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切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869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料片的切断精度提高的分切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分切装置具备:第一输送部,其在夹持着料片的同时将所述料片在输送方向上进行输送;第二输送部,其在与所述第一输送部的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被并行地配置,并且在夹持着所述料片的同时将所述料片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进行输送;切断部,其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之间,并且将所述料片沿所述输送方向而切断,通过所述切断部而将所述料片切断的切断位置位于,通过所述第一输送部而沿着所述输送方向夹持着所述料片的夹持区域内的位置、或者与所述夹持区域相比而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切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切装置以及具备分切装置的薄片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已知一种分切装置,该分切装置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具备将料片裁断的旋转式的裁切刃、与该裁切刃对置且被配设在该料片的相反一侧的旋转式的副刃、被设置在该裁切刃的两侧的一对按压辊、和被设置在该副刃侧并且与该一对按压辊协作夹持该料片的按压部件。
[0003]然而,在上述分切装置中,裁切刃被配置在一对按压辊的旋转轴上,副刃被配置在按压部件的旋转轴上。因此,通过裁切刃和副刃而将料片切断的切断位置与通过按压辊和按压部件来夹持料片的夹持区域相比而位于料片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由此,具有如下课题,即,由于在没有通过按压辊以及按压部件来夹持料片的区域内实施料片的切断,因此料片变得容易压曲,从而切断精度会降低。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434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种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输送部,其在夹持着料片的同时将所述料片在输送方向上进行输送;第二输送部,其在与所述第一输送部的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被并行地配置,并且在夹持着所述料片的同时将所述料片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进行输送;切断部,其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之间,并将所述料片沿着所述输送方向而切断,通过所述切断部而将所述料片切断的切断位置位于,通过所述第一输送部而沿着所述输送方向夹持着所述料片的夹持区域内的位置、或者与所述夹持区域相比而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
[0006]优选为,在上述分切装置中,所述第一输送部为第一输送辊对,所述第二输送部为第二输送辊对。
[0007]优选为,在上述分切装置中,所述切断部具备驱动刃、和通过所述驱动刃的旋转而进行从动的从动刃,所述驱动刃被设置在作为所述第一输送辊对中的一方的驱动辊的旋转轴上,所述从动刃的旋转轴相对于作为所述第一输送辊对中的另一方的从动辊的旋转轴而位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
[0008]优选为,在上述分切装置中,在从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切断位置被设置在与所述驱动辊重叠的位置处。
[0009]优选为,在上述分切装置中,所述从动刃相对于所述驱动刃而被配置在所述第二输送辊对侧,在从所述输送方向观察时,所述从动刃呈梯形,所述从动刃的所述第二输送辊对侧的面的大小小于所述从动刃的所述驱动刃侧的面的大小。
[0010]优选为,在上述分切装置中,所述第二输送辊对中的任意一个辊的与所述第一输送辊对对置的面的大小小于和所述第一输送辊对对置的所述面的相反侧的面的大小。
[0011]一种薄片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分切装置。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表示分切装置的结构的主视剖视图。
[0013]图2为表示分切装置的结构的局部侧视图。
[0014]图3为表示切断部以及切断部的周边的结构的放大图。
[0015]图4为表示分切装置的作用的说明图。
[0016]图5为表示薄片制造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6为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第二输送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1.分切装置100
[0019]首先,对分切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0020]图1为表示分切装置100的结构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表示分切装置100的结构的局部侧视图。此外,图3为表示切断部150以及切断部150的周边的结构的放大图,图4为表示分切装置100的作用的说明图。
[0021]分切装置100具备:第一输送部110,其在夹持着料片W的同时将料片W在输送方向上进行输送;第二输送部120,其在与第一输送部110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被并行地配置,并且在夹持着料片W的同时将料片W在输送方向上进行输送;切断部150,其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被配置于第一输送部110和第二输送部120之间,并将料片W沿着输送方向而切断。
[0022]分切装置100为,通过切断部150而将无纺布等的料片W的一部分切断并去除,从而形成所需尺寸的薄片S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切断部150而将被输送的单张的料片W的两端切断,从而形成所需尺寸的薄片S。
[002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料片W的输送方向相当于+Y方向,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相当于沿着X轴的方向。此外,沿着Z轴的方向相当于分切装置100的上下方向。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输送部110为第一输送辊对,其由第一主下部辊111和被设置在第一主下部辊111的上方的第一主上部辊112而构成。此外,在第一输送部110的-X方向上被并排地配置的第二输送部120为第二输送辊对,其由第二副下部辊121和被设置在第二副下部辊121的上方的第二副上部辊122而构成。通过将第一输送部110以及第二输送部120设为第一输送辊对以及第二输送辊对,从而降低了料片W的输送时的摩擦阻力,进而能够使料片W的输送性、切断精度提高。
[0025]第一主下部辊111以及第一主上部辊112沿X轴方向延伸,并以从料片W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中央部跨至端部侧的方式而夹持料片W。
[0026]第一主下部辊111为以旋转轴115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的驱动辊。第一主上部辊112通过施力部件117而向第一主下部辊111侧被施力。第一主上部辊112以旋转轴116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由此,能够通过第一主下部辊111和第一主上部辊112而在夹持着料片W的状态下对料片W进行输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主下部辊111和第一主上部辊112而夹持着料片W的部分、即沿着输送方向而夹着的部分相当于夹持区域NA。施力部件117例如为
弹簧部件。
[0027]第二副下部辊121以及第二副上部辊122对料片W的沿着X轴的方向的端部进行夹持。
[0028]第二副下部辊121为,与第一主下部辊111同样地以旋转轴115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的驱动辊。第二副下部辊121的外径尺寸与第一主下部辊111的外径尺寸相同。第二副上部辊122通过施力部件127而向第二副下部辊121侧被施力。第二副上部辊122的外径尺寸与第一主上部辊112的外径尺寸相同。第二副上部辊122以旋转轴126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由此,能够通过第二副下部辊121和第二副上部辊122而在夹持着料片W的状态下对料片W进行输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二副下部辊121和第二副上部辊122而夹持着料片W的部分、即沿着输送方向而夹着的部分相当于夹持区域NA。施力部件127例如为弹簧部件。
[0029]在此,第二副下部辊121以及第一主下部辊111被配置在旋转轴115上,第二副上部辊122的旋转轴126以及第一主上部辊112的旋转轴116的轴中心的位置为相同轴上的位置。
[003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有在第一输送部110的+X方向上被排列配置的第二输送部130。第二输送部130为第二输送辊对,并且由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输送部,其在夹持着料片的同时将所述料片在输送方向上进行输送;第二输送部,其在与所述第一输送部的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被并行地配置,并且在夹持着所述料片的同时将所述料片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进行输送;切断部,其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第一输送部和所述第二输送部之间,并将所述料片沿着所述输送方向而切断,通过所述切断部而将所述料片切断的切断位置位于,通过所述第一输送部而沿着所述输送方向夹持着所述料片的夹持区域内的位置、或者与所述夹持区域相比而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部为第一输送辊对,所述第二输送部为第二输送辊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切装置,其中,所述切断部具备驱动刃、和通过所述驱动刃的旋转而进行从动的从动刃,所述驱动刃被设置在作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沢真直八木启辅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