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泡腾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531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益生菌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原料准备,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奶粉5~8份、益生菌菌粉2~8份、碳酸氢钠10~18份、有机酸8~15份、复合酸味剂7~10份、赋形剂2~8份、微粉硅胶2~8份、PEG4000 2~8份、食品添加剂1~5份和植物提取成分10~1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添加PEG4000和微粉硅胶用以保证泡腾片表面的干燥形成保护层,减少泡腾片受潮的弊端;利用奶粉制成的悬浊液喷涂在粉末上形成颗粒,能够利用奶粉的吸水性与防潮滑面层形成双层保护层,减少潮湿对泡腾片本身口味的影响。本身口味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益生菌泡腾片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泡腾片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益生菌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


技术介绍

[0002]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胆固醇、抑制有害细菌、抗过敏、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是社会研究的热点;泡腾片是用有机酸和碱式碳酸盐反应做成泡腾崩解剂,放在水中会发生泡腾反应,它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状如沸腾,所以叫泡腾片。
[0003]现有的泡腾片吸潮性较强,泡腾片存放装置未密封的状态下,泡腾片容易吸潮变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益生菌泡腾片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益生菌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奶粉5~8份、益生菌菌粉2~8份、碳酸氢钠10~18份、有机酸8~15份、复合酸味剂7~10份、赋形剂2~8份、微粉硅胶2~8份、PEG40002~8份、食品添加剂1~5份和植物提取成分10~18份;
[0007]步骤2:取PEG4000溶于纯净水中,在75~83℃条件下水浴加热混匀形成熔融状态,将碳酸氢钠、有机酸、复合酸味剂和熔融液充分混合,烘烤干燥,粉碎成粉末A;
[0008]步骤3:将益生菌菌粉、食品添加剂、植物提取成分和粉末A混匀,制备得到粉末B;
[0009]步骤4:奶粉与适当比例的纯净水制备成悬浊液,并将悬浊液于混匀后的粉末B上,使之湿润后制粒,得颗粒;
[0010]步骤5:将颗粒干燥,再加入微粉硅胶及剩余的PEG4000,混匀,压片成泡腾片半成品;
[0011]步骤6:在泡腾片半成品表面涂覆一层可食用防潮滑面层,干燥,得到泡腾片成品。
[0012]优选的,所述原料准备,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奶粉5~7份、益生菌菌粉2~6份、碳酸氢钠10~15份、有机酸8~13份、复合酸味剂7~8份、赋形剂2~7份、微粉硅胶3~8份、PEG40004~8份、食品添加剂1~5份和植物提取成分10~14份。
[0013]优选的,所述原料准备,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奶粉6份、益生菌菌粉6份、碳酸氢钠14份、有机酸12份、复合酸味剂7.5份、赋形剂6份、微粉硅胶6份、PEG40005份、食品添加剂4份和植物提取成分11份。
[0014]优选的,在步骤5中,干燥的温度为40~60℃。
[0015]优选的,所述益生菌菌粉包括芦荟提取物、红枣粉、玫瑰酵素粉以及麦芽糊精。
[0016]优选的,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或奎宁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优选的,所述食品添加剂为消泡剂和稳定剂。
[0018]优选的,所述植物提取成分为氨基酸、植物酶和木糖醇。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益生菌泡腾片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益生菌泡腾片的制备方法,添加PEG4000和微粉硅胶用以保证泡腾片表面的干燥形成保护层,减少泡腾片受潮的弊端;利用奶粉制成的悬浊液喷涂在粉末上形成颗粒,能够利用奶粉的吸水性与防潮滑面层形成双层保护层,减少潮湿对泡腾片本身口味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1]本实施例提供的益生菌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步骤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奶粉5~8份、益生菌菌粉2~8份、碳酸氢钠10~18份、有机酸8~15份、复合酸味剂7~10份、赋形剂2~8份、微粉硅胶2~8份、PEG40002~8份、食品添加剂1~5份和植物提取成分10~18份;
[0023]步骤2:取PEG4000溶于纯净水中,在75~83℃条件下水浴加热混匀形成熔融状态,将碳酸氢钠、有机酸、复合酸味剂和熔融液充分混合,烘烤干燥,粉碎成粉末A;
[0024]步骤3:将益生菌菌粉、食品添加剂、植物提取成分和粉末A混匀,制备得到粉末B;
[0025]步骤4:奶粉与适当比例的纯净水制备成悬浊液,并将悬浊液于混匀后的粉末B上,使之湿润后制粒,得颗粒;
[0026]步骤5:将颗粒干燥,再加入微粉硅胶及剩余的PEG4000,混匀,压片成泡腾片半成品;
[0027]步骤6:在泡腾片半成品表面涂覆一层可食用防潮滑面层,干燥,得到泡腾片成品。
[0028]原料准备,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奶粉5~7份、益生菌菌粉2~6份、碳酸氢钠10~15份、有机酸8~13份、复合酸味剂7~8份、赋形剂2~7份、微粉硅胶3~8份、PEG40004~8份、食品添加剂1~5份和植物提取成分10~14份。原料准备,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奶粉6份、益生菌菌粉6份、碳酸氢钠14份、有机酸12份、复合酸味剂7.5份、赋形剂6份、微粉硅胶6份、PEG40005份、食品添加剂4份和植物提取成分11份。
[0029]在步骤5中,干燥的温度为40~60℃。益生菌菌粉包括芦荟提取物、红枣粉、玫瑰酵素粉以及麦芽糊精。有机酸为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或奎宁酸中的一种或多种。食品添加剂为消泡剂和稳定剂。植物提取成分为氨基酸、植物酶和木糖醇。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益生菌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步骤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奶粉5份、益生菌菌粉2份、碳酸氢钠10份、有机酸8份、复合酸味剂7份、赋形剂2份、微粉硅胶2份、PEG40002份、食品添加剂1份和植物提取成分10份;
[0033]步骤2:取PEG4000溶于纯净水中,在75~83℃条件下水浴加热混匀形成熔融状态,将碳酸氢钠、有机酸、复合酸味剂和熔融液充分混合,烘烤干燥,粉碎成粉末A;
[0034]步骤3:将益生菌菌粉、食品添加剂、植物提取成分和粉末A混匀,制备得到粉末B;
[0035]步骤4:奶粉与适当比例的纯净水制备成悬浊液,并将悬浊液于混匀后的粉末B上,
使之湿润后制粒,得颗粒;
[0036]步骤5:将颗粒干燥,再加入微粉硅胶及剩余的PEG4000,混匀,压片成泡腾片半成品;
[0037]步骤6:在泡腾片半成品表面涂覆一层可食用防潮滑面层,干燥,得到泡腾片成品。
[0038]实施例2:
[0039]一种益生菌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0]步骤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奶粉6份、益生菌菌粉3份、碳酸氢钠11份、有机酸9份、复合酸味剂8份、赋形剂3份、微粉硅胶3份、PEG40003份、食品添加剂2份和植物提取成分12份;
[0041]步骤2:取PEG4000溶于纯净水中,在75~83℃条件下水浴加热混匀形成熔融状态,将碳酸氢钠、有机酸、复合酸味剂和熔融液充分混合,烘烤干燥,粉碎成粉末A;
[0042]步骤3:将益生菌菌粉、食品添加剂、植物提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菌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原料准备,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奶粉5~8份、益生菌菌粉2~8份、碳酸氢钠10~18份、有机酸8~15份、复合酸味剂7~10份、赋形剂2~8份、微粉硅胶2~8份、PEG40002~8份、食品添加剂1~5份和植物提取成分10~18份;步骤2:取PEG4000溶于纯净水中,在75~83℃条件下水浴加热混匀形成熔融状态,将碳酸氢钠、有机酸、复合酸味剂和熔融液充分混合,烘烤干燥,粉碎成粉末A;步骤3:将益生菌菌粉、食品添加剂、植物提取成分和粉末A混匀,制备得到粉末B;步骤4:奶粉与适当比例的纯净水制备成悬浊液,并将悬浊液于混匀后的粉末B上,使之湿润后制粒,得颗粒;步骤5:将颗粒干燥,再加入微粉硅胶及剩余的PEG4000,混匀,压片成泡腾片半成品;步骤6:在泡腾片半成品表面涂覆一层可食用防潮滑面层,干燥,得到泡腾片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准备,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奶粉5~7份、益生菌菌粉2~6份、碳酸氢钠10~15份、有机酸8~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霞茅露燕刘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善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