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类工件夹具及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498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类工件夹具及加工设备,轴类工件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定位结构、取放口和施力结构,夹具本体具有一空腔,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定位结构的其中一个表面上设置一凹槽,凹槽被配置为容纳轴类工件;沿凹槽的延伸方向,凹槽贯通夹具本体并在其表面形成取放口;施力结构被配置为调节向在轴类工件施加的夹持力,以松开或夹持所轴类工件;还包括一贯通夹具本体、且与凹槽连通的缺口,缺口与取放口连通,缺口和取放口位于不同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轴类工件夹具,使用便捷、便于操作,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大批量轴类工件加工的需求。长的大批量轴类工件加工的需求。长的大批量轴类工件加工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类工件夹具及加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类工件夹具及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设备的各个应用领域,在所有品类的零部件加工以及装配过程中,轴类工件的加工和装配无一例外地占很大的比重。比如,在制冷领域,一台压缩机需要使用近千个高精度的套筒。所述轴类工件的加工数量大、且在加工或装配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装夹;进一步地,轴类工件通常都是机械设备的核心部件,其加工精度要求也非常高。现有技术中,针对这种大批量轴类工件,为了保证其加工精度,在加工和装配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如附图1所示的夹具结构,包括外围呈封闭状态的夹具本体1,以及位于所述夹具本体1内部的夹持空腔10,所述夹持空腔10的内部设置有一定位结构2,所述定位结构2上表面设置有一凹槽3;所述凹槽3用于容纳轴类工件4。该夹具结构的缺陷在于:不仅只能在夹具本体1的底面处沿轴类工件4的轴向方向取放轴类工件4,而且在将所述轴类工件4放入所述夹持空腔10的过程中,还需要将二者很好地对准。因此,使用不便,可操作空间有限,取放难度大,费时费力,无论是人工操作还是机器人操作,效率都非常低。
[0003]因此,如何改善现有夹具结构的使用便捷性以提高操作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大批量轴类工件加工的需求,日益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该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内容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夹具结构使用不便导致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大批量的轴类工件加工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类工件夹具及加工设备,以提高现有夹具结构的使用便捷性。
[0007]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轴类工件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定位结构、取放口和施力结构,所述夹具本体具有一空腔,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0008]所述定位结构的其中一个表面上设置一凹槽,所述凹槽被配置为容纳轴类工件;
[0009]沿所述轴类工件的轴向,所述凹槽贯通所述夹具本体并在其表面形成所述取放口;
[0010]所述施力结构被配置为调节对所述轴类工件施加的夹持力,以松开或夹持所轴类工件;
[0011]轴类工件夹具还包括一贯通所述夹具本体、且与所述凹槽连通的缺口;
[0012]所述缺口与所述取放口连通,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取放口位于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邻接。
[0013]可选地,所述夹具本体呈圆柱状,所述凹槽沿所述夹具本体的轴向延伸;
[0014]所述取放口位于所述夹具本体的其中一个底面上,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夹具本体的柱面上。
[0015]可选地,沿所述夹具本体的轴向方向,所述缺口的长度与所述凹槽的长度匹配。
[0016]可选地,所述缺口在所述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呈V形结构,所述缺口的开口位于所述夹具本体的柱面上,所述缺口的底部呈开放状态,与所述凹槽连通。
[0017]可选地,所述缺口在偏离所述凹槽的中轴线所在的纵切面一定角度的第一斜方设置,所述施力结构在偏离所述凹槽的中轴线所在的纵切面一定角度的第二斜方设置,所述第一斜方和所述第二斜方分列于所述凹槽的中轴线所在的纵切面的两侧。
[0018]可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设置在缺口壁的表面。
[0019]可选地,所述空腔沿所述夹具本体的轴向方向贯通所述夹具本体的表面,所述定位结构在所述空腔内与所述夹具本体可拆卸式连接。
[0020]可选地,所述夹具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定位结构连接的调节结构,两个所述调节结构与所述施力结构呈三角形围绕所述凹槽分布。
[0021]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部、第一调节部及第二调节部,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定位部上,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呈L形连接在所述定位部上远离所述凹槽的相邻的两侧,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定位部相对第一调节部的位置,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定位部相对所述第二调节部的位置。
[0022]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轴类工件夹具。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轴类工件夹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轴类工件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定位结构、取放口和施力结构,所述夹具本体具有一空腔,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定位结构的其中一个表面上设置一凹槽;沿所述轴类工件的轴向,所述凹槽贯通所述夹具本体并在其表面形成所述取放口;还包括一贯通所述夹具本体、且与所述凹槽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取放口连通,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取放口位于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缺口和所述取放口位于不同的表面从而形成不同的操作空间,使得操作者能够在不同的操作空间取放轴类工件,很好地拓展了取放轴类工件的操作空间,提高了轴类工件夹具的使用便捷性,从而提高了操作效率,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大批量轴类工件加工的需求。
[0025]进一步地,所述缺口在所述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呈V形结构,所述缺口的开口位于所述夹具本体的柱面上,所述缺口的底部呈开放状态,开口从外向内逐渐减小,更便于所述轴类工件的取放;所述缺口与所述凹槽连通,更利于将所述轴类工件置入所述凹槽且所述缺口与所述凹槽连通。
[0026]再进一步地,所述轴类工件夹具还包括至少一个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可拆卸地设置在缺口壁表面。所述防护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缓冲在取放所述轴类工件的过程中带来的碰撞,在保护所述轴类工件外表面免于碰撞缺陷进而保证其表面加工精度的同时,也很好地保护了所述夹具本体免受损伤,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所述防护结构和所述夹具本体可拆卸连接,一旦所述防护结构报废,更换快捷简便。
[0027]又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夹具本体可拆卸连接,在不更换所述夹具本体的情况下,仅需更换所述定位结构,就能实现所述凹槽尺寸及形状的更换,进而满足多种品类的所述轴类工件的夹持需要,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夹具本体的利用率,避免了资源浪费。
[0028]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定位结构可拆卸连接的调节结构,调节结构与施力结构配合实现对轴类工件的定位和夹持,不仅保护所述定位结构的受力面免受损伤,而且,还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所述调节结构间接调节所述凹槽的形状和大小,以适应不同种类的轴类工件的夹持需求。
[0029]由于所述轴类工件加工设备与所述轴类工件夹具属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因此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夹具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类工件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定位结构、取放口和施力结构,所述夹具本体具有一空腔,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定位结构的其中一个表面上设置一凹槽,所述凹槽被配置为容纳轴类工件;沿所述轴类工件的轴向,所述凹槽贯通所述夹具本体并在其表面形成所述取放口;所述施力结构被配置为调节对所述轴类工件施加的夹持力,以松开或夹持所轴类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贯通所述夹具本体、且与所述凹槽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取放口连通,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一表面,所述取放口位于所述夹具本体的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邻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体呈圆柱状,所述凹槽沿所述夹具本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取放口位于所述夹具本体的其中一个底面上,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夹具本体的柱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类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夹具本体的轴向方向,所述缺口的长度与所述凹槽的长度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类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在所述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呈V形结构,所述缺口的开口位于所述夹具本体的柱面上,所述缺口的底部呈开放状态,与所述凹槽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工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军唐易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