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冷热源泵房管道装配式安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909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9
本申请涉及基于BIM技术的冷热源泵房管道装配式安装系统,涉及泵房管道装配的领域,其包括吊板以及用于将管道输送至吊板上的进料机构;进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吊板一侧的上料台;上料台顶部开设有安装槽,上料台通过安装槽转动安装有第一上料辊和第二上料辊,第一上料辊与第二上料辊周侧设置有用于使第一上料辊和第二上料辊联动的传动带;安装槽的侧壁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上料辊转动的驱动组件。本申请具有节约人力资源的效果。具有节约人力资源的效果。具有节约人力资源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技术的冷热源泵房管道装配式安装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泵房管道装配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BIM技术的冷热源泵房管道装配式安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BIM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
[0003]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11019441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管道吊装装置及其吊装方法,包括自行式门架和悬臂梁,自行式门架包括至少四组行走轮和设置在行走轮顶部的门架,门架依次连接两组行走轮,使得自行式门架的顶部形成的截面为长方形;悬臂梁设在相对的两个门架上,其一端设有配重块,悬臂梁上设有能沿其移动的天车,天车上设有可调节长度的吊装件。运输管道时,需要先将管道与挂钩连接。管道与挂钩连接的操作通常需要人工进行完成,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消耗。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管道与挂钩连接的操作需要人工进行完成,从而对人力资源造成消耗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节约人力资源,本申请提供基于BIM技术的冷热源泵房管道装配式安装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BIM技术的冷热源泵房管道装配式安装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基于BIM技术的冷热源泵房管道装配式安装系统,包括吊板以及用于将管道输送至所述吊板上的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吊板一侧的上料台;所述上料台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上料台通过安装槽转动安装有第一上料辊和第二上料辊,所述第一上料辊与第二上料辊周侧设置有用于使第一上料辊和第二上料辊联动的传动带;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上料辊转动的驱动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第一上料辊,第二上料辊会配合第一上料辊带动传动带转动,从而将管道输送至吊板上;整个上料过程由传送带完成,不需要安排人工进行上料,从而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0008]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上料辊外周面的第一齿轮、固定于上料台一侧的上料电机以及固定于所述上料电机输出端的第二齿轮;所述安装槽侧壁内开设有方形空腔;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设置于方形空腔内;所述方形空腔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方形槽,所述上料台分别通过两个方形槽沿方形空腔宽度方向滑移设置有连接杆;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周侧固定有两个第一连接板,另一个所述连接杆周侧固定有两个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相对内侧转动安装有互相啮合的两个第三齿轮,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三齿轮用于与第一齿轮啮合,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三齿轮用于与第二齿轮啮合;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相对内侧转动安装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分别用于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啮合;所述吊板与上料台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杆沿上料台宽度方向移动的触发机
构。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三齿轮反向转动,从而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反向转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三齿轮啮合时,会使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向转动;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便于对第一齿轮的转向进行调节,从而在不对上料电机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实现对第一上料辊转向的调节,进而调节传动带的转动方向,便于对管道进行上料和下料。
[0010]可选的,所述方形空腔的相对内侧分别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复位弹簧固定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压缩时,会给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施加向靠近第一齿轮一侧的弹力,从而便于两个复位弹簧分别驱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向靠近第一齿轮一侧复位。
[0012]可选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沿上料台长度方向与上料台滑移连接的两个滑移件、以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滑移件向远离吊板一侧移动的驱动件;每个所述滑移件与驱动件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斜面;所述上料台靠近吊板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远离吊板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槽;两个所述滑移件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槽与上料台滑移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的相对端固定有抵压件,每个所述滑移件与抵压件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倒角;所述上料台通过第一连接槽沿竖向滑移连接有两个导向板;两个导向板沿上料台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驱动件;所述吊板靠近上料台一侧固定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有第三斜面;所述驱动件靠近吊板一侧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有第二斜面。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驱动件滑动,可以实现抵压件沿上料台宽度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三齿轮或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进而对第一上料辊的转动方向进行调节。由于驱动件是与吊板的抵接件接触后进行移动的,因而当吊板进行升降时可以触发传动带的转动,从而进行上料和下料。
[0014]可选的,两个所述滑移件的相对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一燕尾块,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槽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一燕尾块通过第一燕尾槽沿上料台长度方向与上料台滑移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燕尾槽为第一燕尾块提供导向作用,降低滑移件沿上料台长度方向移动过程中偏离轨道的可能性。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槽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板的顶部和顶部分别固定有导向轴,每个所述导向轴均通过导向槽沿竖向与上料台滑移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为导向轴提供导向作用,降低导向板沿竖向移动过程中偏离轨道的可能性。
[0018]可选的,两个所述导向板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二燕尾槽;所述驱动件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固定有第二燕尾块,每个所述第二燕尾块均通过第二燕尾槽与导向板沿上料台长度方向滑移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燕尾槽为第二燕尾块提供导向作用,降低驱动件沿上料台长度方向移动过程中偏离轨道的可能性。
[0020]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槽的相对内侧分别固定有两个第二弹簧,每个所述第二弹
簧靠近驱动件一端均与所述导向板远离驱动件一侧固定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压缩时会为导向板提供向靠近驱动件一侧的弹力,便于通过第二弹簧驱动导向板复位。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便于对第一齿轮的转向进行调节,从而在不对上料电机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实现对第一上料辊转向的调节,进而调节传动带的转动方向,便于对管道进行上料和下料;2.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便于对第一齿轮的转向进行调节,从而在不对上料电机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实现对第一上料辊转向的调节,进而调节传动带的转动方向,便于对管道进行上料和下料;3.由于驱动件是与吊板的抵接件接触后进行移动的,因而当吊板进行升降时可以触发传动带的转动,从而进行上料和下料。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吊装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0025]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BIM技术的冷热源泵房管道装配式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板(2)以及用于将管道输送至所述吊板(2)上的进料机构(1);所述进料机构(1)包括设置于吊板(2)一侧的上料台(4);所述上料台(4)顶部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上料台(4)通过安装槽(11)转动安装有第一上料辊(12)和第二上料辊(13),所述第一上料辊(12)与第二上料辊(13)周侧设置有用于使第一上料辊(12)和第二上料辊(13)联动的传动带(14);所述安装槽(11)的侧壁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上料辊(12)转动的驱动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冷热源泵房管道装配式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固定于第一上料辊(12)外周面的第一齿轮(31)、固定于上料台(4)一侧的上料电机(32)以及固定于所述上料电机(32)输出端的第二齿轮(33);所述安装槽(11)侧壁内开设有方形空腔(34);所述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3)均设置于方形空腔(34)内;所述方形空腔(34)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方形槽(35),所述上料台(4)分别通过两个方形槽(35)沿方形空腔(34)宽度方向滑移设置有连接杆(36);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36)周侧固定有两个第一连接板(37),另一个所述连接杆(36)周侧固定有两个第二连接板(38);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7)的相对内侧转动安装有互相啮合的两个第三齿轮(41),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三齿轮(41)用于与第一齿轮(31)啮合,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三齿轮(41)用于与第二齿轮(33)啮合;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38)的相对内侧转动安装有第四齿轮(42),所述第四齿轮(42)分别用于与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3)啮合;所述吊板(2)与上料台(4)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连接杆(36)沿上料台(4)宽度方向移动的触发机构(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冷热源泵房管道装配式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空腔(34)的相对内侧分别固定有复位弹簧(43),所述第一连接板(37)、第二连接板(38)分别与所述复位弹簧(4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冷热源泵房管道装配式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5)包括沿上料台(4)长度方向与上料台(4)滑移连接的两个滑移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德龙石梦琪侯亮亮沈礼鹏姜红平唐翔宋满林钱晨叶怀木李泓光刘雅静魏凯徐曼沈傲雪顾斌徐鹏程杨星河杨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