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式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663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流式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分流式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系统包括有活性炭吸附塔、活性炭解析塔、混风室、热风炉以及SCR反应器;所述混风室将热风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风和经活性炭吸附塔脱硫处理后的部分脱硫烟气混合均匀后形成热介质,将该部分热介质用于实现活性炭解析塔加热段的活性炭热再生和加热SCR系统需脱硝烟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系统和方法,投入成本低,结构简单,适应性和实用性强,控制精度高,烟气脱硫脱硝效果明显。显。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流式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分流式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系统及方法,属于烟气净化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工业烟气、尤其钢铁工业的烧结机烟气而言,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业的一项烟气净化技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目前大多处于研究和工业示范阶段,但由于其在一套系统中能同时实现脱硫和脱硝,特别是随着对NO
X
控制标准的不断严格化,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正受到各国的日益重视。
[0003]烟气脱硫指从烟道气或其他工业废气中除去硫氧化物(SO2和SO3)。目前工业采用的脱硫方法包括干法脱硫、半干法脱硫或湿法脱硫。烟气脱硝,是指把已生成的NO
X
还原为N2,从而脱除烟气中的NO
X
,按治理工艺可分为湿法脱硝和干法脱硝。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干法(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脱硝)和湿法两种。
[0004]当前,对于活性炭+SCR法烟气净化系统,由于解析塔加热段需要维持400~460℃的再生温度,SCR系统需要高温气体(1000℃左右)对脱硫后的烟气进行加热,然后再输送至SCR处理系统。若采用400~460℃的空气气体,会造成SCR系统处理烟气量增加较多,同时热风炉系统及管路也会增大,造成投资增加。因此目前活性炭+SCR法烟气净化系统一般采用两套热风炉系统。两套热风炉系统包括了两台热风炉、两套仪表及控制系统等,投资依然较高,控制点数多,操控性能差,因此需要开发一体化解析塔及烟气的加热系统及方法。
[0005]此外,在现有的烟气处理工艺中,热风炉燃烧燃料,利用空气作为助燃气体。热风炉本身产生一定量的烟气,由于热风炉是燃烧的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包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污染物;现有技术中将热风炉产生的气体直接排放,污染空气。同时,热风炉采用常温空气作为助燃气体,加热该部分助燃气体至换热介质所需温度(一般为400~460℃)本身需要消耗大量燃料;也就是说热风炉中的燃料,其中一部分需要用于加热助燃气体,导致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同时产生更大量含污染物的烟气。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燃气在空气存在下,在热风炉燃烧至1000℃左右后进入混风室,同时从烟道中抽取部分烟气进入混风室将混风室内热风温度调至360℃-500℃,然后再根据解析塔活性炭活化所需热量调节进入解析塔内的热风(混风室生成的热介质)流量;从解析塔排出的烟气、混风室中剩余的热烟气以及脱硫烟气管道中的低温烟气充分混合后(保证混合后的烟气的温度均处于SCR催化所需温度范围)再输送至SCR系统进行处理。在保证解析塔所需热量前提下,燃料及助燃空气流量由SCR系统烟气所需温度决定,一般在120-400℃之间。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分流式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系统,该系统
包括有活性炭吸附塔、活性炭解析塔、热风炉、混风室以及SCR反应器。根据烟气的走向,所述活性炭吸附塔的一侧设有原烟气入口,其另一侧设有脱硫烟气出口。所述脱硫烟气出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至SCR反应器的进气口。所述SCR反应器排出的净烟气从SCR反应器的排气口排出。所述第一管道上引出旁路管道形成所述混风室。所述混风室(3)的进气口连接在第一管道的上游位置,所述混风室的排气口连接在第一管道的下游位置。
[0008]其中,活性炭解析塔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加热段、SRG段和冷却段。在加热段上设置有加热介质入口和加热介质出口。所述加热介质入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混风室相连。所述加热介质出口则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一管道相连。所述热风炉通过第二管道与混风室(3)相连。所述第二管道连接至混风室的位置位于第三管道连接至混风室位置的上游。
[0009]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GGH换热器。SCR反应器的出气口与排气管道连接。GGH换热器分别与第一管道和排气管道连接。经由活性炭吸附塔脱硫后的烟气经过GGH换热器换热后输送至SCR反应器的进气口。所述SCR反应器排出的净烟气再经过GGH换热器换热后经由排气管道排出。混风室的进气口从第一管道引出的位置位于GGH换热器与第一管道(L1)连接位置的上游或下游。
[0010]作为优选,根据活性炭的走向,所述活性炭解析塔的活性炭出口通过第一活性炭输送装置与活性炭吸附塔的活性炭入口相连。所述活性炭吸附塔的活性炭出口通过第二活性炭输送装置与活性炭解析塔的活性炭入口相连。和/或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三风机。和/或
[0012]作为优选,所述热风炉上还设有燃料管和助燃风管。
[0013]作为优选,所述SCR反应器内设有m个SCR脱硝装置和n个CO催化氧化层。
[0014]作为优选,SCR脱硝装置和CO催化氧化层间隔布置。
[0015]作为优选,m和n分别独立地为1-5,优选为2-4。
[0016]作为优选,所述活性炭解析塔的活性炭入口处设置有第一流量检测计和第一温度检测计。所述第一管道上位于混风室进气口和GGH换热器之间设有第二流量检测计和第二温度检测计。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三温度检测计。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燃料管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所述混风室的进气口设有第三流量调节阀。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采用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分流式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系统的烟气脱硫脱硝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1)根据烟气的走向,原烟气经由进气管道从原烟气入口进入活性炭吸附塔进行脱硫处理,脱硫后的脱硫烟气从脱硫烟气出口排出并经第一管道输送至GGH换热器进行换热升温,完成换热升温后的脱硫烟气输送至SCR反应器内进行脱硝处理,完成脱硝处理后的净烟气输送至GGH换热器换热降温后经排气管道排出。
[0019]2)所述第一管道上引出旁路管道形成混风室,所述混风室通过第二管道连接热风炉,从第一管道中引入的烟气和从热风炉中引入的热气在混风室中混合均匀后形成热介质。
[0020]3)活性炭解析塔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加热段、SRG段和冷却段;在加热段上设置有加热介质入口和加热介质出口,所述加热介质入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至混风室;所述加热介质出口通过第四管道连接至第一管道的下游,并在第三风机的作用下将混风室中的热介质经过加热段后输送至第一管道中。
[0021]作为优选,该方法还包括有步骤4):所述混风室的进气口连接在第一管道的上游位置,所述混风室的排气口连接在第一管道的下游位置。混风室中剩余的热介质和来自第四管道中的热介质输送回第一管道内对剩余低温烟气进行加热。
[0022]作为优选,该方法还包括步骤5):通过第一流量检测计检测活性炭解析塔的活性炭入口处活性炭的流量为q1,L/s。通过第一温度检测计检测活性炭解析塔的活性炭入口处活性炭的温度为t1,℃。通过第二流量检测计检测第一管道内经过GGH换热器换热后烟气的流量为q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式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有活性炭吸附塔(1)、活性炭解析塔(2)、热风炉(4)、混风室(3)以及SCR反应器(7);根据烟气的走向,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的一侧设有原烟气入口(101),其另一侧设有脱硫烟气出口(102);所述脱硫烟气出口(102)通过第一管道(L1)连通至SCR反应器(7)的进气口;所述SCR反应器(7)排出的净烟气从SCR反应器(7)的排气口排出;所述第一管道(L1)上引出旁路管道形成所述混风室(3),所述混风室(3)的进气口连接在第一管道(L1)的上游位置,所述混风室(3)的排气口连接在第一管道(L1)的下游位置;其中,活性炭解析塔(2)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加热段(201)、SRG段(202)和冷却段(203);在加热段(201)上设置有加热介质入口(20101)和加热介质出口(20102);所述加热介质入口(20101)通过第三管道(L3)与混风室(3)相连;所述加热介质出口(20102)则通过第四管道(L4)与第一管道(L1)相连;所述热风炉(4)通过第二管道(L2)与混风室(3)相连;所述第二管道(L2)连接至混风室(3)的位置位于第三管道(L3)连接至混风室(3)位置的上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GGH换热器(5);SCR反应器(7)的出气口与排气管道(6)连接;GGH换热器(5)分别与第一管道(L1)和排气管道(6)连接;经由活性炭吸附塔(1)脱硫后的烟气经过GGH换热器(5)换热后输送至SCR反应器(7)的进气口;所述SCR反应器(7)排出的净烟气再经过GGH换热器(5)换热后经由排气管道(6)排出;混风室(3)的进气口从第一管道(L1)引出的位置位于GGH换热器(5)与第一管道(L1)连接位置的上游或下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活性炭的走向,所述活性炭解析塔(2)的活性炭出口通过第一活性炭输送装置(L6)与活性炭吸附塔(1)的活性炭入口相连;所述活性炭吸附塔(1)的活性炭出口通过第二活性炭输送装置(L5)与活性炭解析塔(2)的活性炭入口相连;和/或所述第四管道(L4)上设有第三风机(F3);和/或所述热风炉(4)上还设有燃料管(401)和助燃风管(402)。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CR反应器(7)内设有m个SCR脱硝装置(701)和n个CO催化氧化层(702),SCR脱硝装置(701)和CO催化氧化层(702)间隔布置;其中:m和n分别独立地为1-5,优选为2-4。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解析塔(2)的活性炭入口处设置有第一流量检测计(Q1)和第一温度检测计(T1);所述第一管道(L1)上位于混风室(3)进气口和GGH换热器(5)之间设有第二流量检测计(Q2)和第二温度检测计(T2);所述第四管道(L4)上设有第三温度检测计(T3);所述第三管道(L3)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M1),所述燃料管(401)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M2),所述混风室(3)的进气口设有第三流量调节阀(M3)。6.采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分流式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系统的烟气脱硫脱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烟气的走向,原烟气经由进气管道(8)从原烟气入口(101)进入活性炭吸附塔(1)进行脱硫处理,脱硫后的脱硫烟气从脱硫烟气出口(102)排出并经第一管道(L1)输送至GGH换热器(5)进行换热升温,完成换热升温后的脱硫烟气输送至SCR反应器(7)内进行脱硝处理,完成脱硝处理后的净烟气输送至GGH换热器(5)换热降温后经排气管道(6)排出;
2)所述第一管道(L1)上引出旁路管道形成混风室(3),所述混风室(3)通过第二管道(L2)连接热风炉(4),从第一管道(L1)中引入的烟气和从热风炉(4)中引入的热气在混风室(3)中混合均匀后形成热介质;3)活性炭解析塔(2)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加热段(201)、SRG段(202)和冷却段(203),在加热段(201)上设置有加热介质入口(20101)和加热介质出口(20102),所述加热介质入口(20101)通过第三管道(L3)连接至混风室(3),所述加热介质出口(20102)通过第四管道(L4)连接至第一管道(L1)的下游,并在第三风机(F3)的作用下将混风室(3)中的热介质经过加热段(2)后输送至第一管道(L1)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有步骤4):所述混风室(3)的进气口连接在第一管道(L1)的上游位置,所述混风室(3)的排气口连接在第一管道(L1)的下游位置;混风室(3)中剩余的热介质和来自第四管道(L4)中的热介质输送回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齐魏进超叶恒棣康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