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可调温电池单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391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特别是在电动车辆中使用的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壳体部分和至少一个可拆卸地连接或能够连接至第一壳体部分的第二壳体部分;在连接状态下,第一、第二壳体部分之间形成容纳多个电池单元的壳体内腔;两个壳体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第二覆盖层,由金属板制成;中间层,设置在第一、第二覆盖层之间,由抗剪切和耐压的可变形材料制成,材料永久性地与覆盖层连接;其中至少一个覆盖层由至少两个贴合的金属板构成,至少一个金属板构造为起伏结构,以在两个金属板之间形成用于导热流体的通道,导热流体用于从壳体中导出热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壳体的可调温电池单元装置及一种制造壳体的方法。种制造壳体的方法。种制造壳体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可调温电池单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特别是在电动车辆中使用的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
[0002]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调温电池单元装置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的方法,所述电池单元装置特别是用于在电动车辆中使用的电池单元装置。

技术介绍

[0003]由现有技术已知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与铸件相比,这种壳体为了提供调温功能以更为昂贵的方式制造。此外已知的是,电池单元装置的相应壳体由多个单独部件组装而成,由此产生高的装配成本并且需要很大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特别是在电动车辆的牵引电池中使用的壳体,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具有良好的调温功能的同时,所述壳体的突出之处在于降低的成本、较少的装配耗费和较小的安装空间。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这种壳体的方法和一种可调温电池单元装置,所述方法或所述电池单元装置具有相应的优点。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1的特征的可调温电池单元装置以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3的特征的制造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的方法来实现。有利的改进方案分别是各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特别是用于在电动车辆中使用的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壳体部分;和至少一个第二壳体部分,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可拆卸地连接或者能够连接至所述第一壳体部分,优选是螺纹连接;其中,在壳体部分的连接状态下,在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多个电池单元的壳体内腔;其中,两个所述壳体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覆盖层,由金属板制成;第二覆盖层,由金属板制成;中间层,设置在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之间,所述中间层由抗剪切和耐压的、可变形的材料制成,所述材料永久性地与覆盖层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覆盖层由至少两个彼此贴合的金属板形成,在所述金属板中,至少一个金属板构造为起伏结构,以在两个金属板之间形成用于导热流体的通道,所述导热流体用于从所述壳体中导出热量。
[0007]由于至少一个所述金属板的起伏结构形成的所述通道形成用于导热流体的流动空间,以便从所述壳体即从电池单元装置中导出热量。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前面所述的设计方案,所述通道被集成在壳体结构中,从而总体上得到一种具有在成本和装配耗费方面的相应优点的简化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可以减小所需的安装空间。
[0008]“起伏结构”在这里以及在下文是指至少一个所述金属板的任意形式的三维造型,
由于这种造型,所述覆盖层的两个金属板不是整个表面平坦地相互贴靠,而是在它们之间形成限定的空腔(通道),这些空腔可以用于填充导热流体。所述通道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构造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对称或不对称的,或者可以以其他方式构成。优选所述通道相互流体连通,以便形成一个连续的用于导热流体的流动空间。
[0009]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改进方案中可以设定,在两个金属板中的至少一个金属板上形成有供应管道和排出管道,以用于向所述通道供应导热流体以及从所述通道排出导热流体。利用这种供应管道或排出管道可以将壳体集成到现有的用于导热流体的循环回路中,以便以这种方式高效地从壳体的内腔中导出热量。
[0010]所述供应管道和排出管道优选位于壳体内腔的外部。相应地可以设定,在相关壳体部分的内部的所述通道向外引出,即一直分布到供应管道/排出管道。由此可以省去用作盖子的另一个壳体部分中的附加密封件,并且使得装配变得容易。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调温电池单元装置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至少一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以及填充到所述通道中的导热流体;其中,所述电池单元与两个金属板中的一个金属板导热连接,优选与两个所述金属板中的一个构造成基本上平坦的金属板导热连接。
[0012]以这种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调温电池单元装置能够受益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上述优点,并且由此在成本、装配和所需的安装空间方面的支出减少的同时使得能够对电池单元装置进行调温。这里,本专利技术原则上不仅限于对电池单元进行调温,而是也可以用于对几乎任意物体(电气模块,例如电动机)进行调温。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特别是用于在电动车辆中使用的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造至少一个第一壳体部分;以及制造至少一个第二壳体部分,所述第二壳体部分能够可拆卸地连接至第一壳体部分;从而,在连接状态下,在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多个电池单元的壳体内腔;其中,两个壳体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按如下方式制造:提供由金属板制成的第一覆盖层;提供由金属板制成的第二覆盖层;在第一覆盖层和第二覆盖层之间设置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由抗剪切和耐压的、可变形的材料制成,优选由热塑性材料制成;将所述中间层永久性地与覆盖层连接;优选在预先加热之后,对由覆盖层和中间层组成的组件进行成形,以形成为相关的壳体部分;以及优选可拆卸地将两个壳体部分连接成所述壳体。
[0014]以这种方式可以以简单且经济的方式制造新型的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这里特别有利的是,由金属板制成的两个所述覆盖层和由抗剪切及耐压的(结构)材料制成的中间层在一个共同的工序中成形,这减少了所需的工作量。如果所述材料是热塑性塑料,则在将两个所述覆盖层与所述材料永久性地相互连接(例如粘合)之后,优选在事先加热由两个覆盖层和设置在覆盖层之间的材料组成的整个组件之后进行所述成形。
[0015]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一个改进方案中可以设定,至少一个壳体部分具有基本平坦的板状的构造。这种平坦的板状的壳体部分可有利地用于在所述壳体部分上设置要调温的电池单元装置或其他要调温的(电气)模块,例如电动机等,以便实现尽可能大面积的热传递。
[0016]此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一个改进方案中可以设定,另外一个壳体部分具有槽状或碗状的构造。利用这样成形的壳体部分,可以容易地覆盖要调温的电池单元装置或
其他要调温的模块,以便保护所述电池单元装置或模块,防止受到外部损坏性作用的影响。此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一个改进方案中可以设定,至少一个、优选平坦的所述壳体部分具有呈阶梯状或类似结构形式的周向闭合的支承结构,所述支承结构构造成用于与另一个优选为槽状的所述壳体部分的边缘密封地配合。这种可以构造成连续的台阶的周边闭合的支承结构起到一种对中边缘的作用,以便特别是可以将构造成槽状或碗状的壳体盖部分准确地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壳体部分上。附加地,可以在所述支承结构的区域内在一个和/或另一个所述壳体部分上设置密封件。
[0017]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另一个改进方案中可以设定,所述覆盖层由钢构成,优选由不锈钢构成。这种材料选择已经被证实是特别有利的,因为这种材料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特别是用于在电动车辆中使用的电池单元装置的壳体,该壳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壳体部分(2);和至少一个第二壳体部分(3),所述第二壳体部分(3)可拆卸地连接或者能够连接至所述第一壳体部分(2);在连接状态下,所述第一壳体部分(2)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3)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多个电池单元(11)的壳体内腔(5);两个所述壳体部分(2、3)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覆盖层(2a、3a),由金属板制成;第二覆盖层(2b、3b),由金属板制成;中间层(2c、3c),设置在所述第一覆盖层(2a、3a)和所述第二覆盖层(2b、3b)之间,所述中间层(2c、3c)由抗剪切和耐压的、可变形的材料制成,所述材料永久性地与所述覆盖层(2a、2b、3a、3b)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覆盖层(3a)由至少两个彼此贴合的金属板(3aa、3ab)形成,在所述金属板(3aa、3ab)中,至少一个所述金属板(3ab)构造为起伏结构,以在两个所述金属板(3aa、3ab)之间形成用于导热流体的通道(6、6'、6”),所述导热流体用于从所述壳体(1)中导出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中,在两个所述金属板(3aa、3ab)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金属板(3aa)上形成有供应管道(8)和排出管道,以用于向所述通道(6、6'、6”)供应导热流体以及从所述通道(6、6'、6”)排出导热流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壳体部分(3)具有基本平坦的板状的构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中,另一个所述壳体部分(2)具有槽状或碗状的构造。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壳体,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壳体部分(3)形成有周向闭合的支承结构(3d),所述支承结构(3d)构造成用于与另一个所述壳体部分(2)的边缘(2d)对中地和/或密封地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覆盖层(2a、2b、3a、3b)由钢构成,优选由不锈钢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中间层(2c、3c)由塑料构成,优选由热塑性塑料构成,最优选地由聚酰亚胺构成,特别是由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或者类似的材料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中,另一个所述金属板(3aa)基本上在一个平面内延伸,并且至少一个所述金属板(3ab)为了形成所述通道(6、6'、6”)而成形,使得所述通道(6、6'、6”)的壁部(6a)相对于所述平面以小于或等于45
°
的角度(α)定向。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覆盖层(2a、2b、3a、3b)与所述中间层(2c、3c)材料锁合地连接,优选为粘合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金属板(3aa、3ab)的位于所述通道(6、6'、6”)之间的区域彼此连接,优选为材料锁合地连接,最优选为熔焊连接、钎焊连接或粘合连接。
11.一种可调温电池单元装置,所述电池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
申请(专利权)人:威茨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