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碱中和自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8569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2
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酸碱中和自控系统,包括供废水流入的地沟、连通于地沟且供酸碱性强的废水进入的储备池、连通于地沟且供酸碱性弱的废水进入的中和池、设于地沟和储备池连通处以控制废水是否流入储备池的储备闸板、设于地沟和中和池连通处以控制废水是否流入中和池的中和闸板、设于中和池底部的中底PH传感器、设于地沟的沟PH传感器、设于储备池底部的储底PH传感器、连通于中和池底部以排出废水的排水管、连通于储备池底部和中和池上部的连池管、设于连池管且控制储备池中的废水是否进入中和池的中阀、向中和池内送入酸液的加酸阀和向中和池内送入碱液的加碱阀,储备闸板、中和闸板、沟PH传感器、中底PH传感器、储底PH传感器、中阀、加酸阀和加碱阀电连接有控制器,使得中和池中废水PH值达标的过程中减少酸液和碱液的使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酸碱中和自控系统


技术介绍

1、离子交换器的树脂进行再生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盐酸和液碱,再生后的废水需要将ph值调节至标准值后再进行排放。而为了减少人工调节ph值的不便以及酸碱在调节过程中的使用量,会使用ph传感器配合控制器和电磁阀等进行酸碱的自动加注中和。

2、例如,公告号为cn203999087u的脱盐水站酸碱废水自动加药中和排放系统,依据中和池中废水的酸碱值加入对应的酸液和碱液,直至ph值达标再排出,如果ph值不达标则保持废水回流循环,直至ph值达标。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不同时间段的废水ph值不同,使得中和池中ph值变化较大,为此需要使用较多量的酸液碱液进行对应的中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废水中合过程中酸液和碱液的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酸碱中和自控系统。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酸碱中和自控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酸碱中和自控系统,包括供废水流入的地沟、连通于地沟且供酸碱性强的废水进入的储备池、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酸碱中和自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废水流入的地沟(1)、连通于地沟(1)且供酸碱性强的废水进入的储备池(2)、连通于地沟(1)且供酸碱性弱的废水进入的中和池(3)、设于地沟(1)和储备池(2)连通处以控制废水是否流入储备池(2)的储备闸板(4)、设于地沟(1)和中和池(3)连通处以控制废水是否流入中和池(3)的中和闸板(41)、设于地沟(1)的沟PH传感器(36)、设于中和池(3)底部的中底PH传感器(42)、设于储备池(2)底部的储底PH传感器(43)、连通于中和池(3)底部以排出废水的排水管(44)、连通于储备池(2)底部和中和池(3)上部的连池管(45)、设于连池管(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碱中和自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废水流入的地沟(1)、连通于地沟(1)且供酸碱性强的废水进入的储备池(2)、连通于地沟(1)且供酸碱性弱的废水进入的中和池(3)、设于地沟(1)和储备池(2)连通处以控制废水是否流入储备池(2)的储备闸板(4)、设于地沟(1)和中和池(3)连通处以控制废水是否流入中和池(3)的中和闸板(41)、设于地沟(1)的沟ph传感器(36)、设于中和池(3)底部的中底ph传感器(42)、设于储备池(2)底部的储底ph传感器(43)、连通于中和池(3)底部以排出废水的排水管(44)、连通于储备池(2)底部和中和池(3)上部的连池管(45)、设于连池管(45)且控制储备池(2)中的废水是否进入中和池(3)的中阀(46)、能向中和池(3)内送入酸液的加酸阀(47)和能向中和池(3)内送入碱液的加碱阀(48),储备闸板(4)、中和闸板(41)、沟ph传感器(36)、中底ph传感器(42)、储底ph传感器(43)、中阀(46)、加酸阀(47)和加碱阀(48)电连接有控制器(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碱中和自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44)远离中和池(3)一端处连通有回水管(31),回水管(31)连通于中和池(3)上部,回水管(31)和排水管(44)连通处设有控制废水从排水管(44)排出或进入回水管(31)的三通阀(32),排水管(44)设有将废水向三通阀(32)处泵送的排水泵(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酸碱中和自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44)设有位于三通阀(32)和中和池(3)之间且电连接于控制器(49)的排放ph传感器(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碱中和自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池(3)的水面处设有电连接于控制器(49)的中面ph传感器(35);中面ph传感器(35)检测到废水ph值超出排放的标准范围时,排水管(44)排水速率降低。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灵虎王耀威王建刚陈海峰梅建国单金飞俞柏锋郑洪戚国良李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丽达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