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卡驾驶室前悬置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493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卡驾驶室前悬置的安装结构,包括左悬置、右悬置、左车架纵梁、右车架纵梁和保险杠;左悬置与左车架纵梁连接,右悬置与所述右车架纵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悬置都包括下支架和减震器,下支架的左侧面上设置有铰轴,减震器的下端设置有铰耳,下支架与车架纵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铰轴与所述耳铰接;保险杠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下支架通过螺栓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安装结构,零件较少,安装简单,生产效率高,同时还能提高连接可靠性和强度。提高连接可靠性和强度。提高连接可靠性和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卡驾驶室前悬置的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是一种重卡驾驶室前悬置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重卡驾驶室前悬置用于连接驾驶室和车架的,如附图1所示,驾驶室前悬置包括左悬置101、右悬置102和翻转稳定轴103,左悬置101和右悬置102的上端均与驾驶室连接,两者的下端分别与左、右车架纵梁连接,左悬置101和右悬置102左右对称布置,以左悬置101为例具体来看,左悬置101的下部包括左下支架1011和左缓冲器1012,左下支架101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铰轴,所述铰轴与左缓冲器1012下端的铰耳铰接,左下支架1011与左保险杠支架104螺栓连接,左保险杠支架104再与左车架纵梁105连接,左保险杠支架104的前端与保险杠(图中未示出)连接。上述连接方式,前悬置的下端连接部位较多,安装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同时,由于连接部件多,连接的可靠性差;且现有技术中保险杠支架通常为钣金件,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重卡驾驶室前悬置的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重卡的驾驶室前悬置的下部连接零件较多,连接关系复杂,生产效率低,结构刚性差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
[0005]一种重卡驾驶室前悬置的安装结构,包括左悬置、右悬置、左车架纵梁、右车架纵梁和保险杠;左悬置与左车架纵梁连接,右悬置与所述右车架纵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悬置包括左下支架和左减震器,所述左下支架的主体为板状结构体,所述左下支架主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铰轴,所述左下支架主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所述保险杠连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左减震器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铰耳,所述左下支架的主体与所述左车架纵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铰轴与所述第一铰耳铰接;
[0006]所述右悬置包括右下支架和右减震器,所述右下支架的主体为板状结构体,所述右下支架主体的右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铰轴,所述右下支架主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所述保险杠连接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右减震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铰耳,所述右下支架的主体与所述右车架纵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铰轴与所述第二铰耳铰接;
[0007]所述保险杠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左下支架主体的前端面及右下支架主体的前端面上,所述保险杠的左端与所述左下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保险杠的右端与所述右下支架通过螺栓连接。
[0008]作为优化,所述左下支架和所述右下支架均为铸件。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由于取消了保险杠支架,直接将左、右下支架分别与左、右车架纵梁连接,而保险杠直接与两个下支架连接,减少了零件数量,减少了安装部位,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减少了连接部位,大大提高了连接
的可靠性;作为优化,左、右下支架均为铸件,大大提高了驾驶室前悬置连接处的强度和刚性。
附图说明
[0010]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
[0011]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左车架纵梁;2、右车架纵梁;3、左下支架;4、左减震器;5、右下支架;6、右减震器;31、第一铰轴;32、第一连接孔;41、第一铰耳;51、第二铰轴;52、第二连接孔;61、第二铰耳;101、左悬置;102、右悬置;103、翻转稳定轴;104、左保险杠支架;105、左车架纵梁;1011、左下支架;1012、左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附图2所示的重卡驾驶室前悬置的安装结构,包括左悬置、右悬置、左车架纵梁1、右车架纵梁2和保险杠(图中未示出);左悬置与左车架纵梁1连接,右悬置与所述右车架纵梁2连接,所述左悬置包括左下支架3和左减震器4,所述左下支架3的主体为板状结构体,所述左下支架3主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铰轴31,所述左下支架3主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所述保险杠连接的第一连接孔32,所述左减震器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铰耳41,所述左下支架3的主体与所述左车架纵梁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铰轴31与所述第一铰耳41铰接;
[0016]所述右悬置包括右下支架5和右减震器6,所述右下支架5的主体为板状结构体,所述右下支架5主体的右侧面上设置有第二铰轴51,所述右下支架5主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所述保险杠连接的第二连接孔52,所述右减震器6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铰耳61,所述右下支架5的主体与所述右车架纵梁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铰轴51与所述第二铰耳61铰接;
[0017]所述保险杠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左下支架3主体的前端面及右下支架5主体的前端面上,所述保险杠的左端与所述左下支架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保险杠的右端与所述右下支架5通过螺栓连接。
[0018]所述左下支架3和所述右下支架5均为铸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卡驾驶室前悬置的安装结构,包括左悬置、右悬置、左车架纵梁(1)、右车架纵梁(2)和保险杠;左悬置与左车架纵梁(1)连接,右悬置与右车架纵梁(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悬置包括左下支架(3)和左减震器(4),所述左下支架(3)的主体为板状结构体,所述左下支架(3)主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铰轴(31),所述左下支架(3)主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所述保险杠连接的第一连接孔(32),所述左减震器(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铰耳(41),所述左下支架(3)的主体与所述左车架纵梁(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铰轴(31)与所述第一铰耳(41)铰接;所述右悬置包括右下支架(5)和右减震器(6),所述右下支架(5)的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宏邓邦维曾采德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