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及一种投切补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937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及一种投切补偿系统,其中,断路器用于控制整个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的投入与切除;电抗器组用于过滤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中的干扰信号;晶体管组包括若干个并联的单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的晶体管;所述电容器组包括若干个并联的电容器;晶体管组中的每个晶体管均对应一个电容器组中的电容器,每个晶体管用于控制其对应的电容器的投入与切除;电容器组中的每个电容器均对应一个负荷,每个电容器均用于对其对应的负荷进行电能补偿;遥信隔离单元用于将断路器的闭合或断开状态,以及晶体管组中各个晶体管的闭合或断开状态发送至微机控制电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为实现负荷用电损耗的快速补偿提供系统架构。用电损耗的快速补偿提供系统架构。用电损耗的快速补偿提供系统架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及一种投切补偿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控制
,尤其是一种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及一种投切补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研究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会兼顾供电运行模式和用电设备的型号选择,会提前设定好一定的用电容量,当负荷连续运行或受到干扰时,出现电能损耗过大,会导致线路和电气设备超负载运行,影响电网的安全以及负荷的正常运行,通常采用快速投切补偿电路进行负荷损耗能量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为实现负荷用电损耗的快速补偿提供硬件电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
[0005]一种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包括:按照信号传输方向依次相连接的断路器、电抗器组、晶体管组、电容器组;
[0006]所述断路器用于控制整个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的投入与切除;
[0007]所述电抗器组包括并联的感性阻抗和电抗器,用于过滤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中的干扰信号;
[0008]所述晶体管组包括若干个并联的单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的晶体管;
[0009]所述电容器组包括若干个并联的电容器;
[0010]所述晶体管组中的每个晶体管均对应所述电容器组中的一个电容器,每个晶体管用于控制其对应的电容器的投入与切除;所述电容器组中的每个电容器均对应一个负荷,每个电容器均用于对其对应的负荷进行电能补偿。
[001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投切补偿系统,系统包括如下组成部分:参数采样电路、所述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微机控制电路;
[0012]所述参数采样电路用于实时采集负荷参数即负荷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并将所采集的负荷参数实时发送至所述微机控制电路;
[0013]所述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用于对负荷进行电能补偿;
[0014]所述微机控制电路用于根据负荷参数控制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的投切状态,以控制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对负荷进行电能补偿。
[0015]所述参数采样电路包括:按照信号传输方向依次相连接的互感器单元、AD转换单元、DSP单元;
[0016]所述互感器单元设置于低压母线侧与负荷之间;所述互感器单元用于采集负荷参数,且所采集的负荷参数均为模拟量;所述互感器单元将所采集的负荷参数的模拟量发送至AD转换单元中;所述互感器单元包括:电流互感器TA、电压互感器TV;其中,所述电流互感
器TA用于采集负荷的电流值;所述电压互感器TV用于采集负荷的电压值;
[0017]所述AD转换单元用于将互感器单元所采集的负荷参数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并将转换后的负荷参数发送至DSP单元中;
[0018]所述DSP单元用于根据负荷参数生成负荷参数的变化波形,即分别生成负荷的电流变化波形和电压变化波形;所述DSP单元将负荷参数以及负荷参数的变化波形均发送至微机控制电路中。
[0019]所述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还包括:遥信隔离单元;
[0020]所述遥信隔离单元用于将断路器的闭合或断开状态,以及晶体管组中各个晶体管的闭合或断开状态发送至微机控制电路中。
[0021]所述微机控制与反馈电路包括:主控制器、报警单元、输出隔离单元;
[0022]所述主控制器接收参数采样电路所发送的负荷参数,并根据负荷参数即负荷的电流值和电压值计算负荷电能;
[0023]所述报警单元用于进行报警;
[0024]所述主控制器根据负荷电能并通过输出隔离单元控制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中断路器的闭合或断开,以及控制晶体管组中各个晶体管的闭合或断开,从而控制整个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的投入与切除,以及控制电容器组中各个电容器的投入与切除。
[0025]所述微机控制与反馈电路还包括:主控制器、显示屏;
[0026]所述主控制器接收DSP单元所发送的负荷参数以及负荷参数的变化波形,并根据负荷参数即负荷的电流值和电压值计算负荷电能;所述主控制器将计算出的负荷电能以及负荷参数的变化波形均发送至显示屏进行显示。
[0027]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8](1)本技术的一种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为实现电网运行的快速稳定,实现负荷用电损耗的快速补偿提供硬件电路;且在电容器组的前端设有电抗器组,消除滤波,增加负荷电能的稳定性。
[0029](2)本技术的一种投切补偿系统,结构简单,数据的采集处理稳定可靠,负荷电能监测方便,负荷的电能补偿快速有效。
[0030](3)本技术利用报警单元实现负荷过电压、过电流、过补偿、欠补偿时的声光报警。
[0031](4)本技术利用显示屏实现负荷电能以及负荷参数的变化波形的显示,以方便工作人员实时查看,若出现谐波波形或负荷电能变化异常时,工作人员也可以手动断开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中的断路器的开关,从而切除整个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以防止过电压过电流烧毁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和负荷,起到保护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和负荷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技术的投切补偿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的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由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投切补偿系统,包括如下组成部分:参数采样电路1、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2、微机控制电路3。其中,参数采样电路1用于实时采集负荷参数即负荷的电流值和电压值,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2用于对负荷进行电能补偿,微机控制电路3用于根据参数采样电路1实时采集的负荷参数控制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2的投切状态,以实现对负荷的电能补偿。
[0036]由图1所示,所述参数采样电路1包括:按照信号传输方向依次相连接的互感器单元11、AD转换单元12、DSP单元13。
[0037]所述互感器单元11设置于低压母线侧至负荷端之间;所述互感器单元11用于采集负荷参数;所述互感器单元11包括:电流互感器TA、电压互感器TV;其中,所述电流互感器TA用于采集负荷的电流值,所述电压互感器TV用于采集负荷电压值;即,所述互感器单元11所采集的负荷参数包括负荷的电流值和电压值,且互感器单元11所采集的负荷参数均为模拟量;所述互感器单元11将所采集的负荷参数的模拟量发送至AD转换单元12中。
[0038]所述AD转换单元12用于将互感器单元11所采集的负荷参数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并将负荷参数的数字量发送至DSP单元13中。
[0039]所述DSP单元13用于根据负荷参数的数字量生成负荷参数的变化波形,分别生成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其特征在于,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2)包括:按照信号传输方向依次相连接的断路器(21)、电抗器组(22)、晶体管组(23)、电容器组(24);所述断路器(21)用于控制整个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2)的投入与切除;所述电抗器组(22)包括并联的感性阻抗和电抗器,用于过滤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2)中的干扰信号;所述晶体管组(23)包括若干个并联的单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的晶体管;所述电容器组(24)包括若干个并联的电容器;所述晶体管组(23)中的每个晶体管均对应所述电容器组(24)中的一个电容器,每个晶体管用于控制其对应的电容器的投入与切除;所述电容器组(24)中的每个电容器均对应一个负荷,每个电容器均用于对其对应的负荷进行电能补偿。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的投切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如下组成部分:参数采样电路(1)、所述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2)、微机控制电路(3);所述参数采样电路(1)用于实时采集负荷参数即负荷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并将所采集的负荷参数实时发送至所述微机控制电路(3);所述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2)用于对负荷进行电能补偿;所述微机控制电路用于根据负荷参数控制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2)的投切状态,以控制电能补偿与投切电路(2)对负荷进行电能补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投切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采样电路(1)包括:按照信号传输方向依次相连接的互感器单元(11)、AD转换单元(12)、DSP单元(13);所述互感器单元(11)设置于低压母线侧与负荷之间;所述互感器单元(11)用于采集负荷参数,且所采集的负荷参数均为模拟量;所述互感器单元(11)将所采集的负荷参数的模拟量发送至AD转换单元(12)中;所述互感器单元(11)包括:电流互感器TA、电压互感器TV;其中,所述电流互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志新邓春兰彭骏王怡李队员段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