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方法及系统、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417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方法及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采集气站的视频图像,基于智能盒子检测气瓶、气瓶的数量以及工人的信息;基于RFID采集系统对气瓶的RFID码进行识别,并采集合法的气瓶数量,若气瓶不合法,则采集工人的图像信息进行声音报警;比对同一时刻图像中的气瓶数量与合法的气瓶的数量,若数量不一致,则采集工人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声音报警。该方法基于智能盒子对视频中的气瓶、人脸进行检测,智能盒子可同时接入多个加气点的视频,每一路独立分析,互不影响,可有效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该方法的后端平台与智能盒子、RFID系统进行连接,并不做智能分析,有效减轻后端平台的负载。负载。负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方法及系统、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安防监控识别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方法及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气瓶作为液化气的承载体,其本身具有高压、易燃、易爆等自身属性,被例入高危特种设备,但它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产物。经过对往年爆炸发生事故调研,发现很多爆炸气瓶大都属于“三无产品”,即无身份信息、无健康信息、无归属信息。
[0003]由于气瓶属于特种设备,其流通由专业的气瓶充装单位和燃气经营企业(以下统称气站)作为起始点,气瓶安全的责任主体也是气站。作为正规气站,他们购置新瓶、销售液化气、运送给用户、回收空瓶、加气后继续销售给用户,在这个循环流程中,气瓶可重复使用,就会出现新瓶换成旧瓶的情况。因气瓶使用环境所致,新瓶逐渐被油污覆盖,肉眼无法识别钢印,导致“翻新瓶”、“过期瓶”、“报废瓶”等各种问题瓶钻了漏洞,大肆流转了起来,这些“带病”气瓶更容易因阀门老化漏气酿成爆炸事故。所以如何保证安全合法气瓶流通,自动识别非法报废气瓶并禁止非法气瓶充气,需要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自动监管是气站、用户、监管部门的一致需求。
[0004]气站作为气瓶加气和气瓶流通经营单位,虽然有RFID可以识别气瓶是否正规气瓶(以下统称没有RFID电子标签的气瓶统称为黑气瓶),考虑到加气都是人工操作,气站自身的经济利益,对于气站而言,只要气瓶都想加气,不管是否黑气瓶,单纯靠RFID技术,很难杜绝黑气瓶不在气站加气。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仅仅靠RFID技术识别气站非法气瓶加气的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通过采集气站的视频图像,基于智能盒子检测气瓶、采集气瓶的数量以及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所述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包括人体信息、人脸信息;
[0008]基于RFID采集系统对所述气瓶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采集RFID电子标签合法的气瓶数量,若所述气瓶的RFID电子标签不合法,则采集所述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声音报警;
[0009]比对同一时刻图像中采集的所述气瓶数量与采集RFID电子标签合法的所述气瓶的数量,若数量不一致,则采集所述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声音报警。
[001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011]检测模块:用于通过采集气站的视频图像,基于智能盒子检测气瓶、采集气瓶的数
量以及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所述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包括人体信息、人脸信息;
[0012]识别模块:用于基于RFID采集系统对所述气瓶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采集RFID电子标签合法的气瓶数量,若所述气瓶的RFID电子标签不合法,则采集所述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声音报警;
[0013]比对模块:用于比对同一时刻图像中采集的所述气瓶数量与采集RFID电子标签合法的所述气瓶的数量,若数量不一致,则采集所述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声音报警。
[0014]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0015]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00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采集气站的视频图像,基于智能盒子检测气瓶、采集气瓶的数量以及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所述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包括人体信息、人脸信息;基于RFID采集系统对所述气瓶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采集RFID电子标签合法的气瓶数量,若所述气瓶的RFID电子标签不合法,则采集所述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声音报警;比对同一时刻图像中采集的所述气瓶数量与采集RFID电子标签合法的所述气瓶的数量,若数量不一致,则采集所述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声音报警。该方法不单单靠RFID技术识别气站非法气瓶加气,且该方法基于智能盒子对视频中的气瓶、人脸进行检测,所述智能盒子可同时接入多个加气点的视频,每一路独立分析,互不影响,该系统采用智能盒子、传统的服务器与摄像机,可有效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该方法的后端平台与智能盒子、RFID系统进行连接,并不做智能分析,有效减轻后端平台的负载。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的方法的子流程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的方法的另一子流程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的方法的另一子流程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的方法的另一子流程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的方法的另一子流程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的方法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
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智能盒子气站非法加气识别方法中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基于智能盒子气站非法加气识别方法包括:
[0027]步骤101、通过采集气站的视频图像,基于智能盒子检测气瓶、采集气瓶的数量以及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所述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包括人体信息、人脸信息。
[0028]其中,将摄像机跟盒子部署在加气站的各个加气点,其中摄像机采用高分辨率的摄像机,智能盒子采用嵌入式方案,能同时接入多个加气点的视频,每一路独立分析,并不会互相影响,通过摄像机对气站中各个加气点进行录像,智能盒子对视频图像进行每一帧的检测,将视频图像中出现的气球、气球的数量以及搬运工人的信息进行仔细的检测,其中智能盒子、摄像机均与后端平台互相连接,后端平台不涉及到智能分析,所述智能盒子为英飞拓推出的V2722系列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边缘计算盒子(又称结构化分析终端),该边缘计算盒子采用嵌入式原理,运用深度学习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盒子的气站非法加气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采集气站的视频图像,基于智能盒子检测气瓶、采集气瓶的数量以及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所述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包括人体信息、人脸信息;基于RFID采集系统对所述气瓶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并采集RFID电子标签合法的气瓶数量,若所述气瓶的RFID电子标签不合法,则采集所述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声音报警;比对同一时刻图像中采集的所述气瓶数量与采集RFID电子标签合法的所述气瓶的数量,若数量不一致,则采集所述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声音报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智能盒子检测气瓶、采集气瓶的数量以及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包括:进行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所述模型包括气瓶的类型、颜色和角度信息;检测所述气站的视频图像中的气瓶并采集所述气瓶的数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智能盒子检测气瓶、采集气瓶的数量以及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还包括:创建路人人脸库;将检测到的所述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与所述路人人脸库进行对比,若检测到,则确定所述搬运工人的信息,若未检测到,则将该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添加至所述路人人脸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智能盒子检测气瓶、采集气瓶的数量以及搬运工人的图像信息还包括:基于所述智能盒子对所述气站的图像的每一帧进行气瓶检测、人体信息检测以及人脸信息检测;若相同帧的气瓶区域坐标落在人体区域坐标范围内,则所述人体为搬运工人;若相同帧的人脸区域坐标落在所述人体区域坐标范围内,则所述人脸为所述搬运工人的人脸信息;将所述气瓶与所述搬运工人的人脸信息进行关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RFID采集系统对所述气瓶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包括:后端平台接收到RFID采集系统采集到的RFID电子标签;通过连接气瓶RFID验证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治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