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双撑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12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双撑锁,包括安装于壳体的驱动结构、锁销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滑动套、传动杆和驱动弹簧,滑动套包括中部凹腔,和穿经中部凹腔两端后并贯穿至滑动套两端的安装通槽,传动杆穿插在安装通槽中,驱动弹簧通过中部凹腔装入到传动杆的弹簧定位腔中,驱动弹簧的两端端面伸出弹簧定位腔两侧与中部凹腔两端配合相抵,这样设计的滑动套结构强度更大,将插入于安装通槽中的传动杆包围住,以防止传动杆在滑动套内移动时发生偏移现象,滑动套和传动杆在驱动弹簧装入到中部凹腔后形成一个安装整体,可避免二者组装相连后再发生松脱现象,安装方便且省时省力,提高安装效率,提升产品使用性能。提升产品使用性能。提升产品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双撑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控锁
,具体涉及一种电控双撑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动车的使用已十分普及,它以其小巧、灵活、停车方便的特点成为大多数人的代步交通工具,而电动车的失窃率也逐年上升,目前,市场上电动车通过双撑锁将车体锁止以达到防盗目的。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211598093U公开了一种带应急锁的智能双撑锁,包括智能双撑锁主体,所述智能双撑锁主体的顶部安装有锁销机构,所述锁销机构的顶部与所述智能双撑锁主体固定安装,所述智能双撑锁主体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下方安装有硅胶防水垫,所述硅胶防水垫的下方安装有铝制锁壳,所述铝制锁壳内安装有力矩总成,所述力矩总成的一侧安装有储能压簧,所述储能压簧的一侧安装有弹簧储能箱体,所述铝制锁壳外表面的一侧安装有引线防水套,所述引线防水套与所述铝制锁壳外表面匹配安装,从该专利文献附图可知,在组装时,需要先件储能压簧装在齿条的凹槽内,储能箱体的一侧设有可供齿条放入的开口,然后将齿条连同储能压簧从开口位置侧向装入到储能箱体内,再将锁销机构与弹簧储能箱体相连,从而实现齿条、储能压簧和储能箱体之间的上锁和解锁的传动配合。
[0004]从上述智能双撑锁的结构可以看出,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齿条与储能箱体套装一起后需要用手压住齿条进行安装,不然齿条很容易从开口位置脱开储能箱体,安装较为麻烦,以及齿条在力矩总成的驱动下通过储能压簧对储能箱体施力,使得齿条在受力不均时易向开口一侧偏移挤压壳体,增大运动阻力;2.这种齿条作为力矩总成的受力载体,其强度较弱,在频繁使用过程中易发生断裂、变形,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双撑锁的齿条很容易从储能箱体的开口位置脱开储能箱体,安装起来较为麻烦,使得齿条在受力不均时易向开口一侧偏移挤压壳体,增大运动阻力,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控双撑锁,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的驱动结构、锁销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在所述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锁销作往复运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0007]滑动套,通过齿轮结构与所述驱动结构相连,所述滑动套包括开口设置其侧面的中部凹腔,以及穿经所述中部凹腔两端后并贯穿至所述滑动套两端的安装通槽;
[0008]传动杆,从所述滑动套一端可滑动穿插在所述安装通槽中,所述传动杆上设有与所述中部凹腔相对应的弹簧定位腔,所述锁销相对于滑动套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杆一端;
[0009]驱动弹簧,从所述滑动套侧面通过所述中部凹腔装入到所述弹簧定位腔中,所述驱动弹簧的两端端面可伸出所述弹簧定位腔两侧,并分别配合抵接于所述中部凹腔的两端。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部凹腔的厚度大于所述安装通槽的厚度,所述安装通槽与所述弹簧定位腔同向延伸设置,所述弹簧定位腔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定位所述驱动弹簧两端的定位柱。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轮结构包括沿所述滑动套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滑动套另一端的齿条结构,以及传动连接所述齿条结构和所述驱动结构的驱动齿轮,所述齿条结构与安装通槽延伸方向一致。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结构为齿轮驱动箱,所述齿轮驱动箱朝向齿条结构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所述驱动齿轮。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齿条结构包括中空的条形孔槽,和设置在所述条形孔槽一侧侧壁上的若干凸齿,所述驱动齿轮容纳于所述条形孔槽中并与若干所述凸齿啮合相连。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套的顶部和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壳体内对应设有与所述导向滑槽配合滑动的导向凸条,所述齿轮驱动箱的侧面设置有适合所述齿条结构滑动穿过的限位通道。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杆呈L型结构设置,其一端设有U形开口的固定槽,所述锁销的一端设有适合卡入到所述固定槽中的圆形卡台。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用以驱动所述锁销进行解锁动作的应急解锁机构,所述应急解锁机构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应急锁杆,以及连接于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内侧面并平行于所述滑动套设置的拉杆结构,所述应急锁杆的里端为圆台端,所述圆台端的端部偏离其圆心设置有驱动凸起,所述拉杆结构上成型有可供所述驱动凸起穿入的驱动槽,所述驱动凸起随应急锁杆转动时通过抵推驱动槽以带动所述拉杆结构移动。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凸起为一体成型在所述圆台端外周侧壁上的凸块结构,所述拉杆结构与所述传动杆为一体结构成型,所述驱动槽为矩形槽。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一侧侧面设置有适合所述应急锁杆外端露出的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出设有遮盖住所述应急锁杆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操作孔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孔内的环形限位卡槽,和对应设置在所述密封盖外周侧壁上且匹配嵌装在所述限位卡槽中的环形安装凸边。
[00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盖的外表面与所述操作孔的端面平齐。
[002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控双撑锁中,传动组件由滑动套、传动杆和驱动弹簧组成,在组装时,先将传动杆从滑动套一端穿插到滑动套的安装通槽中,通过安装通槽对传动杆的运动起到限位导向作用,根据滑动套的侧面开设有连通安装通槽的中部凹腔,将驱动弹簧压缩后从中部凹腔的开口位置装入到传动杆的弹簧定位腔中,该驱动弹簧的两端端面伸出所述弹簧定位腔两侧并配合相抵在中部凹腔的两端,使所述滑动套在受力移动过程中通过挤压驱动弹簧来推动所述传动杆移动,从而由传动杆带动锁销实现上锁和解锁动作,采用本技术方案,这种滑动套将插入于安装通槽中的传动杆包围住,这样可防止传动杆在滑动套内滑动时发生偏移现象,其结构强度更大,受力驱动时也不易发生断裂和变形,使用寿命长,并且,滑动套和传动杆在驱动弹簧装入到中部凹腔后形成一个弹性连接的安装整体,可
避免滑动套和传动杆连接后再发生松脱现象,亦能在外部预先组装成一体再装入到壳体内均可,安装稳定性好,安装方便且省时省力,提高安装效率,提升产品使用性能。
[002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控双撑锁中,驱动弹簧在滑动套与传动杆之间起到受力缓冲作用,避免发生传动受阻情况,即使锁销在上锁过程遇到阻挡物时而无法及时伸出壳体,滑动套在驱动结构的驱动下,通过挤压驱动弹簧仍可以相对于传动杆完成移动操作,这时驱动弹簧会被所述中部凹腔的一端挤压实现蓄能,一旦锁销消除外界阻力时,所述传动杆借助驱动弹簧的储能力可作弹性伸缩运动,从而带动锁销正常实现上锁或开锁功能,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
[002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控双撑锁中,根据传动杆在解锁后是靠驱动弹簧的储能力实现回位移动,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储能箱体体积设计较大,并与壳体上下面都有较大接触面,回位时阻力是较大的,而本专利技术的传动杆呈L型结构设计,其一端与锁销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双撑锁,包括壳体(1)、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驱动结构(2)、锁销(3)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在所述驱动结构(2)的驱动下带动所述锁销(3)作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动套(4),通过齿轮结构与所述驱动结构(2)连接,所述滑动套(4)包括开口设置其侧面的中部凹腔(41),以及穿经所述中部凹腔(41)两端后并贯穿至所述滑动套(4)两端的安装通槽(42);传动杆(5),从所述滑动套(4)一端可滑动穿插在所述安装通槽(42)中,所述传动杆(5)上设有与所述中部凹腔(41)相对应的弹簧定位腔(51),所述锁销(3)相对于滑动套(4)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杆(5)一端;驱动弹簧(6),从所述滑动套(4)侧面通过所述中部凹腔(41)装入到所述弹簧定位腔(51)中,所述驱动弹簧(6)的两端端面可伸出所述弹簧定位腔(51)两侧,并分别配合抵接于所述中部凹腔(41)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双撑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凹腔(41)的厚度大于所述安装通槽(42)的厚度,所述安装通槽(42)与所述弹簧定位腔(51)同向延伸设置,所述弹簧定位腔(51)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定位所述驱动弹簧两端的定位柱(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控双撑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结构包括沿所述滑动套(4)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滑动套(4)另一端的齿条结构(43),以及传动连接所述齿条结构(43)和所述驱动结构(2)的驱动齿轮(21),所述齿条结构(43)与所述安装通槽(42)延伸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控双撑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2)为齿轮驱动箱,所述齿轮驱动箱(2)朝向齿条结构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所述驱动齿轮(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控双撑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结构(43)包括中空的条形孔槽(44),和设置在所述条形孔槽(44)一侧侧壁上的若干凸齿(431),所述驱动齿轮(21)容纳于所述条形孔槽(44)中并与若干所述凸齿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开军刘福云张磊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乐驰弘盛锁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