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工全自动钻孔铆接系统及其工作方式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725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工全自动钻孔铆接系统及其工作方式,由2个椅板上料工位、1台上料机器人、1台自动对位工作台、1台钻孔机器人、2台打铆机器人、2台M6螺栓铆钉机、2台M8螺栓铆钉机、1套集尘系统、2个椅板下料工位、1组防护网、2组机械手控制柜组成,能有效提高转椅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家具加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家具加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家具加工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工全自动钻孔铆接系统及其工作方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木工全自动钻孔铆接系统及其工作方式。

技术介绍

[0002]转椅加工发展前后经历了四个阶段:从集体经济的落败,到民营经济的萌起,内销到外贸出口,从OEM产品升级向ODM。目前转椅加工方式传统,生产效率低,在2010年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安吉转椅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进一步加快转椅产业升级,提升转椅整体发展水平,提高转椅产业区域竞争力、企业综合竞争力、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转椅产品的附加值必须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减少生产工艺,增加生产效率,提高劳动生产能力,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投入一种木工全自动钻孔铆接系统,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工全自动钻孔铆接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转椅生产的弊端,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结构方案:一种木工全自动钻孔铆接系统及其工作方式,由2个椅板上料工位、1台上料机器人、1台自动对位工作台、1台钻孔机器人、2台打铆机器人、2台M6螺栓铆钉机、2台M8螺栓铆钉机、1套集尘系统、2个椅板下料工位、1组防护网、2组机械手控制柜组成,通过上料机器人自动抓取上料,自动对位工作台对椅板进行夹紧定位,钻孔机器人对固定好的椅板进行钻孔,然后打铆机器人将自动对位工作台上的椅板先夹取至M6螺栓铆钉机进行M6螺栓铆接,然后夹取至M8螺栓铆钉机进行M8螺栓铆接,生产线配备1套集尘系统,收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灰尘,整套生产线由防护网包围,并通过机械手控制柜进行整体控制,保护工人安全。
[0005]自动对位工作台安装在生产线中心位置,钻孔机器人安装在自动对位工作台正前面,2组机械手控制柜分别安装在2台M6螺栓铆钉机前面靠近防护网,上料机器人安装在自动对位工作台正后面,2台打铆机器人分别安装在自动对位工作台的正左面和正右面,2个椅板上料工位位于上料机器人的正后面,2个椅板下料工位分别位于2台打铆机器人的正后面,2台M6螺栓铆钉机分别位于自动对位工作台左前方45
°
和右前方45
°
方向,2台M8螺栓铆钉机分别位于自动对位工作台左前方70
°
和右前方70
°
方向,集尘系统位于钻孔机器人正前面且紧靠钻孔机器人。
[0006]优选的,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转椅的自动化生产,只需要通过人工或搬运小车进行原材料搬运和成品搬运。
[0007]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对位工作台能实现各种椅板的自动定位和夹紧。
[0008]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上料机器人能够实现各种椅板的自动夹取和放松。
[0009]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钻孔机器人能够兼容气动钻头和电动钻头对椅板进行钻孔加工。
[0010]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打铆机器人能够实现各种椅板的自动夹取和顶下。
[0011]优选的,本专利技术配套的集尘系统能够及时收集钻孔产生的粉尘,保护环境。
[0012]与现有结构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上料机器人能够实现自动上料。
[0014]2)通过自动对位工作台可以对多种通用形状的椅板进行定位加工,且极大提高了加工精度。
[0015]3)通过钻孔机器人能够实现自动钻孔。
[0016]4)通过打铆机器人能够实现椅板在多种工序之间的自动搬移。
[0017]5)通过集成系统能够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及时收集,减少环境污染。
[0018]6)通过本自动化系统,能够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自动对位工作台,2-上料机器人,3-钻孔机器人,4-打铆机器人,5-集尘系统,6-M6螺栓铆钉机,7-M8螺栓铆钉机,8-椅板上料工位,9-椅板下料工位,10-机械手控制柜,11-防护网。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中自动对位工作台示意图。
[0022]图中:11-外罩,12-机架本体,111-金属外壳,112-脚杯,113-铝型材支架,114-操作按钮,121-平行导轨结构,1211-直线导轨,1212-伺服马达,1213-同步带,1214-马达支撑架,1215-丝杆,1216-丝杆螺母,1217-移动板,12211-定位支柱,12212-限位轴环,12213-调节支撑块,12214-支撑块。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中钻孔机器人的钻孔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321-马达,322-同步带,323-刀具,324-固定底座,325-气缸,326-风机,327-集尘管道。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中打铆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42-铆压夹取装置,421-连接法兰,423-气动手指,422-膜片,43-铆压下板装置,431-下板气缸,432-气缸支撑座、433-传感器、434-传感器支架。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方式流程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中上料机器人的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221-六轴装配、222-连接板、223-导柱、224-弹簧、225-夹紧气缸、226-夹块。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中的第二加工件与自动对位工作台的安装位置关系图;
[0031]图中:501-第一加工件;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中的第二加工件与自动对位工作台的安装位置关系图;
[0033]图中:502-第二加工件。
[0034]图9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6]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方式及结构:
[0037]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方式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由AGV或人工的方式将椅板搬运并放置于椅板上料工位8处;步骤二,由上料机器人2抓取放置在椅板上料工位8处的椅板放到自动对位工作台1上;步骤三,自动对位工作台1根据椅板外形进行机架本体12的调整并最终固定住椅板;步骤四,椅板固定好后,钻孔机器人3工作,对放置于自动对位工作台1上的椅板进行钻孔,钻孔的同时通过集尘系统5将钻孔产生的灰尘进行收集处理;步骤五,钻孔完成后打铆机器人4通过铆压夹取装置42抓取椅板至M6螺栓铆钉机6进行M6螺栓的铆接;步骤六,M6螺栓铆接完成后,打铆机器人4通过铆压夹取装置42抓取椅板至M8螺栓铆钉机7进行M8螺栓的铆接;步骤七,M8螺栓铆接完成后,打铆机器人4通过铆压夹取装置42抓取椅板至椅板下料工位8;步骤八,由AGV或人工的方式将椅板下料工位9处的椅板搬离。
[003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方案:一种木工全自动钻孔铆接系统,由自动对位工作台1、上料机器人2、钻孔机器人3、打铆机器人4、集尘系统5、M6螺栓铆钉机6、M8螺栓铆钉机7、椅板上料工位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工全自动钻孔铆接系统的工作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由AGV或人工的方式将椅板搬运并放置于椅板上料工位(8)处;步骤二:由上料机器人(2)抓取放置在椅板上料工位(8)处的椅板放到自动对位工作台(1)上;步骤三:自动对位工作台(1)根据椅板外形进行机架本体(12)的调整并最终固定住椅板;步骤四:椅板固定好后,钻孔机器人(3)工作,对放置于自动对位工作台(1)上的椅板进行钻孔,钻孔的同时通过集尘系统(5)将钻孔产生的灰尘进行收集处理;步骤五:钻孔完成后打铆机器人(4)通过铆压夹取装置(42)抓取椅板至M6螺栓铆钉机(6)进行M6螺栓的铆接;步骤六:M6螺栓铆接完成后,打铆机器人(4)通过铆压夹取装置(42)抓取椅板至M8螺栓铆钉机(7)进行M8螺栓的铆接;步骤七:M8螺栓铆接完成后,打铆机器人(4)通过铆压夹取装置(42)抓取椅板至椅板下料工位(9);步骤八:由AGV或人工的方式将椅板下料工位(9)处的椅板搬离。2.一种木工全自动钻孔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自动对位工作台(1)、上料机器人(2)、钻孔机器人(3)、打铆机器人(4)、集尘系统(5)、M6螺栓铆钉机(6)、M8螺栓铆钉机(7)、椅板上料工位(8)、椅板下料工位(9)、机械手控制柜(10)、防护网(11)组成,所述打铆机器人(4)包括打铆机器人(41)、打铆机器人(42),所述M6螺栓铆钉机(6)包括M6螺栓铆钉机(61)、M6螺栓铆钉机(62),所述M8螺栓铆钉机(7)包括M8螺栓铆钉机(71)、M8螺栓铆钉机(72),所述机械手控制柜(10)包括机械手控制柜(101)、机械手控制柜(102),所述椅板下料工位(9)包括椅板下料工位(91)、椅板下料工位(92),所述自动对位工作台(1)通过机器本体(12)能够对椅板实现自动定位和夹紧,所述上料机器人(2)通过上料装置(22)夹取椅板,所述钻孔机器人(3)的钻孔组件(32)部分接入集尘系统(5),能够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进行及时收集,所述打铆机器人(4)通过铆压夹取装置(42)和铆压下板装置(43)能够自动抓取椅板,实现椅板自动化搬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工全自动钻孔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位工作台(1)由外罩(11)和机架本体(12)组成,机架本体(12)安装在外罩(11)内,所述外罩(11)由金属外壳(111)、脚杯(112)、铝型材支架(113)、操作按钮(114)组成,金属外壳(111)为7面体结构,即长方体的一条直角边改为斜面,脚杯(112)安装于金属外壳(111)底部,铝型材支架(113)安装于金属外壳(111)内,操作按钮(114)安装在金属外壳(111)的斜面上,全部包裹能够减少灰尘掉入设备,斜面设置帮助更好操作及判断设备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工全自动钻孔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本体(12)由平行导轨结构(121)、椅板定位结构(122)组成,平行导轨结构位于外罩(11)内,椅板定位结构(122)位于外罩(11)顶部;所述平行导轨机构(121)由2条直线导轨(1211)、伺服马达(1212)、同步带(1213)、马达支撑架(1214)、丝杆(1215)、丝杆螺母(1216)、移动板(1217)组成,2条直线导轨(1211)平行安装在同一水平面的铝型材上,距离为移动板(1217)的安装长度,马达支撑架(1214)安装在于直线导轨(1211)垂直的铝型材上,伺服马达(1212)安装在马达支撑架(1214)上,同步
带(1213)安装在伺服马达(1212)和丝杆(1215)之间且位于丝杆(1215)的一端,丝杆螺母(1216)安装于丝杆(1215)的另一端,移动板(1217)两端安装在直线导轨(1211)上,中间部分与丝杆螺母(1216)连接,通过直线导轨(1211)和伺服马达(1212)的设置,能够满足各种长宽的椅板加工,方便自动定位和夹紧;所述椅板定位结构(122)由4组支柱结构(1221)组成,2组支柱结构分别固定在2条直线导轨(1211)的一端,另外2组支柱结构(1221)分别固定在移动板(1217)两端,所述支柱结构(1221)由定位支柱(12211)、限位轴环(12212)、调节支撑块(12213)、支撑块(12214)组成,定位支柱(12211)的一端固定在平行导轨结构(121)上,另一端固定限位轴环(12212),调节支撑块(12213)通过内孔安装在定位支柱(12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豹罗鸿运李周全汪慧娟李德敏
申请(专利权)人:松乐智能装备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