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设置可视窗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灌浆套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326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可视窗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灌浆套筒装置,包括套筒、内嵌聚碳酸酯板。其中内嵌聚碳酸酯板沿套筒轴向设置,共设置两条;灌浆口位于套筒的下部,出浆口位于套筒的上部,带聚碳酸酯板的橡胶塞位于套筒的顶部;带聚碳酸酯板的橡胶塞中间设置了圆台形聚碳酸酯板;在圆台形聚碳酸酯板的中心设置上构件钢筋口,在套筒的底部设置下构件钢筋口;套筒内部灌注了灌浆料。本装置在灌浆套筒的侧面及顶面设置了透明的聚碳酸酯板,可以在套筒灌注施工中全程监控灌注的过程,发现问题可及时处治,确保工程质量,本装置施工操作简便,所需设备造价低,可为当前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提供安全保障。力推广提供安全保障。力推广提供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可视窗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灌浆套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灌浆套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可视窗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灌浆套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通过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来保证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常用的连接方式为套筒灌浆连接;而套筒灌浆的饱满程度直接影响着连接质量和传力性能,决定了整个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采用合理准确的检测方法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意义重大。
[0003]目前,对于传统不透明或没有设置可视窗的套筒灌浆检测技术方法中,常用的有:X射线检测方法、超声波检测方法、冲击回波方法、预埋钢丝拉拔法等。这些测试方法要么需要接着仪器设备,要么需要对被测试对象进行养护后才能进行检测,且检测方法的误差较大。
[0004]鉴于以往检测或测试方法存在的不足,亟待开发一种可以全程观测、直观准确、适用性强且操作简便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灌浆套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可视窗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灌浆套筒装置,目的是可以直观、高效、准确的观测套筒灌浆的饱满程度及施工过程的质量,适用于各种施工环境,施工操作简便,且造价低。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设置可视窗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灌浆套筒装置,包括套筒、内嵌聚碳酸酯板、灌浆口、出浆口、带聚碳酸酯板的橡胶塞、上构件钢筋口、下构件钢筋口、上构件钢筋、下构件钢筋。其中内嵌聚碳酸酯板沿套筒轴向设置,一共设置两条;灌浆口位于套筒的下部,出浆口位于套筒的上部,带聚碳酸酯板的橡胶塞位于套筒的顶部;带聚碳酸酯板的橡胶塞中间设置了圆台形聚碳酸酯板;在圆台形聚碳酸酯板的中心设置上构件钢筋口,在套筒的底部设置下构件钢筋口;套筒内部灌注了灌浆料。
[0008]具体地,所述套筒外径为38~90mm;套筒长度为240~900mm;套筒厚度为6~10mm。
[0009]具体地,所述聚碳酸酯板是由聚碳酸酯聚合物材料制造而成,是一种高强度、高透明性的材料,还具有轻质、耐候、阻燃等优异性能。
[0010]具体地,所述内嵌聚碳酸酯板宽度为10mm,长度同套筒的长度,厚度为4~6mm。
[0011]优选地,所述内嵌聚碳酸酯板沿着套筒的轴向对称设置2条。
[0012]具体地,所述带聚碳酸酯板的橡胶塞的厚度为10~20mm。
[0013]具体地,所述圆台形聚碳酸酯板内嵌于带聚碳酸酯板的橡胶塞中部,而且圆台形聚碳酸酯板厚度与带聚碳酸酯板的橡胶塞厚度一致,上部直径为10~16mm,下部直径为16
~25mm,可有效防止在灌浆压力作用下被挤出。
[0014]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
[0015]1.本方法可以从套筒的侧面及上部全程观测套筒灌浆的过程,不会影响套筒的连接性能;而且可以根据现场观测套筒内部气泡、鼓浆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压力及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0016]2.能够适用于各种灌浆环境,不受构件厚度与套筒厚度的影响,也不受钢筋单双排布置的影响,可以在所有灌浆套筒中实施。
[0017]3.本方法不需要埋设传感器,施工操作简便,造价低,符合建筑业朝着低碳、节能、环保方向发展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设置可视窗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灌浆套筒装置剖面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设置可视窗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灌浆套筒装置俯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设置可视窗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灌浆套筒装置立体图。
[0021]其中:1-套筒;2-内嵌聚碳酸酯板;3-灌浆口;4-出浆口;5-上构件钢筋;6-下构件钢筋;7-带聚碳酸酯板的橡胶塞;8-圆台形聚碳酸酯板;9-上构件钢筋口;10-下构件钢筋口;11-灌浆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套筒1外径为45mm,套筒1长度为380mm,套筒1厚度为6mm;内嵌聚碳酸酯板2沿套筒1轴向对称设置,一共设置两条,内嵌聚碳酸酯板2宽度为10mm,内嵌聚碳酸酯板2长度为380mm,内嵌聚碳酸酯板2厚度为4mm;灌浆口3位于套筒1的下部,出浆口4位于套筒1的上部,带聚碳酸酯板的橡胶塞7位于套筒1的顶部;带聚碳酸酯板的橡胶塞7直径为33mm,带聚碳酸酯板的橡胶塞7厚度为20mm,带聚碳酸酯板的橡胶塞7中间设置了圆台形聚碳酸酯板8,圆台形聚碳酸酯板8厚度为20mm,圆台形聚碳酸酯板8上部直径为16mm,圆台形聚碳酸酯板8下部直径为25mm;在圆台形聚碳酸酯板8的中心设置上构件钢筋口9,在套筒1的底部设置下构件钢筋口10;上构件钢筋5和下构件钢筋6直径均为20mm;上构件钢筋5通过上构件钢筋口9插入套筒1,插入长度为190mm;下构件钢筋6通过下构件钢筋口10插入套筒1,插入长度为190mm;套筒1内部灌注了灌浆料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可视窗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灌浆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内嵌聚碳酸酯板(2)、灌浆口(3)、出浆口(4)、带聚碳酸酯板的橡胶塞(7)、上构件钢筋口(9)、下构件钢筋口(10)、上构件钢筋(5)、下构件钢筋(6);其中内嵌聚碳酸酯板(2)沿套筒(1)轴向设置,一共设置两条;灌浆口(3)位于套筒(1)的下部,出浆口(4)位于套筒(1)的上部,带聚碳酸酯板的橡胶塞(7)位于套筒(1)的顶部;带聚碳酸酯板的橡胶塞(7)中间设置了圆台形聚碳酸酯板(8);在圆台形聚碳酸酯板(8)的中心设置上构件钢筋口(9),在套筒(1)的底部设置下构件钢筋口(10);套筒(1)内部灌注了灌浆料(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可视窗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灌浆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外径为38~90mm;套筒(1)长度为240~900mm;套筒(1)厚度为6~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可视窗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灌浆套筒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正东杨桃李雨罗彪王大福马治程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