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550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胶组件,包括分离介质单元、阳极单元、推进单元和管路单元,管路单元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分离介质单元与推进单元通过第一管路连通设置,阳极单元与推进单元通过第二管路连通设置,推进单元与毛细管通过第三管路连通设置,管路单元中设置有阀门组件,阀门组件可控制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的连通或阻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注胶组件简化了注胶系统的结构,降低了注胶组件的加工要求和生产成本,且注胶系统运行稳定流畅,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耗材便于更换,且耗材更加经济环保,同时能够减少实验过程中分离介质的使用量。程中分离介质的使用量。程中分离介质的使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胶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生化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毛细管电泳仪的注胶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毛细管电泳是以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充填多孔凝胶作为支持介质,当DNA分子的大小与凝胶孔径相当时,其淌度与尺寸大小有关,短片段受到的阻碍较小,从毛细管中涌动较快,长片段受到的阻碍较大,从毛细管中涌动较慢。因DNA分子带负电,在毛细管两端加上直流高压电后,标记了荧光基团的DNA会从毛细管阴极端口进入毛细管,向阳极涌动,不同长度的DNA分子会先后通过检测窗口,当某一DNA分子经过光学检测窗口时,通过激光激发DNA上的荧光基团而产生荧光,从而被CCD相机采集。通过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就可获得DNA分子的碱基序列或相对片段长度。
[0003]在进行毛细管电泳前,需要将分离介质灌装到毛细管内,由于毛细管的直径非常小,因此在灌装过程中,注胶系统需要承受数个兆帕的压力;同时,毛细管电泳过程中,还需要在毛细管的两端接入数千伏至数十千伏的电压,因此对注胶系统的密封性、耐高压性要求较高。
[0004]现有的毛细管电泳仪通常采用特殊工艺定制加工而成的一体式胶块结构,例如,通过深长孔加工、热压键合等工艺在胶块内形成管路或通道,再将注胶系统的各个部分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的胶块结构。由于这种胶块结构内部结构复杂,导致系统的稳定性较差,且通常需要定制,加工要求高,成本也较高。此外,胶块结构整体是毛细管电泳仪的耗材,当需要更换耗材时,必须将整个胶块结构进行更换,不仅耗材成本高,同时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胶组件,以简化毛细管电泳仪中注胶系统的结构,降低注胶组件的加工要求和生产成本,减少分离介质的使用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注胶组件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注胶组件,包括分离介质单元、阳极单元、推进单元和管路单元,管路单元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分离介质单元与推进单元通过第一管路连通设置,阳极单元与推进单元通过第二管路连通设置,推进单元与毛细管通过第三管路连通设置,管路单元中设置有阀门组件,阀门组件可控制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的连通或阻断。
[0008]进一步,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由多根连通管组成,分离介质单元、阳极单元、推进单元和阀门组件之间通过多根连通管相互连接。
[0009]进一步,阀门组件包括第一阀门,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第一阀门可控制阳极单元与分离介质单元、推进单元和毛细管之间的连通或阻断。
[0010]进一步,阀门组件包括单向阀,单向阀设置在第一管路上,分离介质单元中的分离介质可通过单向阀流出。
[0011]进一步,阀门组件包括四通,四通的第一端口与分离介质单元连通设置,四通的第二端口与阳极单元连通设置,四通的第三端口与推进单元连通设置,四通的第四端口与毛细管连通设置。
[0012]进一步,第一阀门设置在四通的第二端口与阳极单元之间,单向阀设置在四通的第一端口与分离介质单元之间。
[0013]进一步,阀门组件包括第二阀门,第二阀门同时与分离介质单元、推进单元和毛细管连通设置,第二阀门可控制分离介质单元和毛细管与推进单元之间的连通或阻断。
[0014]进一步,第二阀门内设置有第一通路、第二通路、第三通路和通道结构,通道结构活动设置在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第三通路之间。
[0015]进一步,阀门组件包括三通,三通的第一端口与分离介质单元和推进单元连通设置,三通的第二端口与阳极单元连通设置,三通的第三端口与毛细管连通设置。
[0016]进一步,第一阀门设置在三通的第二端口与阳极单元之间,第二阀门设置在三通的第一端口处。
[0017]本技术的注胶组件简化了注胶系统的结构,降低了注胶组件的加工要求和生产成本,且注胶系统运行稳定流畅,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耗材便于更换,且耗材更加经济环保,同时能够减少实验过程中分离介质的使用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注胶组件装配在毛细管电泳仪上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注胶组件的实施例一;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注胶组件的实施例二;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第二阀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注胶组件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3]在图1所示的毛细管电泳仪100内设置有安装板101,本技术的注胶组件固定安装在毛细管电泳仪100内的安装板101上。安装板101上还固定设置有毛细管组件200,注胶组件与毛细管组件200中的毛细管连通设置,以将注胶组件中的分离介质注入至毛细管中。
[0024]本技术的注胶组件包括分离介质单元310、阳极单元320、推进单元330和管路单元,其中,分离介质单元310用于存储和供给分离介质,如凝胶;阳极单元320用于存储阳极缓冲液,并将毛细管201的阳极端与实验电路的阳极接通;推进单元330能够为整个注胶组件提供推动力,推动分离介质单元310中的分离介质在管路系统中流动,也能够为分离介质注入至毛细管201中提供推动力;管路单元用于连接分离介质单元310、阳极单元320和推进单元330,并控制各单元之间的连通或阻断。
[0025]此外,管路单元还与毛细管组件200中的毛细管201阳极端连通设置。管路单元中设置有阀门组件,通过开闭阀门组件中的各个阀门,能够控制分离介质单元310、阳极单元320、推进单元330及毛细管201之间连接管道的连通或阻断,进而实现注胶、排气泡等实验
操作。
[0026]具体的,如图2所示的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注胶组件包括分离介质单元310、阳极单元320和推进单元330,分离介质单元310、阳极单元320和推进单元330均固定设置在毛细管电泳仪100的安装板101上,并通过管路单元连接在一起。
[0027]进一步,管路单元中设置有阀门组件,阀门组件包括四通341,四通341设置在分离介质单元310、阳极单元320和推进单元330之间,四通341的第一端口与分离介质单元310通过第一管道连通设置;四通341的第二端口与阳极单元320通过第二管道连通设置;四通341的第三端口与推进单元330通过第三管道连通设置;四通341的第四端口与毛细管201的阳极端连通设置。
[0028]具体的,分离介质单元310包括介质袋311,分离介质盛装在介质袋311内,介质袋311与四通341的第一端口通过管路连接,为整个注胶系统提供分离介质;分离介质单元310还包括制冷装置312,制冷装置312贴靠介质袋311设置,为介质袋311内的分离介质制冷降温。
[0029]阳极单元320包括缓冲液盒321,缓冲液盒321内存储有阳极缓冲液322,阳极缓冲液32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介质单元、阳极单元、推进单元和管路单元,管路单元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分离介质单元与推进单元通过第一管路连通设置,阳极单元与推进单元通过第二管路连通设置,推进单元与毛细管通过第三管路连通设置,管路单元中设置有阀门组件,阀门组件可控制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的连通或阻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由多根连通管组成,分离介质单元、阳极单元、推进单元和阀门组件之间通过多根连通管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胶组件,其特征在于,阀门组件包括第一阀门,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第一阀门可控制阳极单元与分离介质单元、推进单元和毛细管之间的连通或阻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胶组件,其特征在于,阀门组件包括单向阀,单向阀设置在第一管路上,分离介质单元中的分离介质可通过单向阀流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胶组件,其特征在于,阀门组件包括四通,四通的第一端口与分离介质单元连通设置,四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世宏梁松张晶晶钱宇林小靖曹健荣
申请(专利权)人:德诺杰亿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