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线卷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8504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59
抑制因方向变更部的从动移动而导致的丝线通道的变动。倒筒机(1)具备配置在喂丝卷装(Ps)的径向上的喂丝卷装(Ps)的外侧、且朝具有轴向的成分的引导方向上的一方侧引导丝线(Y)的方向变更引导件(2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向变更部)。方向变更引导件(23)构成为沿与引导方向的夹角为45度以下的移动方向移动自如,且至少被朝引导方向上的另一方侧施加重力。由此,能够抑制在方向变更引导件(23)的丝线行进方向下游侧行进的丝线(Y)因方向变更引导件(23)的从动移动而大幅摆动(丝线通道变动)。因而,能够抑制因方向变更引导件(23)的从动移动而导致的丝线通道的变动。丝线通道的变动。丝线通道的变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丝线卷绕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丝线卷绕机。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从喂丝卷装退绕丝线,并将丝线卷绕至卷绕筒管而形成卷绕卷装的丝线卷绕机。具体而言,丝线卷绕机具备:对喂丝卷装进行旋转驱动的马达;以及配置在喂丝卷装的径向上的喂丝卷装的外侧的引导辊(方向变更部)。喂丝卷装的旋转轴朝向铅垂方向,卷绕筒管配置在喂丝卷装的上方(喂丝卷装的轴向外侧)。在这样的丝线卷绕机中,若对喂丝卷装进行旋转驱动,则丝线被从喂丝卷装退绕,并由方向变更部朝上方(卷绕卷装侧)引导。
[0003]此处,从断丝抑制等的观点出发,要求丝线的张力维持恒定,但由于伴随着所退绕的丝线的横动等而从喂丝卷装至卷绕卷装为止的丝线通道的长度变动等,张力会频繁地变动。因此,上述方向变更部形成为能够在喂丝卷装的径向(水平方向)从动移动、且由弹簧施力。由此,伴随着丝线通道的长度的变动而方向变更部从动移动,由此丝线的张紧或者松弛被缓和,张力变动得到抑制。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EP1445227A1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丝线卷绕机中,方向变更部沿着与由方向变更部引导丝线的引导方向垂直的方向从动移动,因此例如会产生如下的问题。即、由于方向变更部的从动移动,在方向变更部的丝线行进方向下游侧行进的丝线容易在水平方向大幅移动(换言之容易横向摆动),丝线通道容易变动。因此,若在丝线通道的附近配置有部件,则存在丝线与该部件干涉的顾虑等。为了避免这样的干涉,产生了在丝线通道的周边确保广阔的空间的需求,存在装置会大型化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抑制因方向变更部的从动移动而导致的丝线通道的变动。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第1专利技术的丝线卷绕机为,从旋转的喂丝卷装将丝线退绕,且将上述丝线卷绕至至少配置在上述喂丝卷装的轴向上的上述喂丝卷装的一方侧的卷绕筒管从而形成卷绕卷装,其特征在于,具备方向变更部,该方向变更部配置在上述喂丝卷装的径向上的上述喂丝卷装的外侧,且朝具有上述轴向的成分的引导方向上的一方侧引导上述丝线,上述方向变更部构成为沿与上述引导方向的夹角为45度以下的移动方向移动自如,且至少被朝上述引导方向上的另一方侧施加预定的力。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首先,从喂丝卷装退绕后的丝线由方向变更部朝引导方向上的一方
侧引导。在方向变更部至少被朝引导方向上的另一方侧施加力,丝线由方向变更部始终牵拉。由此,对丝线施加预定的张力。并且,方向变更部移动自如,由此如下所述能够抑制丝线的张力变动。即、例如若丝线的卷绕速度相对于退绕速度相对地变快,则方向变更部由丝线朝引导方向上的一方侧牵拉而从动移动。由此,丝线通道变短而因相对速度差导致的丝线的张紧得到抑制。相反,若丝线的卷绕速度相对地变慢,则丝线欲松弛,但如上所述在方向变更部被施加有力,因此方向变更部朝引导方向上的另一方侧从动移动并牵拉丝线。由此,丝线通道变长而因相对速度差导致的丝线的松弛得到抑制。
[0013]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方向变更部的移动方向与引导方向之间的夹角小至45度以下。因此,与移动方向和引导方向相互垂直或者接近垂直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方向变更部的丝线行进方向下游侧的丝线因方向变更部的从动移动而大幅摆动(丝线通道变动)。因而,能够抑制因方向变更部的从动移动而导致的丝线通道的变动。
[0014]第2专利技术的丝线卷绕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专利技术中,上述移动方向具有铅垂方向的成分,上述力为重力。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方向变更部能够借助重力的作用移动。因而,与利用弹簧等对方向变更部施加力的结构相比,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化以及成本的削减。此外,能够对方向变更部施加基于重力的稳定的力,能够稳定地牵拉行进的丝线。由此,能够稳定地对行进的丝线施加张力。
[0016]第3专利技术的丝线卷绕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或者第2专利技术中,具备沿上述移动方向延伸、并将上述方向变更部以移动自如的方式引导的轨道部件。
[0017]例如,在一般的作为方向变更部使用连结于摆动式的张力调节臂的张力调节辊的结构中,从动移动的部件的构造变得复杂,从动移动的部件的质量(惯性质量)大,因此存在方向变更部的追随性差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沿着轨道部件仅使方向变更部从动移动,因此能够简化从动移动的部件的构造,能够减小该部件的惯性质量。因而,能够提高方向变更部的追随性。
[0018]第4专利技术的丝线卷绕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第3的任一项的专利技术中,上述移动方向与上述轴向平行。
[0019]若移动方向相对于喂丝卷装的轴向倾斜,则当方向变更部移动时,方向变更部与喂丝卷装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变动,丝线通道的长度变动。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移动方向与轴向平行,因此能够抑制这样的丝线通道的长度的变动。
[0020]第5专利技术的丝线卷绕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第4的任一项的专利技术中,上述轴向与铅垂方向平行。
[0021]例如,若以使得喂丝卷装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式将喂丝卷装水平配置,则存在因重力的影响而喂丝卷装的旋转轴朝下方挠曲从而喂丝卷装的旋转不稳定的顾虑。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喂丝卷装的轴向与铅垂方向平行,因此能够防止因重力而导致的旋转轴的挠曲。因而,能够抑制喂丝卷装的旋转的不稳定。
[0022]第6专利技术的丝线卷绕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第5的任一项的专利技术中,具备配置在丝线行进方向上的上述喂丝卷装与上述方向变更部之间、且配置在上述喂丝卷装的上述径向上的外侧的隔离部,上述隔离部构成为能够沿上述轴向从动移动,且/或者上述隔离部的与上述丝线接触的接触部分沿上述轴向延伸。
[0023]从旋转的喂丝卷装退绕的丝线一边以方向变更部作为支点沿喂丝卷装的轴向横动,一边朝方向变更部行进。此处,若这样的以方向变更部作为横动支点的横动的角度大,则从横动中的喂丝卷装表面至方向变更部为止的丝线通道的长度大幅变动。但是,若为了减小横动角度而将方向变更部从喂丝卷装分离配置,则会产生装置大型化这样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中,从喂丝卷装退绕的丝线经由隔离部而朝方向变更部行进。由此,即便不将方向变更部从喂丝卷装分离配置也能够延长从喂丝卷装表面至方向变更部为止的丝线通道。并且,隔离部能够从动移动,且/或者隔离部的与丝线接触的接触部分沿轴向延伸,因此能够在轴向使丝线顺畅地滑动。因而,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且能够减小退绕的丝线的横动角度。
[0024]第7专利技术的丝线卷绕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第6的任一项的专利技术中,具备配置在上述方向变更部的丝线行进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喂丝辊。
[0025]在利用喂丝辊将丝线进一步朝丝线行进方向的下游侧输送的结构中,若在丝线行进方向上在喂丝辊的紧上游侧丝线松弛,则存在丝线在喂丝辊的周面滑动而无法使丝线正常行进的顾虑。在本专利技术中,丝线由方向变更部朝引导方向上的另一方侧(即、上游侧)始终牵拉,因此能够抑制在相比喂丝辊靠丝线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丝线卷绕机,从旋转的喂丝卷装将丝线退绕,且将上述丝线卷绕至至少配置在上述喂丝卷装的轴向上的上述喂丝卷装的一方侧的卷绕筒管从而形成卷绕卷装,上述丝线卷绕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方向变更部,该方向变更部配置在上述喂丝卷装的径向上的上述喂丝卷装的外侧,且朝具有上述轴向的成分的引导方向上的一方侧引导上述丝线,上述方向变更部构成为沿与上述引导方向的夹角为45度以下的移动方向移动自如,且至少被朝上述引导方向上的另一方侧施加预定的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方向具有铅垂方向的成分,上述力为重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具备沿上述移动方向延伸、并将上述方向变更部以移动自如的方式引导的轨道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方向与上述轴向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轴向与铅垂方向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具备配置在丝线行进方向上的上述喂丝卷装与上述方向变更部之间、且配置在上述径向上的上述喂丝卷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竹弘桥本欣三播户志郎坂本宪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