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709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碳酸酯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其包括预热釜、第一离心泵、反应器、缓冲罐和精馏塔,预热釜、第一离心泵、反应器、缓冲罐和精馏塔依次连通,精馏塔的顶部连通有塔顶液体接收罐和气体吸收罐,该精馏塔的底部连通有塔底液体接收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有效地克服釜式反应延长时间致使碳酸二甲酯/二乙酯收率降低的问题,能够显著提高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收率。或碳酸二乙酯的收率。或碳酸二乙酯的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碳酸酯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酸二甲酯(英文简称DMC)别称碳酸甲酯、碳酸乙烷,化学式C3H6O3、(CH3O)2CO、CH3OCOOCH3等,为无色透明、略有气味、微甜的液体,是一种符合现代“清洁工艺”要求的环保型有机化工原料,是国际社会一致认定的绿色化工产品之一。碳酸二甲酯分子中含有-CH3、-CH3O、CH3O-、CO-、-CO-等官能团,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可直接合成植物保护剂、高级树脂、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和药物中间体等。此外,碳酸二甲酯还可以作为汽油添加剂、高性能电池电解液和优良溶剂等(“由尿素醇解制碳酸二甲酯中试研究”,魏伟等,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4年第33卷增刊,第38页左栏第1段第1-3行,公开日2004年12月31日;“尿素醇解法制碳酸二甲酯的研究”,祁增忠,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页第1段第1-10行,公开日2007年8月7日)。
[0003]目前,碳酸二甲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光气法、酯交换法、甲醇氧化羧基化法。其中,光气法是传统的合成方法,其采用光气和甲醇反应来生产碳酸二甲酯,但该方法所采用的原料光气剧毒,安全性差,且“三废”量大,设备易腐蚀。酯交换法采用碳酸丙烯酯或碳酸乙烯酯与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交换来生产碳酸二甲酯。但该方法存在副产物成分太高、分离技术复杂、投资大、成本高等问题。甲醇氧化羧基化法以甲醇、一氧化碳和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甲醇的氧化和羰基化来合成碳酸二甲酯。然而,该方法存在设备易腐蚀、催化剂性能不稳定、易爆炸等安全隐患等缺陷(“尿素醇解法制碳酸二甲酯的研究”,祁增忠,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页第2段第1-6行,公开日2007年8月7日;“尿素醇解法制备碳酸二甲酯”,孙建军等,现代化工,2003年第23卷增刊,第33页右栏第2段第1行至第3段第3行及第34页左栏第4段第1-2行,公开日2003年12月31日)。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更先进的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为此,人们提出开发尿素醇解法、二氧化碳直接合成法等新工艺。其中,尿素醇解法原料价廉易得,反应中无水生成,避免了甲醇-碳酸二甲酯-水的分离问题,因此,尿素醇解法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工艺(“尿素醇解法制碳酸二甲酯的研究”,祁增忠,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页第3段第1-2行,公开日2007年8月7日)。
[0004]尿素醇解法是以尿素和甲醇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艺,其包括两个反应:尿素和甲醇首先合成氨基甲酸甲酯,氨基甲酸甲酯进一步和甲醇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尿素醇解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进展”,彭素红等,广州化学,2010年第35卷第1期,第48页第2段第1行,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由尿素醇解制碳酸二甲酯中试研究”,魏伟等,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4年第33卷增刊,第38页左栏第2段第1-3行,公开日2004年12月31日)。
[0005]然而,目前,采用尿素醇解法生产碳酸二甲酯普遍存在着产率不高的问题,延长反应时间不仅不能提高收率,反而使得碳酸二甲酯的收率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收率的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8]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其包括预热釜、第一离心泵、反应器、缓冲罐和精馏塔,该预热釜、第一离心泵、反应器、缓冲罐和精馏塔依次连通,该精馏塔的顶部连通有塔顶液体接收罐和气体吸收罐,该精馏塔的底部连通有塔底液体接收罐。
[0009]优选的,所述塔底液体接收罐经第二离心泵连通预热釜。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离心泵的泵头设置有加热装置。
[0011]优选的,所述反应器为空心管状容器。
[0012]优选的,所述反应器的两端之间依次填充有石英砂、催化剂和石英砂。
[0013]优选的,所述预热釜与第一离心泵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离心泵与反应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
[0015]优选的,所述塔底液体接收罐和第二离心泵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离心泵与预热釜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截止阀。
[0017]优选的,所述塔顶液体接收罐上设置有球阀。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技术的装置可以有效地克服采用尿素醇解法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延长反应时间致使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收率降低的问题。
[0020]采用本技术的装置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能够显著提高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收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收率可达到70%以上。
[002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22]采用本技术的装置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条件温和,无需高温高压,更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生产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装置示意图;
[0024]其中,1为预热釜,2为第一离心泵,3为反应器,4为缓冲罐,5为精馏塔,6为塔顶液体接收罐,7为气体吸收罐,8为塔底液体接收罐,9为第二离心泵,10为第一截止阀,11为第二截止阀,12为第三截止阀,13为第四截止阀,14为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所举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对本技术的内容进行说明,但并不是本技术的内容仅限于所举实施例。所以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对实施方案进行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所示的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预热釜1、第一离心泵2、反应器3、缓冲罐4和精馏塔5,该预热釜1、第一离心泵2、反应器3、缓冲罐4和精馏塔5依次连通,该精馏塔5的顶部连通有塔顶液体接收罐6和气体吸收罐7,该精馏
塔5的底部连通有塔底液体接收罐8;
[0028]所述塔底液体接收罐8经第二离心泵9连通预热釜1;
[0029]所述第一离心泵2的泵头设置有碳棒加热器,该碳棒加热器的碳棒设置于泵头出液口的两侧,该碳棒加热器的其他部分的安装属于现有技术;
[0030]所述反应器3为空心钢管,其进液端和出液端之间按照填充长度比为1:1:1依次填充有石英砂、催化剂氧化锌(质量为5g)和石英砂;
[0031]所述预热釜1与第一离心泵2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10;
[0032]所述第一离心泵2与反应器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11;
[0033]所述塔底液体接收罐8和第二离心泵9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12;
[0034]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热釜、第一离心泵、反应器、缓冲罐和精馏塔,预热釜、第一离心泵、反应器、缓冲罐和精馏塔依次连通,精馏塔的顶部连通有塔顶液体接收罐和气体吸收罐,该精馏塔的底部连通有塔底液体接收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底液体接收罐经第二离心泵连通预热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泵的泵头设置有加热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为空心管状容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为空心管状容器。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釜与第一离心泵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釜与第一离心泵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釜与第一离心泵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9.根据权利要求1、2、5、7或8所述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泵与反应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泵与反应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泵与反应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制备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泵与反应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昱博宋春雨罗力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