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尾气用沉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3002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尾气用沉降装置,属于燃煤锅炉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中空的降尘容器、出料口、降尘机构、清理机构;降尘机构包括分水管、雾化喷头、总水管;清理机构包括与降尘容器内底面相抵触的清理板、第一减速电机、联动组件,清理板在第一减速电机的带动下于降尘容器内往复移动;联动组件包括驱动螺杆、与驱动螺杆螺纹连接的驱动套筒、驱动连杆,驱动螺杆沿其轴线转动;降尘容器的内侧壁于联动组件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挡板,清理板的顶端延伸设置有第一延长板,第一延长板靠近防护挡板的一端的端面和防护挡板的斜面相抵触。该沉降装置,实现了大颗粒粉尘、小颗粒粉尘的沉降,不需要后续相连布袋除尘器,提高沉降装置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尾气用沉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燃煤锅炉尾气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锅炉尾气用沉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热电行业,一般采用锅炉对煤进行然后,燃烧煤产生的蒸汽推动发电机组进行发电。但是,在锅炉对煤进行燃烧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尾气,而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现有技术中,一般将尾气引入布袋除尘器中,气体经过布袋除尘器后排出,而尾气中的粉尘残留在布袋除尘器中,实现对粉尘的收集。当布袋除尘器装满后,需要停止向布袋除尘器内引气,然后更换布袋除尘器,待布袋除尘器更换完毕后,继续向布袋除尘器内引入尾气,并继续对粉尘进行收集,由于需要频繁更换布袋除尘器,过于麻烦。
[0003]目前,授权公告日为2017.12.12、授权公告号为CN206730690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锅炉尾气粗滤装置,包括沉降容器,沉降容器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沉降容器内设置一通风管道,通风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着进气口和出气口,通风管道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沉降狭缝。
[0004]锅炉尾气粗滤装置在使用时,尾气从进气口进入通风管道后,尾气中的大颗粒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尾气用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降尘容器(1)、降尘机构(2)、清理机构(3);所述降尘容器(1)一端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11)、另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12);所述降尘机构(2)包括设置在降尘容器(1)内的分水管(21)、设置在分水管(21)上的雾化喷头(22)、设置在分水管(21)上的总水管(23),所述总水管(23)远离分水管(21)的一端伸出降尘容器(1),且设置有第一阀门(231);所述清理机构(3)包括设置在降尘容器(1)内且与其内底面相抵触的清理板(31)、第一减速电机(32),所述清理板(31)在第一减速电机(32)的带动下于降尘容器(1)内往复移动,所述清理板(3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联动组件(33),所述降尘容器(1)沿清理板(31)移动方向两端的侧壁的底部分别开设有出料口(13);所述联动组件(33)包括沿清理板(31)移动方向设置的驱动螺杆(331)、套设在驱动螺杆(331)外周面且与其螺纹连接的驱动套筒(332)、设置在驱动套筒(332)和清理板(31)之间的驱动连杆(333),所述驱动螺杆(331)转动连接在降尘容器(1)上,且沿其轴线转动,所述驱动螺杆(331)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减速电机(32)上;所述降尘容器(1)的内侧壁于联动组件(33)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挡板(35),所述防护挡板(35)沿清理板(31)移动方向设置,且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防护挡板(35)的斜面朝上,所述清理板(31)靠近防护挡板(35)一端的端面也位于防护挡板(35)的下方,所述清理板(31)的顶端延伸设置有第一延长板(311),所述第一延长板(311)靠近防护挡板(35)的一端的端面和防护挡板(35)的斜面相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尾气用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板(31)远离驱动螺杆(331)的一端设置有稳固组件(34),所述稳固组件(34)包括沿清理板(31)移动方向设置的导向滑杆(341)、套设在导向滑杆(341)外周面且与其滑移连接的导向套筒(342)、设置在导向套筒(342)和清理板(31)之间的导向连杆(343),所述导向滑杆(341)固设在降尘容器(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尾气用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尘容器(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军潘智强汤林海谢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丽达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