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银平专利>正文

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865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包括内腔体、外腔体、发热组件,内腔体包括内筒体、上端盖、上封盖,内筒体内部用于盛放饮品或食品,上端盖设置于内筒体上方,上封盖可拆卸盖合于上端盖上方;内筒体设置于外腔体内部,且内筒体的上端口、上端盖的下端口、外腔体的上端口密封连接,外腔体与内筒体之间间隔为容纳第一药剂的药剂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包装物设置为内外套装,前期将内筒体、上端盖与外腔体密封连接,预留单独的饮品灌装口,使得饮品灌装先期完成,与药剂装入步骤分开进行,防止药剂或发热组件装入过程中造成的食品卫生污染;饮品或食品盛装于内腔体内部,保证密封完好性。保证密封完好性。保证密封完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加热或自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健康及舒适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瓶装、罐装饮食等可以直接饮用的饮食品,更需要注重这方面的改变。
[0003]适宜温度的饮食品除了可以增加口感等消费体验外,更有利于人们对饮食品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一款可以自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可以满足人们对适宜温度饮食品的要求。
[0004]现有的可制热或制冷装置中,存在诸多缺陷,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为装配药剂及部件与内装饮食品灌装环节同步,甚至在其之前,存在污染内装饮食品的安全隐患;灌装时无法正常打检,影响检测罐内真空度及密封情况;灌装后二次灭菌时的高温影响加热部件的稳定性,无法保证需要时准确启动;饮食品位于两腔体之间,卷封密封时因内外腔体间无密封胶,造成卷封泄漏的概率大,影响内装饮食品的食品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必要提出一种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
[0006]一种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包括内腔体、外腔体、发热组件,内腔体包括内筒体、上端盖、上封盖,内筒体内部用于盛放饮品或食品,上端盖设置于内筒体上方,上封盖可拆卸盖合于上端盖上方;内筒体设置于外腔体内部,且内筒体的上端口、上端盖的下端口、外腔体的上端口密封连接,外腔体与内筒体之间间隔为容纳第一药剂的药剂空腔,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内筒体下方及周边的外腔体内部的空间内,外腔体的下端封堵。
[0007]优选的,所述上端盖为平面端盖或锥形端盖。
[0008]优选的,所述上封盖为旋盖、易拉盖、皇冠盖、内塞盖、易撕盖中的一种。
[0009]优选的,外腔体的上端口向外翻折,形成第一外翻边;内筒体的上端口向外翻折,形成第二外翻边,并叠加于外腔体的第一外翻边上方;上端盖边缘向内翻折,形成沟槽;沟槽内设置密封胶,上端盖的沟槽将叠加后外腔体的第一外翻边及内筒体的第二外翻边包裹、卷封,形成密封。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外翻边、第二外翻边及沟槽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卷封、焊接、铆压或粘结中的一种或二种、三种、四种组合。
[0011]优选的,发热组件包括盛装容器、盛放于盛装容器内的第二药剂,所述盛装容器的上端面为封膜层,在盛装容器内部设置尖刺部,尖刺部朝向封膜层设置。
[0012]优选的,还在内筒体下方或周边设置支架,支架上端与内筒体下端搭接,或支架卡合于外腔体内壁,支架下端与发热组件的盛装容器的封膜层搭接。
[0013]优选的,还在外腔体的下端口设置下封盖,所述下封盖与外腔体之间密封连接,以
将发热组件、第一药剂及支架封堵于外腔体内部。
[0014]优选的,还在外腔体外部设置隔热层。
[0015]优选的,还在下封盖或外腔体表面开设泄压通孔,还在泄压通孔上粘接高压安全贴,高压安全贴包括粘接的内层和外层,内层为防水透气层,外层为防水不透气层。
[0016]本技术将包装物设置为内外套装式连接结构,前期将内筒体、上端盖与外腔体密封连接,预留单独的饮品灌装口,使得饮品灌装先期完成,与第一药剂装入步骤分开进行,防止药剂或发热组件装入过程中造成的食品卫生污染;灌装过程中可以完成正常打检,保证包装物的密封及真空度;后期药剂及发热组件常温、常压安装、使用,保证各部件的稳定性;饮品或食品盛装于内筒体内部,保证密封完好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装置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装置另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19]图3、4、5、6为两种实施方式中上封盖标记B处的四种实施例示意图。
[0020]图7为两种实施方式中下封盖标记C处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0021]图8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中:内腔体10、内筒体11、第二外翻边111、上端盖12、端盖沟槽外边121、端盖沟槽内边122、上封盖13、支架14、密封胶层15、外腔体20、药剂空腔21、下封盖22、第一外翻边23、高压安全贴24、内层241、外层242、发热组件30、盛装容器31、第二药剂32、尖刺部33、封膜层34、隔热层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包括内腔体10、外腔体20、发热组件30,内腔体10包括内筒体11、上端盖12、上封盖13,内筒体11内部用于盛放饮品或食品,上端盖12设置于内筒体11上方,上封盖13可拆卸盖合于上端盖12上方;内筒体11设置于外腔体20内部,且内筒体11的上端口、上端盖12的下端口、外腔体20的上端口密封连接,(例如通过卷封、焊接、铆压、粘结等方式将三者一次性连接),外腔体20与内筒体11之间间隔为容纳第一药剂的药剂空腔21,所述发热组件30设置于内筒体11下方或周边的外腔体20内部的空间内,外腔体20的下端封堵。
[0025]本技术中,将内腔体10设计成为内筒体11、上端盖12、上封盖13,用于单独灌装饮品或食品,上封盖13和上端盖12可拆卸连接,可以独立操作,上封盖13为预留灌装口,灌装后密封。先将内筒体11的上端口、上端盖12的下端口、外腔体20的上端口连接,制成类似普通罐体,然后将饮品或食品通过预留的上封口13灌装至内腔体10内部,密封上封口13后对内装饮食品进行杀菌。此时,内装的饮品或食品处于杀菌后的完好保护状态,然后再向药剂空腔21内装入反应所需的第一药剂,再将发热组件30也装配在外腔体20内部,再用下
封盖22封堵外腔体20,得到本装置产品。
[0026]本装置,将内腔体10设计为分体式,且其形状可以由上端盖12和内筒体11组合而成,形状由设计者自行设计,形状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制。本方案先制作内腔体10,还在内腔体10上预留饮品灌装的独立入口,进行常规灌装、密封、杀菌,得以进行常规密封后的打检工序,保证腔内饮食品的密封完整性及真空度。完成以上工序后再向药剂空腔21内装入所需的药剂及发热组件30,以下封盖22封堵。此时,饮食品处于杀菌后的完好保护状态,避免了药剂及发热组件装配过程污染内装饮食品的安全隐患。因药剂及发热组件30的装配不需要再经过二次灭菌时的高温、高压状态,保证了加热部件的稳定性,确保本装置后续能够准确启动。
[0027]饮食品装入最内部的内腔体10,上端盖12的沟槽边121、122与第一外翻遍23、第二外翻边111形成卷封,沟槽内的密封胶在第二外翻边111与沟槽边121之间及端部构成密封胶层15,形成有效密封,防止产生泄漏,保证饮食品的卫生安全。
[0028]其中,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腔体、外腔体、发热组件,内腔体包括内筒体、上端盖、上封盖,内筒体内部用于盛放饮品或食品,上端盖设置于内筒体上方,上封盖可拆卸盖合于上端盖上方;内筒体设置于外腔体内部,且内筒体的上端口、上端盖的下端口、外腔体的上端口密封连接,外腔体与内筒体之间间隔为容纳第一药剂的药剂空腔,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内筒体下方及周边的外腔体内部的空间内,外腔体的下端封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为平面端盖或锥形端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盖为旋盖、易拉盖、皇冠盖、内塞盖、易撕盖中的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外腔体的上端口向外翻折,形成第一外翻边;内筒体的上端口向外翻折,形成第二外翻边,并叠加于外腔体的第一外翻边上方;上端盖边缘向内翻折,形成沟槽,沟槽内设置密封胶;上端盖的沟槽将叠加后外腔体的第一外翻边及内筒体的第二外翻边包裹、卷封,形成密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封口式可制热或制冷的包装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平杨东霞
申请(专利权)人:张银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