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力打击能力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备体系分析与评估
,尤其涉及一种火力打击能力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武器装备发展的日新月异,装备成体系设计、成体系研制、成体系建设已成为武器装备研发的趋势。
[0003]基于各类实验数据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评估是装备体系设计和验证的关键环节,是目前装备体系研发人员关注的热点。基于各类实验数据的单个火力打击装备的实验能力评估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火力打击装备的论证、研发与评估之中,如火力打击误差实验分析、火力打击距离实验分析与评估、命中率实验分析与评估等。
[0004]在体系级的火力打击能力评估中,主要方法包括:
[0005]一、通过体系对抗实验,计算敌我力量损毁的交换比等效能指标,开展火力打击装备性能对体系作战效能的影响分析或灵敏度分析。但该方法的体系火力打击能力体现不直接,无法支撑体系优化与验证工作。
[0006]二、通过新老装备战技指标对比,直接将各项指标提升的倍数进行加权求和,作为火力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力打击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针对每个敌目标,根据采集的每个敌目标的第一位置,确定打击每个敌目标的最大期望打击范围,根据采集的每个被毁伤的敌目标的第二位置,确定每个被毁伤的敌目标的最大实际打击范围,根据所述最大实际打击范围以及所述最大期望打击范围,确定敌目标的火力覆盖率;根据设置的敌目标的第一数量以及采集的被毁伤的敌目标的第二数量,确定敌目标的毁伤概率;根据采集的打击敌目标的第一弹药数量以及所述第二数量,确定敌目标的耗弹量;根据采集的命中敌目标的第二弹药数量以及所述第一弹药数量,确定敌目标的平均命中概率;根据确定的所述火力覆盖率、毁伤概率、耗弹量以及平均命中概率分别与对应的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火力打击能力是否符合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敌目标,根据采集的每个敌目标的每个第一位置,确定打击每个敌目标的最大期望打击范围包括:针对每个敌目标,根据采集的每个设定火力打击角度对应的该敌目标的每个第一位置,确定每个第一位置距设定火力打击中心位置的最远第一距离,根据每个设定打击角度对应的每个最远第一距离,确定该敌目标的期望打击范围;根据每个敌目标的期望打击范围,确定期望打击范围最大的敌目标,将所述敌目标的期望打击范围确定为打击每个敌目标的最大期望打击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所述火力覆盖率、毁伤概率、耗弹量以及平均命中概率分别与对应的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火力打击能力是否符合要求包括:若确定的所述火力覆盖率、毁伤概率、耗弹量以及平均命中概率中的任意一种参数值小于对应的预设阈值,确定参数值小于对应的预设阈值的敌目标参数值对应的火力打击能力不符合要求;若确定的所述火力覆盖率、毁伤概率、耗弹量以及平均命中概率中的任意一种参数值不小于对应的预设阈值,确定参数值不小于对应的预设阈值的敌目标参数值对应的火力打击能力符合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敌目标,根据采集的每个敌目标的第一位置,确定打击每个敌目标的最大期望打击范围,包括:针对被每种火力打击方式打击的每种类型的第一敌目标,根据采集的该类型的每个第一敌目标的第一位置,确定每个第一敌目标的最大期望打击范围;根据每个第一敌目标的最大期望打击范围,确定最大期望打击范围的第一和值,将所述第一和值确定为该打击方式打击该类型的敌对敌目标的最大期望打击范围;所述根据采集的每个被毁伤的敌目标的第二位置,确定每个被毁伤的敌目标的最大实际打击范围,包括:针对被每种火力打击方式被毁伤的每种类型的第一敌对敌目标,根据采集到的被该打击方式毁坏的每个被毁伤的第一敌目标的每个第二位置,确定每个被毁伤的第一敌目标的最大实际打击范围;确定每个被毁伤的第一敌目标的最大实际打击范围的第二和值,将所
述第二和值确定为被该火力打击方式毁伤该类型的敌目标的最大实际打击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敌目标,根据采集的每个敌目标的第一位置,确定打击每个敌目标的最大期望打击范围,包括:针对被每种火力打击方式打击的第二敌目标,根据采集的每个第二敌目标的每个第一位置,确定每个第二敌目标的最大期望打击范围,并确定每个第二敌目标的最大期望打击范围的第三和值,将所述第三和值作为该火力打击方式打击每个敌目标的最大期望打击范围;所述根据采集的每个被毁伤的敌目标的第二位置,确定被毁伤的每个敌目标的最大实际打击范围,包括:针对被每种火力打击方式被毁伤的第二敌目标的每个第二位置,确定每个被毁伤的第二敌目标的最大实际打击范围;并确定每个被毁伤的第二敌目标的最大实际打击范围的第四和值,将所述第四和值确定为被该火力打击方式毁伤的敌目标的最大实际打击范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敌目标,根据采集的每个敌目标的第一位置,确定打击每个敌目标的最大期望打击范围,包括:针对每种类型的第三敌目标,根据采集的该类型的每个第三敌目标的每个第一位置,确定每个第三敌目标的最大期望打击范围,并确定每个第三敌目标的最大期望打击范围的第五和值,将所述第五和值确定为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源,王玉林,陈龙,刘强,李俊杰,薛姬荣,陈亚龙,张鹏飞,周宇,孙勇,曹俊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