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烟尘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6761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式烟尘分离装置,包括电机、叶轮组件、滤尘转筒、外筒体和储灰斗,所述外筒体包括分隔开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叶轮组件位于所述外筒体的上腔体内,所述滤尘转筒位于所述外筒体的下腔体内,所述上、下腔体之间设有供气体从所述滤尘转筒进入上腔体的轴向通道;所述电机竖直安装在所述外筒体的顶盖上,其转轴分别与所述叶轮组件、滤尘转筒连接;所述外筒体的下腔体底部侧面设置有进气口,上腔体侧面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储灰斗安装在所述外筒体的下腔体底部;所述滤尘转筒具有多块波形板卷成的同心圆结构,所述滤尘转筒具有多个由相邻波形板围成的竖直通道,在所述滤尘转筒的底端外部设置有折流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干式除尘,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式烟尘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烟尘分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离心式烟尘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粉尘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在冶金、材料、环保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高温高含尘气体,传统的除尘方式一般是采用布袋除尘器或者多管除尘器。布袋除尘器通过布袋过滤的方式除尘,主要适用于过滤粒径为1μm以上的粉尘,布袋使用温度不能超过200℃,且耐磨性差,使用寿命短,需要频繁更换。多管除尘器通过旋风分离的方式除尘,除尘效率不高,适用于分离粒径在10μm以上的粉尘,当含尘烟气量较大时除尘设备占地过于庞大。在环保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实现高温气体的高效、可靠的除尘,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0003]超重力技术是利用超重力原理创建起来的一种强化传递过程的技术,其理论依据是:在重力加速度g

0时,两相接触过程的动力因素Δρg

0,两相间不会因密度差而产生相间流动,使得相间传递作用越来越弱,分离无法进行。反之,g越大,Δρg越大,两相间的相对速度越大,相间的传递过程极大加强。如将该技术应用于分离气体中的粉尘颗粒,可大大提高除尘效率,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降低除尘耗费的成本。
[0004]现有的超重力烟气除尘装置均为湿式除尘方式,一般采用尼龙丝网或钢丝网为填料做成超重力旋转床,液体引入转子内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自内而外的通过填料到达转子外缘,液体被填料分散、破碎形成极大的、不断更新的表面积,可以捕捉烟气中粒径在3μm以上的烟尘。但由于液体的存在,如果进入除尘器的烟气温度过高,一方面会将用于捕捉烟尘的液体气化,另一方面也会降低烟气的温度,损失大量的热能。当烟气含尘量过大时,被液体捕捉的烟尘最终会形成大量的泥浆,对除尘后续的处理带来很多麻烦,特别是对某些可以作为原料回收的粉尘,采用湿式除尘对后续粉尘的回收再利用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离心式烟尘分离装置,解决现有的高温烟气除尘装置效率低下、耐温性能差、可靠性不高等问题。
[0006]本技术的离心式烟尘分离装置,包括电机、叶轮组件、滤尘转筒、外筒体和储灰斗,所述外筒体包括分隔开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叶轮组件位于所述外筒体的上腔体内,所述滤尘转筒位于所述外筒体的下腔体内,所述上、下腔体之间设有供气体从所述滤尘转筒进入上腔体的轴向通道;所述电机竖直安装在所述外筒体的顶盖上,其转轴分别与所述叶轮组件、滤尘转筒连接;所述外筒体的下腔体底部侧面设置有进气口,上腔体侧面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储灰斗安装在所述外筒体的下腔体底部;所述滤尘转筒具有多块波形板卷成的同心圆结构,所述滤尘转筒具有多个由相邻波形板围成的竖直通道,在所述滤尘转筒的底端外部设置有折流套筒。
[0007]进一步,所述储灰斗的侧壁设置有电动弹簧机械振打器,防止灰尘颗粒堆积在储
灰斗的壁面,且底部设置有在线卸灰阀门,能够实现烟尘分离装置的在线清灰功能。
[0008]进一步,所述外筒体和储灰斗的内侧均设置有阻热隔层和抗磨损隔层,所述阻热隔层与抗磨损隔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层,一方面保护外筒体和储灰斗免受含尘烟气的冲刷导致壁面磨损,另一方面有效的降低烟气在烟尘分离装置中的热量散失。
[0009]进一步,所述外筒体的下腔体侧壁上设置有间歇式燃气脉冲防积灰装置,用于定期对滤尘转筒进行吹扫,防止有小颗粒烟尘堆积在通道内壁,阻塞气体通道。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均设置有压力检测仪器,用于测量气体通过烟尘分离装置的阻力损失,当气体的阻力损失逐步增大时,可加大间歇式燃气脉冲防积灰装置的工作频率和单次的工作时间。
[0010]进一步,所述进气口为螺旋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为螺旋出气口,所述螺旋进气口和螺旋出气口分别为切向进/出气。所述螺旋进气口的截面为扁长的矩形,所述矩形的长边与所述外筒体的轴线平行,且长边的长度是短边长度的2倍。气体由螺旋进气口切向进入烟尘分离装置后,在烟尘分离装置的内腔体会形成一个螺旋气流,可以预分离一部分大颗粒的尘粒。
[0011]进一步,所述滤尘转筒的底部安装有锥形吸气罩,所述锥形吸气罩位于所述折流套筒内,所述锥形吸气罩的扩张角为40
°
~50
°
,能够更有效地将烟气吸入滤尘转筒内。
[0012]进一步,所述储灰斗的锥度为28
°
~40
°
,且底部的排灰口直径或当量直径不小于150mm,从而便于卸载灰尘。
[0013]进一步,所述滤尘转筒的两个端面安装有钢丝网,且底端钢丝网的孔径为顶端钢丝网孔径的3倍,能够预先筛除部分大颗粒的灰尘。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5](1)本技术采用滤尘转筒干式除尘,效率高,耐温性好;
[0016](2)本技术的储灰斗设置有电动弹簧机械振打器和在线卸灰阀门,能够实现装置的在线清灰功能;
[0017](3)本技术根据烟气温度的不同,在外筒体和储灰斗的内侧设有相应厚度的保温材料,极大程度的保证烟气温度不下降,减少烟气中的热量损失;
[0018](4)本技术在外筒体与其顶盖、储灰斗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便于拆卸、清洗和更换。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离心式烟尘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滤尘转筒的截面图;
[0021]图3是波形板的截面图;
[0022]图4是含尘气体在离心式烟尘分离装置内的流向示意图;
[0023]图5是单个通道横断面的烟尘分布图;
[0024]图6是单个通道纵断面的烟尘分布图。
[0025]附图标记:1.高速电机、2.螺旋出气口、3.间歇式燃气脉冲防积灰装置、4.滤尘转筒、5.圆柱型外筒体、6.锥形吸气罩、7.螺旋进气口、8.锥形旋流预分离储灰斗、9.电动弹簧机械振打装置、10.在线卸灰阀门、11.折流套筒、12.叶轮组件、13.波形板、14.通道、15.钢板、16.半圆弧、17.灰尘。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离心式烟尘分离装置包括高速电机1、叶轮组件12、滤尘转筒4、圆柱型外筒体5、锥形旋流预分离储灰斗8,其中圆柱型外筒体5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分隔开,且具有供气体通过的轴向通道。叶轮组件12位于圆柱型外筒体5的上腔体内,滤尘转筒4位于圆柱型外筒体5的下腔体内。高速电机1竖直安装在圆柱型外筒体5的顶盖上,其转轴穿过圆柱型外筒体5的上腔体,向下伸至圆柱型外筒体5的下腔体内,从而依次与叶轮组件12、滤尘转筒4连接。滤尘转筒4的外周与圆柱型外筒体5上、下腔体的轴向通道之间设置有动密封,从而使含尘气体只能从滤尘转筒4中上升至圆柱型外筒体5上腔体内。高速旋转的叶轮组件12为含尘气体提供向上的升力,锥形旋流预分离储灰斗8安装在圆柱型外筒体5下腔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烟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叶轮组件、滤尘转筒、外筒体和储灰斗,所述外筒体包括分隔开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叶轮组件位于所述外筒体的上腔体内,所述滤尘转筒位于所述外筒体的下腔体内,所述上、下腔体之间设有供气体从所述滤尘转筒进入上腔体的轴向通道;所述电机竖直安装在所述外筒体的顶盖上,其转轴分别与所述叶轮组件、滤尘转筒连接;所述外筒体的下腔体底部侧面设置有进气口,上腔体侧面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储灰斗安装在所述外筒体的下腔体底部;所述滤尘转筒具有多块波形板卷成的同心圆结构,所述滤尘转筒具有多个由相邻波形板围成的竖直通道,在所述滤尘转筒的底端外部设置有折流套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烟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灰斗的侧壁设置有电动弹簧机械振打器,且底部设置有在线卸灰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烟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和储灰斗的内侧均设置有阻热隔层和抗磨损隔层,所述阻热隔层与抗磨损隔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烟尘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的下腔体侧壁上设置有间歇式燃气脉冲防积灰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鸾芳朱旭平王研艳陈静吴磊杨琳罗乔许盼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