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闸机检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812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闸机检票方法,方法流程为:S1、闸机上的采集装置获取票卡数据,上传至控制终端;S2、控制终端接收到票卡数据后,对票卡数据进行处理;S3、控制终端确定唯一有效交易后,控制闸机开闸,并上传乘车用户信息至云端;S4、配置时间结束后,控制终端恢复闸机正常工作;S5、云端接收乘车用户信息,根据乘客进出站位置及时间计算乘车费用后,进行扣费,并将交易明细以电子票据的形式发送给乘客。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实体票卡和电子票卡的联合控制基础上,通过闸机上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实体票卡和电子票卡的互斥使用,即用户扣费的唯一性,避免重复计费问题,并且通过精确的数据记录,为运营管理提供精确的数据服务。运营管理提供精确的数据服务。运营管理提供精确的数据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闸机检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闸机检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今在大中城市,轨道交通以其高速、稳定、方便、快捷的特点,已成为居民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对于公交和地铁,现有的乘车支付方式通常是刷卡、乘车APP、人脸账户进行支付,但是现有的支付处理方法较为单一,如乘车APP、人脸账户与用户实体卡并不是绑定的,用户的实体卡账户与乘车APP账户不能实现账户互通支付,且用户同时拥有乘车APP、人脸账户和实体卡时,容易出现重复扣款的现象,用户使用体验十分不友好。
[0003]在申请号为CN201910956737.3专利中公开了基于二维码和人脸图像互通的地铁乘车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票务平台、识别平台、位于不同地铁站点的乘车检测设备和安装于用户手持移动终端上的APP客户端;该专利技术专利实现了地铁乘车支付采用二维码和人脸图像互通支付,但该方法不能实现实体卡支付,也不能实现实体卡、二维码、人脸图像互通支付和去重。
[0004]已公开申请号为CN201711431997.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集非接触式射频卡、人脸识别和二维码这三种消费方式的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三中的方式进行充值及消费,实现消费方式多样性,但未明确公开这三种消费方式是否从同一账目充值或是消费,并且存在消费时不注意重复支付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铁闸机检票方法,通过控制终端对票卡数据处理,实现实体票卡和电子票卡的融合控制,并实现实体票卡与电子票卡的互斥使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地铁闸机检票方法,方法流程如下:S1、闸机上的采集装置获取票卡数据,上传至控制终端;S2、控制终端接收到票卡数据后,对票卡数据进行处理:当控制终端接收到电子票卡数据时,在配置时间范围内暂停实体票读卡器功能;当控制终端接收到实体票卡数据时,闸机向前和向后300ms内查询是否存在电子票卡交易记录,若存在交易记录,则电子票卡不记交易;S3、控制终端确定唯一有效交易后,控制闸机开闸,并上传乘车用户信息至云端;S4、配置时间结束后,控制终端恢复闸机正常工作;S5、云端接收乘车用户信息,根据乘客进出站位置及时间计算乘车费用后,进行扣费,并将交易明细以电子票据的形式发送给乘客。
[0007]所述票卡包括实体票卡和电子票卡;电子票卡包括二维码票和人脸票。
[0008]所述实体票卡号与电子票卡绑定在同一实名用户下;乘客通过乘车APP上传实名
认证信息和人脸信息至互联网票务平台,进行账户注册,获取二维码票卡和人脸票卡,并上传实体卡号进行三种票卡关联绑定,实现人脸票卡、二维码票卡和实体票卡的关联融合。同一用户体系下的融合控制,实体票卡交易优先,电子票卡不记交易,实体票卡刷卡一次记一笔交易,无作废机制。
[0009]所述配置时间范围为以交易时间为基准,向后300ms内。
[0010]所述乘车用户信息包括进站站点、出站站点、进站检票口、出站检票口、进站时间、出站时间和有效交易票卡记录。
[0011]所述采集装置包括人脸识别装置、IC读卡器和二维码识别装置;人脸识别装置用于采集乘客的人脸图像信息;IC读卡器用于采集乘客实体卡票数据;二维码识别装置用于采集乘车APP账户数据。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电子票与实体票融合,实现用户扣费的唯一性,避免重复计费问题;2.增加融合控制技术的闸机系统,在多种计费系统中兼容电子票卡和实体票卡;3.实现更精确的数据记录,为运营管理提供精确的数据服务。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地铁闸机检票方法,方法流程如下:S1、闸机上的采集装置获取票卡数据,上传至控制终端;S2、控制终端接收到票卡数据后,对票卡数据进行处理:当控制终端接收到电子票卡数据时,在配置时间范围内暂停实体票读卡器功能;当控制终端接收到实体票卡数据时,闸机向前和向后300ms内查询是否存在电子票卡交易记录,若存在交易记录,则电子票卡不记交易;S3、控制终端确定唯一有效交易后,控制闸机开闸,并上传乘车用户信息至云端;S4、配置时间结束后,控制终端恢复闸机正常工作;S5、云端接收乘车用户信息,根据乘客进出站位置及时间计算乘车费用后,进行扣费,并将交易明细以电子票据的形式发送给乘客。
[0016]所述票卡包括实体票卡和电子票卡;电子票卡包括二维码票和人脸票。
[0017]所述实体票卡号与电子票卡绑定在同一实名用户下;乘客通过乘车APP上传实名认证信息和人脸信息至互联网票务平台,进行账户注册,获取二维码票卡和人脸票卡,并上传实体卡号进行三种票卡关联绑定,实现人脸票卡、二维码票卡和实体票卡的关联融合。同一用户体系下的融合控制,实体票卡交易优先,电子票卡不记交易,实体票卡刷卡一次记一笔交易,无作废机制。
[0018]所述配置时间范围为以交易时间为基准,向后300ms内。
[0019]所述乘车用户信息包括进站站点、出站站点、进站检票口、出站检票口、进站时间、
出站时间和有效交易票卡记录。
[0020]所述采集装置包括人脸识别装置、IC读卡器和二维码识别装置;人脸识别装置用于采集乘客的人脸图像信息;IC读卡器用于采集乘客实体票卡数据;二维码识别装置用于采集乘车APP账户数据。
[0021]当用户已开通电子票乘车服务,当前使用实体票卡乘车的同时,人脸被自动识别或二维码刷码,此时闸机需要以实体票卡交易的时间为基准,同一闸机设备需向前或向后300ms(可配置时间范围)确定是否有电子票交易记录,若存在电子票交易记录,电子票不记交易;当系统在获得到电子票数据后,控制闸机开闸,以交易时间为基准,向后300ms(可配置时间范围)内,实体票读卡器功能暂停,300ms(可配置时间范围)后,恢复实体票读卡器功能;由于系统在处理电子卡票过程中存在时间延迟,故在完成电子票卡交易到控制闸机开闸过程中可能进行实体票卡交易,此时应以实体票卡交易为准,电子票不记交易。
[00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闸机检票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流程如下:S1、闸机上的采集装置获取票卡数据,上传至控制终端;S2、控制终端接收到票卡数据后,对票卡数据进行处理:当控制终端接收到电子票卡数据时,在配置时间范围内暂停实体票读卡器功能;当控制终端接收到实体票卡数据时,闸机向前和向后300ms内查询是否存在电子票卡交易记录,若存在交易记录,则电子票卡不记交易;S3、控制终端确定唯一有效交易后,控制闸机开闸,并上传乘车用户信息至云端;S4、配置时间结束后,控制终端恢复闸机正常工作;S5、云端接收乘车用户信息,根据乘客进出站位置及时间计算乘车费用后,进行扣费,并将交易明细以电子票据的形式发送给乘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闸机检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票卡包括实体票卡和电子票卡;电子票卡包括二维码票和人脸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闸机检票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军邓秋雄宋芊谦李阳黄锐周武毅赵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