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立式集成化控制器电路架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127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立式集成化控制器电路架构,包括高压正极输入端P1、预上电电路、电机驱动电路、DC/DC转换电路、220VAC/380VAC充电电路和高压负极输入端P2,所述高压正极输入端P1连接预上电电路输入端,所述预上电电路输出端连接电机驱动电路一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另一端连接高压负极输入端P2,所述220VAC/380VAC充电电路一端连接电机驱动电路,另外一端连接高压负极输入端P2,所述DC/DC转换电路一端连接预上电电路输出端,另一端连接高压负极输入端P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驱动电路采用多个单管IGBT并联使用,使其能够承载更大的电流,具有更好的散热性。具有更好的散热性。具有更好的散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立式集成化控制器电路架构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器
,具体涉及一种分立式集成化控制器电路架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动车辆中,电机控制器是电动车辆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它可以根据档位、油门、刹车等指令,将动力电池所存储的电能转化为驱动电机所需的电能,来控制电动车辆的启动运行、进退速度、爬坡力度等行驶状态,或者将帮助电动车辆刹车,并将部分刹车能量存储到动力电池中。现今市场上的控制器大多存在体积大、散热性差,很难兼顾各类功率大小的车载电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立式集成化控制器电路架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立式集成化控制器电路架构,包括高压正极输入端P1、预上电电路、电机驱动电路、DC/DC转换电路、220VAC/380VAC充电电路和高压负极输入端P2,所述高压正极输入端P1连接预上电电路输入端,所述预上电电路输出端连接电机驱动电路一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另一端连接高压负极输入端P2,所述220VAC/380VAC充电电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立式集成化控制器电路架构,包括高压正极输入端P1、预上电电路、电机驱动电路、DC/DC转换电路、220VAC/380VAC充电电路和高压负极输入端P2,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正极输入端P1连接预上电电路输入端,所述预上电电路输出端连接电机驱动电路一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另一端连接高压负极输入端P2,所述220VAC/380VAC充电电路一端连接电机驱动电路,另外一端连接高压负极输入端P2,所述DC/DC转换电路一端连接预上电电路输出端,另一端连接高压负极输入端P2;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三个相同的单相驱动电路和电容C1,所述单相驱动电路和电容C1并联,所述三个相同的单相驱动电路连接电机的三相绕组,所述单相驱动电路包括IGBTVTI、IGBTVT2、IGBTVT3、IGBTVT4、IGBTVT5和IGBTVT6,所述IGBTVTI的发射极连接IGBTVT2的集电极,所述IGBTVT3的发射极连接IGBTVT4的集电极,所述IGBTVT5的发射极连接IGBTVT6的集电极,所述IGBTVTI、IGBTVT3和IGBTVT5的集电极连接后与预上电电路输出端连接,所述IGBTVT2、IGBTVT4和IGBTVT6的发射极连接后与高压负极输入端P2连接,所述IGBTVTI的发射极连接电机的一相绕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立式集成化控制器电路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220VAC/380VAC充电电路包括电感L1、晶闸管V1、晶闸管V2、晶闸管V3、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静波张琪祥何磊郑来超张力邵晓文
申请(专利权)人:弘允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