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553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包括动触点1、动触点弹簧2、连杆3、动触点弹簧4、动触点5、静触点6、静触点7、静触点8、静触点9,其特征在于:动触点1底面和动触点5底面设置有高度差h;动触点和静触点和另一平行并列相同结构的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有灭弧电路,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实现开关J1、J2有时序的断开和闭合,配合灭弧电路,实现了电路中的能量无损回收,起到很好的灭弧作用,保证了电路中的物理隔离,增加了产品使用寿命。加了产品使用寿命。加了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断路器,尤其涉及能灭弧的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然而直流供电,接通和关断电源时,电路中负载会产生感应电流等效于电感,当断路器断开时,由于电感的电流不能突变,积存的能量无法释放,只能在断路器触头处击穿空气,产生电弧,释放能量。
[0003]现有灭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物理灭弧法,二是电子灭弧法。第一种物理灭弧法,如专利技术名称为《电磁接触器》(公开号为CN104737264A)的中国专利技术方案,一种电磁接触器,通过缩短电弧滞留时间来提高断路性能,具体实现手段是通过设置密封的消弧室,并增大触头端面的面积。如图1所示为现有电磁接触器的结构图,一种电磁接触器,其附图中编号说明如下:
[0004]10 电磁接触器
[0005]100 触点装置
[0006]101 触点机构
[0007]102 消弧室
[0008]105 固定触点支承绝缘基板
[0009]111、112 固定触点
[0010]115C 字状部
[0011]118 固定触点部
[0012]118a 触点部
[0013]118b 倒角形状
[0014]118c 触点端部侧的端面
[0015]121 绝缘罩
[0016]122L 字状板部
[0017]122a 上侧罩部(对置面部)
[0018]122b 侧方罩部
[0019]130 可动触点部
[0020]130a 触点部
[0021]130b 倒角形状
[0022]130c 触点端部侧的端面
[0023]132 可动触点
[0024]141 磁体收纳袋
[0025]143 电弧消弧用永磁体
[0026]145 电弧消弧空间
[0027]该方案的优点是开关能物理断开,实现物理隔离功能。当然,还有其他物理灭弧法,如利用气体或油熄灭弧、真空灭弧、多断口灭弧和金属灭弧栅灭弧,这类物理灭弧法是采用扑灭、减少、或硬抗的方法灭弧,只能减少电弧,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只要有电弧的存在就会烧蚀触头,降低断路器的使用寿命。同时,电弧的存在还容易引起人身触电事故,甚至引起电气火灾,给人身和财产安全都带来重大隐患。
[0028]第二种是电子灭弧法,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适用于大功率的直流开关灭弧装置》的专利技术方案(公开号为CN107332222A),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直流专用自带灭弧装置的插座及其配套插头》的中国专利技术方案(申请号CN201521075698)等等。这类电子灭弧方案的优点是能够通过设置在断路器中的灭弧电路的续流回路,把电路中电感的电流回馈到输入端,电路中的能量能够充分释放,断路器在断开时不产生电弧,但是电子灭弧方法没有物理隔离作用,开关断开时有电气连接产生,开关断开时有反向漏电流的存在,受电子元件耐压等级限制,无法承受高电压。

技术实现思路

[0029]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断路器,既能够实现物理隔离,承受高电压,又能够实现电子灭弧。
[0030]本技术的改进构思是通过箝位电路的设计,实现灭弧电路中两对开关组按时序进行开关,断路器在闭合、断开时不产生电弧,从而既能够实现物理隔离,承受高电压,又能够实现电子灭弧,还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0031]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32]一种断路器,包括灭弧装置,灭弧装置包括机械操作机构,机械操作机构包括静触点和动触点,动触点包括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第一动触点与第二动触点的动作是异步的,第一动触点用于接通弱电回路,第二动触点用于接通强电回路;在断路器闭合时,第二动触点与静触点先闭合,用以实现强电物理回路的先闭合;之后第一动触点与静触点闭合,用以实现断路器的通电;在断路器断开时,第一动触点与静触点先断开,用以实现断路器的断电;之后第二动触点与静触点断开,用以实现强电物理回路的后断开。
[003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灭弧装置,灭弧装置包括灭弧电路,灭弧电路,包括开关J1、开关J2、开关J3、开关J4、二极管D1和二极管D3,开关J3的一端连接输入正端,开关J3的另一端连接开关J4的一端,开关J4的另一端连接输出正端;开关J1的一端连接输入负端,开关J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J2的一端,开关J2的另一端连接输出负端;二极管D1的阳极分别连接开关J1的另一端以及开关J2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输入正端;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连接输入负端以及开关J1的一端,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连接开关J3的另一端以及开关J4的一端;其中,开关J1和开关J3构成同步动作的第一对开关组,开关J2和开关J4构成同步动作的第二对开关组,两对开关组是异步的;在断路器闭合时,第二对开关组先闭合,用以实现强电物理回路的先闭合;之后第一对开关组闭合,用以实现断路器的通电;在断路器断开时,第一对开关组先断开,用以实现断路器的断电;之后第二对开关组断开,用以实现强电物理回路的后断开。
[0034]本技术再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灭弧装置,灭弧装置包括灭弧电路和机械操作机构,机械操作机构包括静触点和动触点,动触点包括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第一动
触点与第二动触点的动作是异步的,第一动触点用于接通弱电回路,第二动触点用于接通强电回路;灭弧电路,包括开关J1、开关J2、开关J3、开关J4、二极管D1和二极管D3,开关J3的一端连接输入正端,开关J3的另一端连接开关J4的一端,开关J4的另一端连接输出正端;开关J1的一端连接输入负端,开关J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J2的一端,开关J2的另一端连接输出负端;二极管D1的阳极分别连接开关J1的另一端以及开关J2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输入正端;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连接输入负端以及开关J1的一端,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连接开关J3的另一端以及开关J4的一端;其中,开关J1和开关J3构成同步动作的第一对开关组,用于与第一动触点连接,开关J2和开关J4构成同步动作的第二对开关组,用于与第二动触点连接;在断路器闭合时,第二动触点先闭合,用以实现强电物理回路的先闭合;之后第一动触点闭合,用以实现断路器的通电;在断路器断开时,第一动触点先断开,用以实现断路器的断电;之后第二动触点断开,用以实现强电物理回路的后断开。
[0035]本技术再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机械操作机构,机械操作机构包括第一动触点(1)、第一动触点弹簧(2)、连杆(3)、第二动触点弹簧(4)、第二动触点(5)和静触点(6、7、8、9),机械操作机构的第一动触点(1)和第二动触点(5)沿连杆纵轴线以并列平行方式对称设置,且第一动触点(1)的底面与静触点的距离大于第二动触点(5)与静触点的距离,其中,第一动触点(1)与第二动触点(5)的动作是异步的,第一动触点(1)用于接通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包括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灭弧装置包括机械操作机构,机械操作机构包括静触点和动触点,动触点包括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第一动触点与第二动触点的动作是异步的,第一动触点用于接通弱电回路,第二动触点用于接通强电回路;在断路器闭合时,第二动触点与静触点先闭合,用以实现强电物理回路的先闭合;之后第一动触点与静触点闭合,用以实现断路器的通电;在断路器断开时,第一动触点与静触点先断开,用以实现断路器的断电;之后第二动触点与静触点断开,用以实现强电物理回路的后断开。2.一种断路器,包括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灭弧装置包括灭弧电路,灭弧电路,包括开关J1、开关J2、开关J3、开关J4、二极管D1和二极管D3,开关J3的一端连接输入正端,开关J3的另一端连接开关J4的一端,开关J4的另一端连接输出正端;开关J1的一端连接输入负端,开关J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J2的一端,开关J2的另一端连接输出负端;二极管D1的阳极分别连接开关J1的另一端以及开关J2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输入正端;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连接输入负端以及开关J1的一端,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连接开关J3的另一端以及开关J4的一端;其中,开关J1和开关J3构成同步动作的第一对开关组,开关J2和开关J4构成同步动作的第二对开关组,两对开关组是异步的;在断路器闭合时,第二对开关组先闭合,用以实现强电物理回路的先闭合;之后第一对开关组闭合,用以实现断路器的通电;在断路器断开时,第一对开关组先断开,用以实现断路器的断电;之后第二对开关组断开,用以实现强电物理回路的后断开。3.一种断路器,包括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灭弧装置包括灭弧电路和机械操作机构,机械操作机构包括静触点和动触点,动触点包括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第一动触点与第二动触点的动作是异步的,第一动触点用于接通弱电回路,第二动触点用于接通强电回路;灭弧电路,包括开关J1、开关J2、开关J3、开关J4、二极管D1和二极管D3,开关J3的一端连接输入正端,开关J3的另一端连接开关J4的一端,开关J4的另一端连接输出正端;开关J1的一端连接输入负端,开关J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J2的一端,开关J2的另一端连接输出负端;二极管D1的阳极分别连接开关J1的另一端以及开关J2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输入正端;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连接输入负端以及开关J1的一端,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连接开关J3的另一端以及开关J4的一端;其中,开关J1和开关J3构成同步动作的第一对开关组,用于与第一动触点连接,开关J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