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607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涉及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巡视外壳,巡视外壳的外壁两侧均通过连杆转动设置有主轮,巡视外壳的外壁远离主轮的两侧通过连杆转动设置有攀爬轮,巡视外壳的正面与背面靠近中部处均开设有助力槽。该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通过伸缩杆、攀爬轮、主轮和吸盘,可以提高该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的越障能力,进而避免因为建筑楼道的特殊性造成监控死角,进一步提高了该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的实用性,该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通过清洗板、丝杆、清洗海绵和清洗喷头,可以实现对镜头的快速高效清洁,避免灰尘附着在亚克力板上,造成视频监控的质量不过关。控的质量不过关。控的质量不过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监控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监控系统是安防系统中应用最多的系统之一,现在市面上较为适合的工地监控系统是手持式视频通信设备,视频监控现在是主流。从最早模拟监控到前些年火热数字监控再到现在方兴未艾网络视频监控,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0003]目前对于楼道的监控大多数还是在采用定点监控,一方面定点监控存在监控死角,另外一方面定点监控的安全性不佳,但是现有的监控机器人因为建筑楼道的特殊性,越障能力较差,极易造成局部位置的建筑楼道无法做到无缝监控,安全性也不佳,其次是现有的监控机器人无法对镜头进行充分的保护和清洁,造成镜头的监控质量不佳,进而造成监控的安全性不佳,当发生火灾时,无法做到及时的预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通过伸缩杆、攀爬轮、主轮和吸盘,可以提高该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的越障能力,进而避免因为建筑楼道的特殊性造成监控死角,进一步提高了该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的实用性,通过清洗板、丝杆、清洗海绵和清洗喷头,可以实现对镜头的快速高效清洁,避免灰尘附着在亚克力板上,造成视频监控的质量不过关。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包括巡视外壳,所述巡视外壳的外壁两侧均通过连杆转动设置有主轮,所述巡视外壳的外壁远离主轮的两侧通过连杆转动设置有攀爬轮,所述巡视外壳的正面与背面靠近中部处均开设有助力槽,且助力槽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巡视外壳的外壁两侧均铰接有密封板,且密封板与助力槽相互匹配,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均转动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的一端通过软管连通设置于外部负压装置,所述巡视外壳的顶部通过电机转动设置有密封壳,且密封壳的正面开设有孔,并且密封壳的正面中心处嵌设有亚克力板,所述密封壳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镜头,且镜头处于亚克力板的正后方处,所述巡视外壳的顶部中心边缘处通过电机转动设置有四个丝杆,且丝杆的顶端螺纹连接有清洗板,所述清洗板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旋转口,且旋转口的内侧滑动嵌设有密封壳。
[0006]为了提高该装置的清洗效果,作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优选的,所述旋转口的内壁处黏合设置有清洗海绵,且清洗海绵的内壁贴合于密封壳的外壁处。
[0007]为了提高该装置的清洗效率,作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优选的,所述清洗板的底部两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清洗喷头,且清洗喷头的一端均通过软管连通设置于外部清洗液供给箱。
[0008]为了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作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优选的,所述巡视外壳的顶部两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警示灯,所述巡视外壳的顶部黏合设置有
太阳能电池板。
[0009]为了提高该装置的使用便捷性,作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优选的,所述巡视外壳顶部外壁远离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黏合设置有操作面板。
[0010]为了提高该装置的监控质量,作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优选的,所述密封壳的正面两侧均嵌设有补光灯,所述密封壳的形状呈圆柱状。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通过伸缩杆、攀爬轮、主轮和吸盘,可以提高该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的越障能力,进而避免因为建筑楼道的特殊性造成监控死角,进一步提高了该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的实用性。
[0013](2)、该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通过清洗板、丝杆、清洗海绵和清洗喷头,可以实现对镜头的快速高效清洁,避免灰尘附着在亚克力板上,造成视频监控的质量不过关。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清洗板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巡视外壳的俯视图。
[0017]图中:1、巡视外壳;2、助力槽;3、密封板;4、伸缩杆;5、吸盘;6、主轮;7、攀爬轮;8、警示灯;9、太阳能电池板;10、补光灯;11、镜头;12、清洗板;13、密封壳;14、亚克力板;15、丝杆;16、操作面板;17、清洗海绵;18、旋转口;19、清洗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包括巡视外壳1,巡视外壳1的外壁两侧均通过连杆转动设置有主轮6,巡视外壳1的外壁远离主轮6的两侧通过连杆转动设置有攀爬轮7,巡视外壳1的正面与背面靠近中部处均开设有助力槽2,且助力槽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杆4,巡视外壳1的外壁两侧均铰接有密封板3,且密封板3与助力槽2相互匹配,伸缩杆4的底端均转动设置有吸盘5,吸盘5的一端通过软管连通设置于外部负压装置,巡视外壳1的顶部通过电机转动设置有密封壳13,且密封壳13的正面开设有孔,并且密封壳13的正面中心处嵌设有亚克力板14,密封壳13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镜头11,且镜头11处于亚克力板14的正后方处,巡视外壳1的顶部中心边缘处通过电机转动设置有四个丝杆15,且丝杆15的顶端螺纹连接有清洗板12,清洗板12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旋转口18,且旋转口18的内侧滑动嵌设有密封壳13。
[0021]本实施例中:通过攀爬轮7和主轮6,可以实现该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的快速移动,提高该装置的运动流畅度,通过伸缩杆4,可以实现对该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进
行快速支撑抬起,方便攀爬轮7快速抬起,方便该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快速攀爬楼道和障碍物,通过吸盘5,可以实现对该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稳定的抬起,避免发生滑动,导致失去平衡,通过清洗板12,可以实现对镜头11的快速清洁,保证监控的视频质量,通过密封壳13,可以实现对镜头11的稳定保护,避免镜头11意外撞击导致损坏。
[0022]具体的,旋转口18的内壁处黏合设置有清洗海绵17,且清洗海绵17的内壁贴合于密封壳13的外壁处。
[0023]本实施例中:通过清洗海绵17,可以实现对亚克力板14的稳定清洗,避免灰尘附着在亚克力板14上,导致监控视频质量不过关。
[0024]具体的,清洗板12的底部两侧边缘处固定设置有清洗喷头19,且清洗喷头19的一端均通过软管连通设置于外部清洗液供给箱。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清洗喷头19,可以快速湿润密封壳13外壁,提高清洗海绵17的清洗效果。
[0026]具体的,巡视外壳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楼道智能监控机器人,包括巡视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巡视外壳(1)的外壁两侧均通过连杆转动设置有主轮(6),所述巡视外壳(1)的外壁远离主轮(6)的两侧通过连杆转动设置有攀爬轮(7),所述巡视外壳(1)的正面与背面靠近中部处均开设有助力槽(2),且助力槽(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杆(4),所述巡视外壳(1)的外壁两侧均铰接有密封板(3),且密封板(3)与助力槽(2)相互匹配,所述伸缩杆(4)的底端均转动设置有吸盘(5),所述吸盘(5)的一端通过软管连通设置于外部负压装置,所述巡视外壳(1)的顶部通过电机转动设置有密封壳(13),且密封壳(13)的正面开设有孔,并且密封壳(13)的正面中心处嵌设有亚克力板(14),所述密封壳(13)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镜头(11),且镜头(11)处于亚克力板(14)的正后方处,所述巡视外壳(1)的顶部中心边缘处通过电机转动设置有四个丝杆(15),且丝杆(15)的顶端螺纹连接有清洗板(12),所述清洗板(12)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旋转口(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云波陈伟张云雷曾禹骁李金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西集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