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银平专利>正文

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8653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包括内腔体、外腔体、发热组件,内腔体包括内筒体、上端盖、上封盖,内筒体内部用于盛放饮品或食品,上端盖设置于内筒体上方,上封盖可拆卸盖合于上端盖上方;内筒体设置于外腔体内部,且内筒体的上端口、上端盖的下端口、外腔体的上端口密封连接,外腔体与内筒体之间间隔为容纳第一药剂的药剂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包装物设置为内外套装,前期将内筒体、上端盖与外腔体密封连接,预留单独的饮品灌装口,使得饮品灌装先期完成,与药剂装入步骤分开进行,防止药剂或发热组件装入过程中造成的食品卫生污染;饮品或食品盛装于内腔体内部,保证密封完好性。保证密封完好性。保证密封完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加热或自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健康及舒适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瓶装、罐装饮食等可以直接饮用的饮食品,更需要注重这方面的改变。
[0003]适宜温度的饮食品除了可以增加口感等消费体验外,更有利于人们对饮食品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一款可以自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可以满足人们对适宜温度饮食品的要求。
[0004]现有的可制热或制冷装置中,存在诸多缺陷,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为装配药剂及部件与内装饮食品灌装环节同步,甚至在其之前,存在污染内装饮食品的安全隐患;灌装时无法正常打检,影响检测罐内真空度及密封情况;灌装后二次灭菌时的高温影响加热部件的稳定性,无法保证需要时准确启动;饮食品位于两腔体之间,卷封密封时因内外腔体间无密封胶,造成卷封泄漏的概率大,影响内装饮食品的食品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必要提出一种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
[0006]一种双封口式可制热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腔体、外腔体、发热组件,内腔体包括内筒体、上端盖、上封盖,内筒体内部用于盛放饮品或食品,上端盖设置于内筒体上方,上封盖可拆卸盖合于上端盖上方;内筒体设置于外腔体内部,且内筒体的上端口、上端盖的下端口、外腔体的上端口密封连接,外腔体与内筒体之间间隔为容纳第一药剂的药剂空腔,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内筒体下方及周边的外腔体内部的空间内,外腔体的下端封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为平面端盖或锥形端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盖为旋盖、易拉盖、皇冠盖、内塞盖、易撕盖中的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外腔体的上端口向外翻折,形成第一外翻边;内筒体的上端口向外翻折,形成第二外翻边,并叠加于外腔体的第一外翻边上方;上端盖边缘向内翻折,形成沟槽,沟槽内设置密封胶;上端盖的沟槽将叠加后外腔体的第一外翻边及内筒体的第二外翻边包裹、卷封,形成密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平杨东霞
申请(专利权)人:张银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