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肥减药的榨菜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7551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肥减药的榨菜栽培方法,通过将一定量的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烯效唑和咪鲜胺进行混合,将浸种药剂与榨菜种按一定比例混合,浸泡沥干得到包药榨菜种;初花期采用复合配方施肥,盛花期施用配方专用肥;通过降低药剂和施肥量,减少配方专用肥中的纯N含量,实现减肥减药栽培,经过产量统计,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减肥减药方法获得的榨菜产量相比传统施肥施药种植方法,不仅降低了药肥的使用量,榨菜产量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量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肥减药的榨菜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是一种减肥减药的榨菜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榨菜,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多为草本植物。榨菜是芥菜中的一类,一般都是指叶用芥菜一类,如九头芥、雪里蕻、猪血芥、豆腐皮芥等。榨菜是一种半干态非发酵性咸菜,以茎用芥菜为原料腌制而成,是中国名特产品之一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因加工时需用压榨法榨出菜中水分,故称“榨菜”。现已发展到四川省内30多个市县,浙江、福建、江苏、上海、湖南、广西、台湾等省(直辖市、自治区)也有生产。
[0003]榨菜播种时间非常关键,是获得高产的重要环节,播种期的迟早涉及到榨菜的品质与产量,播种过早,病毒病严重,同时也可能引起先期抽苔,播种过迟则茎小,产量低,加工品质差。榨菜需肥量大,基肥要求高,生长期间还要分期追肥,掌握前期轻、中期重、后期补的原则,同时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不能过干或干湿交替,防止脱肥过早而抽苔开花,也可防止因过湿而生长过快,特别是晚熟品种在采收前一个月应停止施肥,以防止生长过速而造成空心。
[0004]随着榨菜栽培技术的不断提升,榨菜产量逐步攀升,但其对环境适应性较为敏感,产量不太稳定。目前榨菜的高产栽培总体原则是饱和施肥施药,经常由于外部条件的影响,导致实际应用中的肥料和农药施用过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肥减药的榨菜栽培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榨菜种植应用中,肥料和农药施用过量,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1.一种减肥减药的榨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8]1)选土:选择排灌便利、土壤肥力中上的田块,作为制种田;
[0009]2)整地:翻耕去除土壤中石块,灭茬,培田梗;
[0010]3)选种,选用颗粒饱满无干瘪的榨菜种,备用;
[0011]4)浸种药剂配制:将一定量的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烯效唑和咪鲜胺进行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浸种药剂,备用;
[0012]5)榨菜种浸药:将榨菜种与浸种药剂按质量比(500-700):1混合,并加水浸泡2-4h后,取出沥干;
[0013]6)播种:10月上旬,采用条播或点播的方式将榨菜种子播种于制种田;
[0014]7)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枯植株,除杂草,根据土壤湿度合理浇水,保证植株水分供给;
[0015]8)施肥管理:初花期采用复合配方施肥,每亩施尿素2-3kg、钙镁磷肥15-20kg、氯化钾10-15kg;盛花期施用配方专用肥,纯N减量30%-40%,每亩随水灌入5kg甲壳素;
[0016]9)采收:榨菜成熟后采收。
[0017]进一步地,步骤2)中培田梗地具体方法为:按照1.2-1.5m一厢标准整地,培田埂宽40cm
×
高15cm,相邻厢间隔沟宽50cm进水沟,沟底与厢底平齐。
[0018]进一步地,步骤3)中剔除干瘪种子采用水浮法,将榨菜种子倒入水中搅拌,干瘪种子上浮至水面,将其捞出,再过筛,得到饱满种子,风干。
[0019]进一步地,步骤4)中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烯效唑和咪鲜胺的质量比为1:3:5。
[0020]进一步地,步骤5)中榨菜种与浸种药剂的质量比为600:1。
[0021]进一步地,步骤6)中播种量控制在每亩100~120g种子,做到精量播种。
[002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中将一定量的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烯效唑和咪鲜胺进行混合,将浸种药剂与榨菜种按一定比例混合,浸泡沥干得到包药榨菜种;初花期采用复合配方施肥,盛花期施用配方专用肥;通过降低药剂和施肥量,减少配方专用肥中的纯N含量,实现减肥减药栽培,经过产量统计,按照本专利技术减肥减药方法获得的榨菜产量相比传统施肥施药种植方法,不仅降低了药肥的使用量,榨菜产量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目前榨菜的高产栽培总体原则是饱和施肥施药,经常由于外部条件的影响,导致实际应用中的肥料和农药施用过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选种播种时配制浸种药剂,将一定量的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烯效唑和咪鲜胺进行混合,将浸种药剂与榨菜种按一定比例混合,浸泡沥干得到包药榨菜种,优化施药量,同时保证防病虫害效果;初花期采用复合配方施肥,盛花期施用配方专用肥,纯N减量30%-40%,降低施肥量,同时保证榨菜所需营养元素,节约资源,稳定榨菜产量。
[0026]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减肥减药的榨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选土:选择排灌便利、土壤肥力中上的田块,作为制种田;
[0028]整地:翻耕去除土壤中石块,灭茬,培田梗;
[0029]选种,选用颗粒饱满无干瘪的榨菜种,备用;
[0030]浸种药剂配制:将一定量的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烯效唑和咪鲜胺进行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浸种药剂,备用;
[0031]榨菜种浸药:将榨菜种与浸种药剂按质量比(500-700):1混合,并加水浸泡2-4h后,取出沥干;
[0032]播种:10月上旬,采用条播或点播的方式将榨菜种子播种于制种田;
[0033]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枯植株,除杂草,根据土壤湿度合理浇水,保证植株水分供给;
[0034]施肥管理:初花期采用复合配方施肥,每亩施尿素2-3kg、钙镁磷肥15-20kg、氯化钾10-15kg;盛花期施用配方专用肥,纯N减量30%-40%,每亩随水灌入5kg甲壳素;
[0035]采收:榨菜成熟后采收。
[0036]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培田梗地具体方法为:按照1.2-1.5m一厢标准整地,培田埂宽40cm
×
高15cm,相邻厢间隔沟宽50cm进水沟,沟底与厢底平齐。
[0037]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剔除干瘪种子采用水浮法,将榨菜种子倒入水中搅拌,干瘪种子上浮至水面,将其捞出,再过筛,得到饱满种子,风干。
[0038]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烯效唑和咪鲜胺的质量比为1:3:5。
[003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榨菜种与浸种药剂的质量比为600:1。
[004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步骤6)中播种量控制在每亩100~120g种子,做到精量播种。
[004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说明,但这些实施例所提及的具体实施方法只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列举解释,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是依据上述原理,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的改进、替代,都应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肥减药的榨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土:选择排灌便利、土壤肥力中上的田块,作为制种田;2)整地:翻耕去除土壤中石块,灭茬,培田梗;3)选种,选用颗粒饱满无干瘪的榨菜种,备用;4)浸种药剂配制:将一定量的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烯效唑和咪鲜胺进行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浸种药剂,备用;5)榨菜种浸药:将榨菜种与浸种药剂按质量比(500-700):1混合,并加水浸泡2-4h后,取出沥干;6)播种:10月上旬,采用条播或点播的方式将榨菜种子播种于制种田;7)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枯植株,除杂草,根据土壤湿度合理浇水,保证植株水分供给;8)施肥管理:初花期采用复合配方施肥,每亩施尿素2-3kg、钙镁磷肥15-20kg、氯化钾10-15kg;盛花期施用配方专用肥,纯N减量30%-40%,每亩随水灌入5kg甲壳素;9)采收:榨菜成熟后采收。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秋峰王毓洪王洁高天一黄芸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