、彩钢瓦护壳;9、混凝土支撑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
[0030]请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包括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1和沉槽6,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1的顶面连通有外接管4,在沉槽6的内底面浇注有混凝土支撑平台9,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1利用混凝土支撑平台9支撑放置在沉槽6内;在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1的外壁包裹有金属导热壁2,在金属导热壁2外部缠绕有电伴热带3;在金属导热壁2外部还铺设有一层憎水层7,在该憎水层7外部铺设有一层彩钢瓦护壳8;在外接管4上包裹有绝热层5,绝热层5可选择聚氨酯发泡层,对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1裸露在外界的外接管4实现保温,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避免在输水过程中冻结堵管,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在使用时,先在地面挖出适合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1大小的沉槽6,并在沉槽6的底部浇注出混凝土支撑平台9,将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1外壁固定一层金属导热壁2,并保证该金属导热壁2紧贴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1外壁,然后将金属导热壁2外部缠绕一层电伴热带3,且保证电伴热带3紧贴金属导热壁2的外壁,之后将上述装置整体放置在沉槽6内并利用混凝土支撑平台9进行支撑,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1外侧面以及表面铺设一层憎水层7,并在憎水层外部铺设一层彩钢瓦护壳8,用于对设备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1进行保温,提高加热的效率,并且降低热量散失的效率,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上述完成后,对沉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包括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1)和沉槽(6),所述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1)的顶面连通有外接管(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槽(6)的内底面浇注有混凝土支撑平台(9),所述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1)利用混凝土支撑平台(9)支撑放置在所述沉槽(6)内;在所述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1)的外壁包裹有金属导热壁(2),在所述金属导热壁(2)外部缠绕有电伴热带(3);在所述金属导热壁(2)外部还铺设有一层憎水层(7),在该憎水层(7)外部铺设有一层彩钢瓦护壳(8);在所述外接管(4)上包裹有绝热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伴热带(3)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金属导热壁(2)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伴热带(3)利用铝胶带与所述金属导热壁(2)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热壁(2)为铝金属,厚度为0.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6)的深度为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1)的高度加0.5m-1.5m。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地下保温装置的保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地面挖出适合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1)大小的沉槽,并在沉槽(6)底部利用混凝土铺设出混凝土支撑平台(9);步骤二:将地埋一体化污水设备主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意彭飞郭鹤伦杨寅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顺时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