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相复合钼酸盐氟氧化物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7372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0
一种多相复合钼酸盐氟氧化物纳米荧光材料K3HF2MoO2F4: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相复合钼酸盐氟氧化物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多相复合钼酸盐氟氧化物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Mn
4+
掺杂氟化物窄带发射的红色荧光粉因其具有发光效率高、热稳定性好、色纯度高以及可以液相合成等突出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且其谱峰比商用氮化物红色荧光粉更窄,在宽色域液晶显示背光源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但是其吸湿性问题还未解决,严重影响了稳定性能并导致应用受限,目前氟氧化物荧光粉因其稳定性方面的优势使得该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多,开发高稳定性、高色纯度并能被近紫外和蓝光有效激发的红色荧光材料显得十分重要。
[0003]钼酸盐体系荧光粉多为自激活发光材料,热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好,发射峰半峰宽窄,色纯度高,合成温度低,在近紫外和蓝光区域均有较强吸收,显示出潜在的商业前景。复合钼酸盐荧光粉是指钼酸盐基质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被部分取代,调整发光中心晶格配位环境,发光性能得以改善的荧光粉。比如,MoO
42-被WO
42-、PO
43-、SO
42-、BO
33-等取代,同族元素如Mg
2+
、Ca
2+
、Sr
2+
、Ba
2+
等以及Y
3+
、Gd
3+
、La
3+
之间互换,异族元素Mg
2+
、Ca
2+
与Zn
2+
>的互换等。
[0004]文献“Red-Emitting K3HF2WO2F4:Mn
4+ for Application in Warm-White Phosphor-Converted LEDs

Optical Properties and Magnetic Resonance Characterization”报道了使用K2MnF6、KF、K2MoO4为原料在HF溶液中用沉淀法制备了新型荧光粉K3HF2MO2F4:Mn
4+
(M=Mo,W)包含[HF2]-和八面体[MO2F4]2-构建基质单元,这种荧光粉材料是一种高效的发光材料,在低锰的取代下,量子产率接近同一,在潮湿环境下长期稳定存在。但是该文献中使用了昂贵的K2MnF6(制备过程复杂、产率低,售价昂贵)和K2MoO4(阿拉丁定价25.9/g)作为原料,且具体方法被德国科学家掌握,为突破技术垄断,需要寻求制备相同的K3HF2MO2F4:Mn
4+
材料的新途径。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相复合钼酸盐氟氧化物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相复合钼酸盐氟氧化物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非水沉淀法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复合钼酸盐氟氧化物纳米荧光材料是K3HF2MoO2F4: Mn
4+
,具体是取(NH4)6Mo7O
24
·
4H2O和KHF2溶解在质量浓度为40%的HF溶液中震荡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再将KMnO4溶解在质量浓度为40%的HF酸溶液中震荡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后磁力搅拌20min,边搅拌边滴加无水乙醇,直至深紫色溶液褪色,逐渐形成粉色沉淀,且沉淀不再增加,停止搅拌,静置5~10min,过滤、洗涤,干燥。
[0008]本专利技术制备的K3HF2MoO2F4:Mn
4+
中Mn元素取代Mo元素,形成的含量比例为0.07at%~
10.8at%。
[0009]具体的反应过程如下:(NH4)6Mo7O
24
·
4H2O +KHF2+ KMnO4+HF

K3HF2MoO2F4:Mn
4+

[0010]本专利技术中以(NH4)6Mo7O
24
·
4H2O为钼源、KMnO4为锰源、钾源,KHF2为钾源、氟源,HF溶液为溶剂、氟源和还原剂,无水乙醇为沉淀剂,通过将(NH4)6Mo7O
24
·
4H2O、KHF2混合溶解在HF,KMnO4单独溶解在HF中,然后混合搅拌反应后,使用无水乙醇沉淀。
[0011]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制备的产物形貌差,形成无法分辨的团聚物,分散性差,不能同时形成[HF2]-和[MoO2F4]2-,并组合在一起形成多相复合基质,而是形成的单一的[HF2]-或[MoO2F4]2-阴离子,或者形成多种不同基质的Mn
4+
荧光体混合在一起,而没有形成多相复合的K3HF2MoO2F4:Mn
4+

[0012]本专利技术中HF作为KMnO4的还原剂,在反应过程中将KMnO4中的Mn
7+
还原成Mn
4+

[0013]进一步,上述(NH4)6Mo7O
24
·
4H2O和KMnO4的用量摩尔比为1:0.05~0.2。
[0014]进一步,上述(NH4)6Mo7O
24
·
4H2O和KHF2的用量中K和Mo的摩尔量比为1:3~11。
[0015]由于K3HF2MoO2F4:Mn
4+
是易溶于水的荧光材料,因此本专利技术全程采用专利技术采用HF作为溶剂,采用非水沉淀降低了K3HF2MoO2F4:Mn
4+
的溶解,从而提高了K3HF2MoO2F4:Mn
4+
的产率。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的K3HF2MoO2F4:Mn
4+
为十字交叉的片状结构,颗粒均匀,具有92%以上的量子产率,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发光温度可达到90℃,在湿度为80%的潮湿环境中具有优异的稳定性、L90值达到5200h以上,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便宜、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产率高,可有效应用于工业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0017]图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K3HF2MO2F4:Mn
4+
的XRD图谱。
[0018]图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K3HF2MO2F4:Mn
4+
的扫描电镜图。
[0019]图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K3HF2MO2F4:Mn
4+
的激发光谱。
[0020]图4:本专利技术制备的K3HF2MO2F4:Mn
4+
的发射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22]实施例1一种K3HF2MoO2F4:Mn
4+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相复合钼酸盐氟氧化物纳米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非水沉淀法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复合钼酸盐氟氧化物纳米荧光材料是K3HF2MoO2F4: Mn
4+
,具体是取(NH4)6Mo7O
24
·
4H2O和KHF2溶解在质量浓度为40%的HF溶液中震荡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再将KMnO4溶解在质量浓度为40%的HF酸溶液中震荡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后磁力搅拌20min,边搅拌边滴加无水乙醇,直至深紫色溶液褪色,逐渐形成粉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玲玲曹仕秀强琴平陈文波韩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