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流动的抽油泵进油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574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03
一种双向流动的抽油泵进油阀,阀体内有阀腔,从阀体的上端面向下钻设排液孔,所述的排液孔与所述的阀腔联通,阀球放置在所述的阀腔里,阀座放置在阀体内,阀座的上端面被阀体内的台肩限位,阀球坐于阀座上能实现密封,下接头的上部与阀体的下部螺纹连接,下接头的上端面顶压阀座的下端面,使阀座的上端面压紧于阀体内的台肩面上,推压板的下端面上有压柱,所述的压柱的下部开设n型槽,拔爪的上部插入所述的压柱的下部开设的n型槽里,拔爪由销轴连接在所述的压柱的下部,拔爪能绕销轴旋转,推压板上有竖向联通孔,弹簧的下端面坐在阀体的上端面上,所述的压柱的下部和拔爪放置于所述的排液孔里,推压板的下端坐在弹簧的上端面上,上接头的下部与阀体的上部连接,推压板的上端面顶在上接头内部台肩的下端面下。上端面顶在上接头内部台肩的下端面下。上端面顶在上接头内部台肩的下端面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流动的抽油泵进油阀


[0001]本技术是油田机械采油用的抽油井井下工具,是一种双向流动的抽油泵进油阀。

技术介绍

[0002]油田的采油井多数为用抽油泵举升井液的抽油井,井内下入抽油泵在抽油机抽油杆带动下往复运动抽油,抽油泵的下部有进油阀,进油阀为单向阀,井液只能从阀球的下部向上流动,不能从阀球的上部向下流动。因此,下入抽油泵的管柱后,泵上油管内的井液就不能向下流了,当提出抽油抽油管柱时,为了防止泵上油管内的井液喷洒到地面,需要在抽油管柱上安装泄油器,在提抽油管柱时使泄油器打开,将泵上油管内的井液泄流到套管里,能避免井液喷洒到地面。已有的泄油器种类很多,大多数是借用井内抽油杆打开泄油或地面投入工具打开泄油。如用得最多的销钉泄油器就是这种类型的泄油器。销钉泄油器安装在抽油泵的进油阀与泵筒之间,抽油时抽油泵的活塞碰不到泄油器的销钉,抽油泵能正常工作,需要要泄油时,要先提出抽油杆、抽油泵活塞,再投入抽油杆,抽油杆快速下落撞击空心销钉,使空心销钉被撞断后实现泄油。这种类型的泄油器如果抽油杆断脱后,抽油杆提不出来,就无法实现泄油。又如专利号为00258996.6的卡瓦式旋转泄油器。虽然抽油杆断脱后也能泄油,但是它不能满足从泵上油管内向井内注入液体,不能用于需要向井内注入液体的油井,如不能用于对泵下液压封隔器打压座封。如果油井需要下液压工具,只有专门下一趟打入液压工具的管柱,这趟管柱的下部带液压工具,使液压管柱丢于井内,再提出打液压工具的管柱,然后再下入抽油管柱,需要要提出检修液压工具时,也要起两趟管柱,工序多,施工时间长,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抽油泵进油阀、泄油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向流动的抽油泵进油阀,抽油杆断脱时泵上油管能泄油,能从泵上油管向下注入流体,减少作业工序,减少作业费用。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上接头、推压板、弹簧、销轴、拔爪、阀球、阀座、阀体、下接头,阀体内有阀腔,从阀体的上端面向下钻设排液孔,所述的排液孔与所述的阀腔联通,所述的排液孔为2-6个并以阀体的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阀球放置在所述的阀腔里,阀座放置在阀体内,阀座处于所述的阀腔之下,阀座的上端面被阀体内的台肩限位,阀球的直径大于阀座的内径,阀球坐于阀座上能实现密封,使井液不能从上向下流动,下接头的上部与阀体的下部螺纹连接,下接头的上端面顶压阀座的下端面,使阀座的上端面压紧于阀体内的台肩面上,推压板的下端面上有压柱,所述的压柱的下部开设n型槽,拔爪的上部插入所述的压柱的下部开设的n型槽里,拔爪由销轴连接在所述的压柱的下部,拔爪能绕销轴旋转,推压板上有竖向联通孔,弹簧的下端面坐在阀体的上端面上,所述的压柱的下部和拔爪放置于所述的排液孔里,推压板的下端坐在弹簧的上端面上,上接头的下部套住推
压板、弹簧,上接头的下部与阀体的上部连接,连接处保持密封,推压板的上端面顶在上接头内部台肩的下端面下,从推压板的上端施加压力压缩弹簧时,拔爪的下部钩端能拔动阀球离开阀座使井液能从上向下流动。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接于抽油泵的泵筒之下,抽油泵处于碰泵状态时,杆柱重量压在推压板,使推压板下行压缩弹簧,同时拔爪的下部下行到阀球处,拔爪的下部钩端拔动阀球离开阀座,实现联通,使井液能从上向下流动。因此,本技术具有泄油功能,不需要要年出抽油杆、活塞后再投入抽油杆实现泄油,在抽油杆断脱时也能保证泄油,本技术还能从泵上油管向下注入流体,能满足带泵下液压工具的要求,能减少作业工序,缩短施工时间,减少作业费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图。
[0007]图2是图1中推压板2的下部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说明。
[0009]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上接头1、推压板2、弹簧3、销轴4、拔爪5、阀球6、阀座7、阀体8、下接头9,阀体8内有阀腔8-2,从阀体8的上端面向下钻设排液孔8-1,所述的排液孔8-1与所述的阀腔8-2联通,所述的排液孔8-1为2-6个并以阀体8的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阀球6放置在所述的阀腔8-2里,阀座7安装在阀体8内,阀座7处于所述的阀腔8-2之下,阀座7的上端面被阀体8内的台肩限位,阀球6的直径大于阀座7的内径,阀球6坐于阀座7上能实现密封,使井液不能从上向下流动,下接头9的上部与阀体8的下部螺纹连接,下接头9的上端面顶压阀座7的下端面,使阀座7的上端面压紧于阀体8内的台肩面上,推压板2的下端面上有向下伸出的压柱2-1,所述的压柱2-1的下部开设n型槽(如图2所示),拔爪5的上部插入所述的压柱2-1的下部开设的n型槽里,拔爪5由销轴4连接在所述的压柱2-1的下部,拔爪5能绕销轴4旋转,推压板2上有竖向联通孔2-2,弹簧3的下端面坐在阀体8的上端面上,所述的压柱2-1的下部和拔爪5放置于所述的排液孔8-1里,推压板2的下端面坐在弹簧3的上端面上,上接头1的下部套住推压板2、弹簧3,上接头1的下部与阀体8的上部连接,连接处保持密封,推压板2的上端面顶在上接头1内部台肩的下端面下,从推压板2的上端施加压力压缩弹簧3时,拔爪5的下部钩端能拔动阀球6,使其离开阀座7,井液就能从上向下流动。
[0010]上接头1的上部有螺纹,下接头9的下部有连接螺纹,本技术接于抽油泵的泵筒之下,代替现有的抽油泵进油阀。
[0011]下完抽油杆提完防冲距后,抽油泵的活塞到不了推压板2处,本技术处于如图1所示状态,井液能顶开阀球经所述的阀腔8-2、所述的排液孔8-1、所述的竖向联通孔2-2排出,抽油泵就可以正常工作了。当作业需要泄油时,下放抽油杆柱,抽油杆重量压在推压板2上,使推压板2下行压缩弹簧3,同时拔爪5的下部下行到阀球6处,拔爪5的下部钩端拔动阀球6离开阀座7使井液能从上向下流动,实现泄油。抽油杆断脱时,断点之下的抽油杆重量起到了碰泵的作用,自动实现泄油。当需要向下注入流体时,下放抽油杆柱使其处于碰泵状态,拔爪5的下部钩端拔动阀球6,使其离开阀座7,实现联通,就可经过本技术向井内注
入流体,满足需要向泵下注入流体的施工要求,如请蜡、解除气锁、液压座封等施工。当结束请蜡、解除气锁、液压座封等施工后,上提抽油杆至不碰泵状态,弹簧3释放能量推动推压板2上行,使其处于图1状态,就可正常抽油生产了。
[0012]弹簧3要避开所述的排液孔8-1、所述的竖向联通孔2-2,使其流道畅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流动的抽油泵进油阀,包括上接头(1)、推压板(2)、弹簧(3)、销轴(4)、拔爪(5)、阀球(6)、阀座(7)、阀体(8)、下接头(9),阀体(8)内有阀腔(8-2),从阀体(8)的上端面向下钻设排液孔(8-1),所述的排液孔(8-1)与所述的阀腔(8-2)联通,所述的排液孔(8-1)为2-6个并以阀体(8)的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阀球(6)放置在所述的阀腔(8-2)里,阀座(7)放置在阀体(8)内,阀座(7)处于所述的阀腔(8-2)之下,阀座(7)的上端面被阀体(8)内的台肩限位,阀球(6)的直径大于阀座(7)的内径,阀球(6)坐于阀座(7)上能实现密封,使井液不能从上向下流动,下接头(9)的上部与阀体(8)的下部螺纹连接,下接头(9)的上端面顶压阀座(7)的下端面,使阀座(7)的上端面压紧于阀体(8)内的台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婕张熙昊张智泰张珂语林正东田茂伟武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诺利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