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漆房送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443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漆房送风系统,属于净化通风技术领域,包括进风装置、排风装置、空气净化循环装置、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进风装置与第一风机相连,空气净化循环装置与第二风机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喷漆房送风系统,通过其中的进风装置将喷漆房外的空气过滤除尘、加热加湿后引入喷漆房中,排风装置将喷漆房内的空气净化后从喷漆房中排出,空气净化循环装置净化喷漆房内空气,从而有效降低漆雾、涂料中扩散溶剂、灰尘等颗粒在空气中的含量,保持喷漆房中空气的洁净。保持喷漆房中空气的洁净。保持喷漆房中空气的洁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漆房送风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净化通风
,具体涉及一种喷漆房送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电气设备、家电、船舶、家具等行业通常均会运用到喷漆工艺,在对物件进行喷漆时,多余的油漆和漆雾会弥漫到喷漆工位周围的环境,对喷漆操作者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持喷漆房中空气的洁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漆房送风系统,以降低漆雾、涂料中扩散溶剂等颗粒在空气中的含量,保持喷漆房中空气的洁净。
[0004]为了实现上述之一或全部或部分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漆房送风系统,包括进风装置、排风装置、空气净化循环装置、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进风装置、排风装置分别设在喷漆房墙体上部,进风装置的进风口与排风装置的出风口非紧邻设置,空气净化循环装置设在喷漆房内。
[0005]进风装置又包括进风管、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加热元件、水雾器、第四过滤器、第五过滤器、第六过滤器,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加热元件、水雾器、第四过滤器、第五过滤器、第六过滤器顺次设在进风管中,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之间为串联,第四过滤器、第五过滤器、第六过滤器之间为串联,进风装置与第一风机相连。加热元件可为电热片或锅炉热水管上的散热片,优选为锅炉热水管上的散热片。
[0006]排风装置又包括出风管、活性炭吸附器、焚烧器,活性炭吸附器、焚烧器依次位于出风管中。
[0007]空气净化循环装置包括通风管、PP球吸附器、匀风网、玻璃纤维漆雾过滤棉吸附器、第七过滤器、第八过滤器、第九过滤器,PP球吸附器、匀风网、玻璃纤维漆雾过滤棉吸附器、第七过滤器、第八过滤器、第九过滤器顺次设在通风管中,第七过滤器、第八过滤器、第九过滤器之间为串联,空气净化循环装置与第二风机相连。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第四过滤器、第五过滤器、第六过滤器、第七过滤器、第八过滤器、第九过滤器中内含无纺布,无纺布可有效截留空气中的颗粒杂质。水雾器中所含的水优选为净化水。
[0008]喷漆房送风系统的进风装置用于将喷漆房外的空气过滤除尘、加热加湿后引入喷漆房中,排风装置用于将喷漆房内的空气净化后从喷漆房中排出,空气净化循环装置设在喷漆房内,用于净化喷漆房内空气,以提高喷漆房中空气的洁净度。
[0009]为将喷漆房内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比如25
±
1℃,喷漆房送风系统还包括湿度监控装置,用于检测喷漆房内空气湿度,并控制水雾器对引入的空气进行加湿或停止加湿。
[0010]为将喷漆房内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比如60-70%RH,喷漆房送风系统还包括温度监控装置,用于检测喷漆房内空气温度,并控制加热元件对引入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停止
加热。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匀风网为具有均匀网孔的不锈钢网板,空气通过匀风网时,空气流速变得更加均匀。
[0012]为了一定程度上保证从进风装置引入的空气,不是从排风装置刚排出的空气,进风装置的进风口与排风装置的出风口之间的间距至少为10m。
[0013]PP球吸附器内含若干个聚丙烯多面空心球,可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漆雾。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所涉及的喷漆房送风系统,通过其中的进风装置将喷漆房外的空气过滤除尘、加热加湿后引入喷漆房中,排风装置将喷漆房内的空气净化后从喷漆房中排出,空气净化循环装置净化喷漆房内空气,从而有效降低漆雾、涂料中扩散溶剂、灰尘等颗粒在空气中的含量,保持喷漆房中空气的洁净。同时,因还设有湿度监控装置、温度监控装置,可将喷漆房内温度控制在25
±
1℃,湿度控制在60-70 %RH,以利于喷漆操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喷漆房送风系统的位置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喷漆房送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为进风装置;11为进风管;12为第一过滤器;13为第二过滤器;14为第三过滤器;15为加热元件;16为水雾器;17为第四过滤器;18为第五过滤器;19为第六过滤器;2为排风装置;21为出风管;22为活性炭吸附器;23为焚烧器;3为空气净化循环装置;31为通风管;32为PP球吸附器;33为匀风网;34为玻璃纤维漆雾过滤棉吸附器;35为第七过滤器;36为第八过滤器;37为第九过滤器;4为喷漆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喷漆房送风系统作具体阐述。
[0019]图1为侧视角度的喷漆房送风系统与喷漆房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俯视角度的喷漆房送风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漆房送风系统,包括进风装置1、排风装置2、空气净化循环装置3、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其中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在图1、图2中未示出。进风装置1、排风装置2、空气净化循环装置3均位于喷漆房4上部,与地面有一定距离,如此不仅便于进风、排风,还不妨碍工人师傅在喷漆房内的喷漆作业。进风装置1用于将喷漆房外的空气过滤除尘、加热加湿后引入喷漆房中;排风装置2用于将喷漆房内的空气净化后从喷漆房中排出;空气净化循环装置3设在喷漆房内,用于净化喷漆房内空气。
[0020]本实施例中进风装置1、排风装置2设在喷漆房4墙体上,进风装置1的进风口位于喷漆房4外,进风装置1的出风口位于喷漆房4内,排风装置2进风口位于喷漆房4内,排风装置2出风口位于喷漆房4外。进风装置1的进风口与排风装置2的出风口非紧邻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m,如此设置,一定程度上保证从进风装置引入的空气,不是从排风装置刚排出的空气。
[0021]进风装置1又包括进风管11、第一过滤器12、第二过滤器13、第三过滤器14、加热元
件15、水雾器16、第四过滤器17、第五过滤器18、第六过滤器19,
[0022]第一过滤器12、第二过滤器13、第三过滤器14、加热元件15、水雾器16、第四过滤器17、第五过滤器18、第六过滤器19顺次设在进风管11中,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之间为串联,第四过滤器、第五过滤器、第六过滤器之间为串联。其中,加热元件15为电热片或锅炉热水管上的散热片,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15为锅炉热水管上的散热片。水雾器16用于对空气进行加湿,水雾器16中所含的水为净化水。第一过滤器12、第二过滤器13、第五过滤器18、第六过滤器19进行粗效过滤,第三过滤器14、第四过滤器17进行中效过滤,第一过滤器12、第二过滤器13、第三过滤器14、第四过滤器17、第五过滤器18、第六过滤器19内含无纺布(即聚酯纤维),空气通过时,空气中的颗粒杂质被截留在无纺布上,其中,与第一过滤器12、第二过滤器13、第五过滤器18、第六过滤器19相比,第三过滤器14、第四过滤器17中的无纺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漆房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装置、排风装置、空气净化循环装置、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进风装置、排风装置分别设在喷漆房墙体上部,进风装置的进风口与排风装置的出风口非紧邻设置,空气净化循环装置设在喷漆房内,进风装置又包括进风管、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加热元件、水雾器、第四过滤器、第五过滤器、第六过滤器,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加热元件、水雾器、第四过滤器、第五过滤器、第六过滤器顺次设在进风管中,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之间为串联,第四过滤器、第五过滤器、第六过滤器之间为串联,进风装置与第一风机相连,排风装置又包括出风管、活性炭吸附器、焚烧器,活性炭吸附器、焚烧器依次位于出风管中,空气净化循环装置包括通风管、PP球吸附器、匀风网、玻璃纤维漆雾过滤棉吸附器、第七过滤器、第八过滤器、第九过滤器,PP球吸附器、匀风网、玻璃纤维漆雾过滤棉吸附器、第七过滤器、第八过滤器、第九过滤器顺次设在通风管中,第七过滤器、第八过滤器、第九过滤器之间为串联,空气净化循环装置与第二风机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国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