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补偿层的塑料装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832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塑料装饰板(1、100、200),其包括:可见侧(2)和内侧(4);由透明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的载体层(6),该载体层具有连续延伸的基本壁厚(14*)和至少一个尤其是箭头形、四面体形、金字塔形、锥形或直角平形六面体形的凹部(11),在该凹部处在载体层的内侧上构造有至少一个壁厚跳变(15);以及设置在载体层的可见表面(22)上的补偿层(2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塑料装饰板的方法。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塑料装饰板的方法。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塑料装饰板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补偿层的塑料装饰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可见侧和内侧的塑料装饰板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塑料装饰板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下面以用于机动车的外部装饰板为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尽管外部装饰板本身可独立于塑料装饰板的应用被使用。
[0003]对于机动车外壳的不同区域越来越多地使用塑料装饰板来例如代替先前使用的金属板部件。为了实现所使用的塑料装饰板的高质量视觉观感,有时将其设计为,使得其表面看上去不是单色的,而是例如由观看者装饰和/或感觉有3D外观。这种塑料装饰板通常具有载体层,该载体层赋予塑料装饰板坚固的实体结构。
[0004]为了升级外观,一种方式例如是将适当加工的薄膜结构(其必要时具有多个层)粘贴到载体层的可见侧上。例如在WO 2017/215840 A1中描述了这种塑料装饰板。
[0005]另一种方式是所谓的玻璃后面设计(Hinterglasdesign),即,使用透明的载体层,在该载体层中为了突出外观在载体层内侧上必要时组合地施加适当结构化的薄膜和/或PVD涂层(PVD=物理气相沉积)。为了实现3D外观,例如可从内表面开始在载体层的内侧上设置金字塔形的凹部,该凹部与PVD涂层结合反射入射光,从而为观看者提供三维效果(尤其是深度效果)。
[0006]此类由透明的聚合物构成的塑料装饰板的制造通常例如在注塑模具中进行并且必须遵从塑料技术的设计准则,以便能够生产没有表面缺陷或具有几乎不可见的表面缺陷(如凹陷或连接缝)的构件。
[0007]DE 102013223649 A1公开了一种车辆装饰板和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多层层压结构的车辆装饰板的注塑方法,其中,高光泽层和载体层在两个彼此独立的工艺步骤中作为单独的塑料构件注塑成形并且在随后的接合步骤中彼此材料锁合地连接。由此实现高光泽层的材料厚度减小。
[0008]然而,为了制造具有透明载体层和三维深度效果的塑料装饰板,载体层必须具有壁厚跳变,例如以从载体层的内表面延伸向可见表面的凹部的形式。该壁厚跳变引起可见侧的表面不平度,其只能耗费地借助上述方法来补偿。
[0009]即使是事后涂装保护漆也无法补救表面不平度,所述保护漆例如作为淋漆或喷漆常常被施加在可见侧上以防紫外线老化和/或划痕;正好相反,之前产生的缺陷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10]在此背景下,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改进具有透明载体层的塑料装饰板,所述载体层具有壁厚跳变。
[0011]所述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塑料装饰板和通过具有权利要求7特征的用于制造塑料装饰板的方法得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要求保护有利的实施方式。
[0012]现在,本专利技术尤其是基于以下构思:代替传统的涂漆作为补偿层使用耐磨的塑料材料,该塑料材料例如在第二注塑过程中或通过流动涂布(Fluten)被施加到载体层的可见侧上,该步骤在用于制造载体层的第一注塑过程下游尤其是直接进行。当然,这两个步骤也可以更大的时间间隔进行。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可通过施加的补偿层在载体层的可见侧上补偿载体层的小的表面不平度或粗糙度。
[0013]通过将例如稀液状的聚氨酯(PUR)组分用作补偿层,可实现0.2至1.5mm量级的非常薄的层厚度并且可掩盖载体层中的凹陷。可掩盖的凹陷的最大尺寸为100μm的量级并且还与所使用的补偿层壁厚有关。
[0014]通过省却事后的涂漆作为补偿层,还减少了用于原本需要的涂漆设备的成本。但也需要更耗费的注塑装置和更复杂的模具技术,以便能够在注塑单元中制造载体层并且随后涂覆补偿层。
[0015]通过直接涂层可降低各种影响的风险,因为涂层过程必要时可完全在闭合的模具中进行。
[0016]如果为补偿层使用聚氨酯材料,则通过PUR系统的补偿效果可增加以该方法制造的塑料部件的成型自由度。此外,PUR系统具有自修复作用,其可在一定的复位时间后和/或借助热作用加剧地使划痕再次从表面消失。由于机动车通过塑料装饰板可见侧的无瑕外观会在更长时间中留下高质量的印象,因而可为客户带来更高的附加值。此外,表面涂层的质量尤其是与喷漆相比明显更高,因为在该方法中不会在构件边缘处产生表面波纹(橘皮)或肥边缘(Fettkante)。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塑料装饰板,该塑料装饰板尤其是外部装饰板、如前部装饰板、通风格栅、B柱装饰板或车尾装饰板。所述塑料装饰板至少包括:
[0018]a)可见侧和内侧,尤其是在塑料装饰板的安装状态中可见侧朝向观看者。
[0019]b)由透明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尤其是具有热塑性聚碳酸酯(PC)的载体层,该载体层具有连续延伸的、尤其是恒定的基本壁厚和至少一个尤其是四面体形、箭头形、金字塔形、锥形或直角平形六面体形的凹部,在该凹部处在载体层的内侧上构造有至少一个壁厚跳变,即载体层在该位置处尤其是具有不连续的壁厚发展,从而在凹部区域中载体层的壁厚小于基本壁厚。
[0020]c)设置在载体层的可见侧、尤其是可见表面上的补偿层,其尤其是以没有肉眼可见的间隙的方式被施加,所述补偿层具有透明的聚合物材料、尤其是PUR材料。
[0021]为了辅助补偿在载体层的可见表面上的不平度,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补偿层在其内侧上仿形在载体层的可见表面中的缺陷位置、尤其是不连续性或不平度,但尤其是具有连续延伸的可见侧。为此尤其是将用于制造补偿层的可见侧的铸模构造成至少关于其模具表面连续延伸。
[0022]尤其是为了能够利用PUR系统的关于划痕的自修复作用,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补偿层的透明的聚合物材料具有聚氨酯。尤其是使用如下PUR材料,其在注塑时可稀液状地处理,以确保补偿层精确且无间隙地成形到载体层上。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塑料装饰板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下述方法步骤:i)由第一种透明的聚合物材料注塑载体层;ii)
直接在载体层的可见侧上由第二种透明的聚合物材料注塑或流动涂布补偿层。
[0024]术语“透明”在当前尤其是指塑料装饰板的组成部分或材料,其对于可见光范围内的入射光的透射率大于70%。术语“不透明”在当前尤其是指塑料装饰板的组成部分或材料,其对于可见光范围内的入射光的透射率小于30%。
[0025]“壁厚的连续延伸”在当前尤其是应理解为壁厚沿层状构件(如载体层)侧面的延伸仅以如下程度变化,即,变化函数(=壁厚的导数)在整个延伸上是限定的。
[0026]为了实现塑料装饰板的柔性设计,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载体层是双弯曲的。
[0027]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载体层具有至少一个强调区域,在该强调区域中壁厚小于基本壁厚,尤其是因为在那里设置有凹部,该凹部导致壁厚跳变。由此,在从可见侧观看塑料装饰板时,可将三维视觉效果、如深度效果传达给观看者。
[0028]尤其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强调区域具有从载体层内表面开始的尤其是箭头形、四面体形、金字塔形、锥形或直角平形六面体形的凹部。因此可实现特别好的三维视觉效果、如深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机动车的塑料装饰板(1、100、200),包括:-可见侧(2)和内侧(4),-由透明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的载体层(6),该载体层具有连续延伸的、尤其是恒定的基本壁厚(14*)和至少一个尤其是箭头形、四面体形、金字塔形、锥形或直角平形六面体形的凹部(11),在该凹部处在所述载体层的内侧上构造有至少一个壁厚跳变(15),-设置在所述载体层的可见表面(22)上的补偿层(20),该补偿层具有透明的聚合物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层在其内侧上仿形在所述载体层的可见表面中的缺陷位置(23),但具有连续延伸的可见侧(2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层的透明的聚合物材料具有聚氨酯。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层的壁厚为0.2mm至1.5mm、尤其是0.3mm至0.5mm。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层是双弯曲的。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装饰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