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刷架与电机机壳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8654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刷架与电机机壳的连接结构,属于刷架技术领域,包括:中间盘体、左螺纹柱和右螺纹柱,中间盘,左螺纹柱和右螺纹柱的侧面均具有外螺纹,中间盘体、左螺纹柱和右螺纹柱上均具有相互连通且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贯通中间盘;刷架的右侧部具有与左螺纹柱相配合连接的第一内螺纹孔,刷架上卡接有碳刷,刷架的中心具有贯通的第二连接孔;电机连接板的左侧部具有与右螺纹柱相配合连接的第二内螺纹孔而右侧部具有固定孔,连接杆在靠近两端头的杆段均具有外螺纹,连接杆穿过连接孔且带有外螺纹的杆段均露在连接孔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在碳刷工作时,刷架与电机机壳之间连接不紧密,影响结构稳定的问题。稳定的问题。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刷架与电机机壳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刷架
,具体涉及一种刷架与电机机壳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碳刷作为一种滑动触件,常用于电气设备。碳刷在产品应用材质主要有石墨。碳刷是电动机或发动机或其他旋转机械的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之间传递能量或信号的装置,它一般是纯碳加凝固剂制成,外形一般是方块。
[0003]现有碳刷通过刷架与电机进行连接,具体地,是将刷架与电机机壳连接,但是,在碳刷工作时,刷架与电机机壳之间连接不紧密,影响结构稳定。
[0004]因此,需要一种连接紧密的刷架与电机机壳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刷架与电机机壳的连接结构,解决了在碳刷工作时,刷架与电机机壳之间连接不紧密,影响结构稳定的问题。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刷架与电机机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中间盘,其包括中间盘体、左螺纹柱和右螺纹柱,所述左螺纹柱和所述右螺纹柱的侧面均具有外螺纹,所述中间盘体、所述左螺纹柱和所述右螺纹柱上均具有相互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刷架与电机机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盘(10),其包括中间盘体(101)、左螺纹柱(102)和右螺纹柱(103),所述左螺纹柱(102)和所述右螺纹柱(103)的侧面均具有外螺纹,所述中间盘体(101)、所述左螺纹柱(102)和所述右螺纹柱(103)上均具有相互连通且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连接孔(104),所述第一连接孔(104)贯通所述中间盘(10);刷架(20),其右侧部具有与所述左螺纹柱(102)相配合连接的第一内螺纹孔(201),所述刷架(20)上卡接有碳刷,所述刷架(20)的中心具有贯通的第二连接孔(202);电机连接板(30),其左侧部具有与所述右螺纹柱(103)相配合连接的第二内螺纹孔(301)而右侧部具有固定孔(302),所述电机连接板(30)的中心具有第三连接孔(303),所述第三连接孔(303)、所述第二连接孔(202)和所述第一连接孔(104)相互连通且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共同形成连接孔(40);连接杆(50),其在靠近两端头的杆段均具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50)穿过所述连接孔(40)且带有外螺纹的杆段均露在所述连接孔(40)外,所述连接杆(50)的右端靠近外螺纹的杆段具有环形卡槽(501);端盖(60),其右侧部具有与所述连接杆(50)的右端外螺纹杆段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601);环形卡片(70),其套装在所述连接杆(50)的环形卡槽(501)处;以及弹性垫(80),其嵌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