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集料振实密度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5834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粗集料振实密度试验装置,包括支架总成、在支架总成上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试验筒,所述试验筒一侧设有控制其左右交替巅击的驱动系统,另一侧设有与试验筒进料口连接的升降式供料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灵活性高,通过升降式供料系统不仅可以完成自动装料,操作省时省力,便捷性高,还可以精确调节进料高度,减小进料误差;通过驱动系统可以自动控制试验筒左右交替巅击地面以实现集料的振实,并能控制每次试验巅击力度和频率一致,保证试验结果可靠。可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粗集料振实密度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建设试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粗集料振实密度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路或城市道路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公路或城市道路路面基本采用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进行铺装。无论水泥路面还是沥青路面,粗集料均是影响其路用性能的重要因素。
[0003]对水泥路面,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对粗集料振实状态下的空隙率进行了限制。对沥青路面,尽管《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未对粗集料振实状态下的空隙率进行限制,但研究中发现,粗集料振实状态下的空隙率是反映粗集料棱角性的重要指标,棱角性良好时集料间相互嵌合形成骨架,此时骨架结构内摩擦角大,稳定性和承力性能良好,因此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往往要求所用粗集料棱角性良好。
[0004]目前我国《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通过测定粗集料振实密度后反算其振实空隙率,为路面用粗集料性能进行评价。但该试验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试验采用铁锹铲起集料装入试验筒时要求铁锹的齐口至试验筒上口的距离保持50mm左右,显然人工装料控制50mm高度可能出现重大偏差,其次人工倒入集料时产生的初速度不同,造成集料装入试验筒时的状态区别较大;2)试验采用在筒底垫放直径25mm光圆钢筋,按住圆筒左右交替巅击地面各25次以实现集料的振实,该方法一方面不能保证钢筋正好垫放于圆筒底部正中,造成不同批次试验产生误差,其次人工按住圆筒左右交替巅击地面各25次过程不能控制巅击力度和频率,可能造成试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可靠的粗集料振实密度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粗集料振实密度试验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粗集料振实密度试验装置,包括支架总成、在支架总成上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试验筒,所述试验筒一侧设有控制其左右交替巅击的驱动系统,另一侧设有与试验筒进料口连接的升降式供料系统。
[0008]前述支架总成包括支座,在支座上设有底板,底板中部设有一对轴承支座,在轴承支座之间设有圆轴,所述试验筒与圆轴相连接。
[0009]在前述圆轴上方设有方形凸起;所述试验筒为圆筒,圆筒底部设有与方形凸起匹配的十字凹槽,使圆筒卡嵌在方形凸起上。
[0010]前述圆轴的直径为25mm。
[0011]在前述圆筒顶部外圆周均布有四根横轴,在横轴上设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下方设有竖轴;并且试验中其中一根横轴上的竖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系统连接。
[0012]前述驱动系统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直线往复电机及与之连接的控制台;所述直线往复电机上设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通过联轴器与其中一根横轴上的竖轴相连。
[0013]前述连杆机构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套管及与之套接的第一调节杆,在二者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一限位销钉。
[0014]前述升降式供料系统包括固连在底板上底座,在底座上设有伸缩式支撑架,在伸缩式支撑架上设有连接至圆筒进料口的皮带机。
[0015]前述伸缩式支撑架为设置在底座四角处的伸缩式支撑杆,所述伸缩式支撑杆包括第二套管及与之套接的第二调节杆,在二者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二限位销钉。
[0016]在前述第二调节杆上设有刻度线。
[0017]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粗集料振实密度试验装置,包括支架总成、在支架总成上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试验筒,所述试验筒一侧设有控制其左右交替巅击的驱动系统,另一侧设有与试验筒进料口连接的升降式供料系统。其对现有的试验装置进行改进,使用于盛装集料的试验筒与支架总成转动连接,并且在试验筒旁边增加了驱动系统及升降式供料系统,通过升降式供料系统不仅可以完成自动装料,操作省时省力,便捷性高,还可以精确调节进料高度,使每次进料高度控制在50mm左右,减小进料误差;通过驱动系统可以自动控制试验筒左右交替巅击地面以实现集料的振实,巅击力度和频率控制精度高,保证试验结果偏差小。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灵活性高;
[0020](2)设置了可变高度的升降式供料系统,可承担各种粒径粗集料振实密度试验中的供料工作,同时能保证每次集料装入试验筒时的状态一致,最大限度减小供料过程产生的误差;
[0021](3)在试验筒底部设置了可正好与支架总成圆轴顶部凸起的方轴形成嵌合的十字凹槽,可保证试验筒左右巅击过程中始终处于圆轴中央,不产生偏位,进一步减小试验误差;
[0022](4)设置了可变高度的直线往复电机并配合试验筒横轴上设置的直线轴承实现试验筒左右巅击地面,可承担各种粒径粗集料振实密度试验中的左右巅击工作,并能控制每次试验巅击力度和频率一致,保证试验结果可靠。
[0023]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支架总成与试验筒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如图1~图2所示,一种粗集料振实密度试验装置,包括支架总成、在支架总成上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试验筒,所述试验筒一侧设有控制其左右交替巅击的驱动系统,另一侧设有与试验筒进料口连接的升降式供料系统。
[0029]所述支架总成包括支座1,在支座1上设有底板2,底板2中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一对轴承支座3,在轴承支座3之间设有圆轴4,所述试验筒与圆轴4相连接。
[0030]所述圆轴4直径为25-30mm,其上方设有方形凸起5;所述试验筒为圆筒15,圆筒15底部设有与方形凸起5匹配的十字凹槽22,使圆筒15卡嵌在方形凸起5上,更加便于安装固定,并且可保证圆筒15左右巅击过程中始终处于圆轴4中央,不产生偏位,有效减小了试验误差。
[0031]根据使用需要,所述圆筒15为多种尺寸规格配置。
[0032]在圆筒15顶部外圆周均布有四根横轴14,在横轴14上设有直线轴承13,直线轴承13下方设有竖轴12;并且试验中其中一根横轴上的竖轴12通过联轴器11与驱动系统连接。
[0033]所述驱动系统包括设置在底板2上的直线往复电机7及与之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集料振实密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总成、在支架总成上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试验筒,所述试验筒一侧设有控制其左右交替巅击的驱动系统,另一侧设有与试验筒进料口连接的升降式供料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集料振实密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总成包括支座(1),在支座(1)上设有底板(2),底板(2)中部设有一对轴承支座(3),在轴承支座(3)之间设有圆轴(4),所述试验筒与圆轴(4)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粗集料振实密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圆轴(4)上方设有方形凸起(5);所述试验筒为圆筒(15),圆筒(15)底部设有与方形凸起(5)匹配的十字凹槽(22),使圆筒(15)卡嵌在方形凸起(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粗集料振实密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轴(4)的直径为25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粗集料振实密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圆筒(15)顶部外圆周均布有四根横轴(14),在横轴(14)上设有直线轴承(13),直线轴承(13)下方设有竖轴(12);并且试验中其中一根横轴上的竖轴(12)通过联轴器(11)与驱动系统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龙李祉颉杨强赵弘正高夕力姜继军洪雄杰黄湘宁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