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吸附式制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87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吸附式制氮机,包括上气管和消音管,所述消音管的后端安装有第七动两通阀,且第七动两通阀的一侧安装有第八气动两通阀,所述第八气动两通阀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气道挡板,且第一气道挡板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气道挡板,所述第二气道挡板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气动两通阀,且第一气动两通阀的一侧连接有第三气动两通阀,所述第三气动两通阀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气动两通阀,且第二气动两通阀的上方连接有下管道。该模块吸附式制氮机是基于PSA制氮原理来进行设计优化的一种新型制氮机,具有占地面积少、能耗低、独立供气、24小时不间断运行、无压力容器、可调节氮气纯度和无级变负荷(不同流量但氮气浓度不变)等技术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吸附式制氮机


[0001]本技术涉及PSA变压吸附制氮
,具体为一种模块吸附式制氮机。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吸附是一种新型气体吸附分离技术,它有如下优点:

产品纯度高。

一般可在室温和不高的压力下工作,床层再生时不用加热,节能经济。

设备简单,操作、维护简便。

连续循环操作,可完全达到自动化。因此,当这种新技术问世后,就受到各国工业界的关注,竞相开发和研究,发展迅速,并日益成熟。
[0003]传统的PSA变压吸附工业制氮机是双塔结构,传统双塔结构的制氮机会存在重量大、体积大、能耗高、产氮率较低、价格昂贵、保养困难和需要大面积的位置布置氮气站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吸附式制氮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传统的PSA变压吸附工业制氮机是双塔结构,传统双塔结构的制氮机会存在重量大、体积大、能耗高、产氮率较低、价格昂贵、保养困难和需要大面积的位置布置氮气站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吸附式制氮机,包括上气管和消音管,所述消音管的后端安装有第七动两通阀,且第七动两通阀的一侧安装有第八气动两通阀,所述第八气动两通阀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气道挡板,且第一气道挡板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气道挡板,所述第二气道挡板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气动两通阀,且第一气动两通阀的一侧连接有第三气动两通阀,所述第三气动两通阀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气动两通阀,且第二气动两通阀的上方连接有下管道,所述下管道的后端安装有过滤调压阀,且过滤调压阀上方的一侧连接有下气管,所述过滤调压阀上方的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气管,所述连接气管的上方安装有电磁阀,且电磁阀的后端安装有汇流板,所述下管道上方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一单向节流阀,且第一单向节流阀的另一侧安装有进气口,所述下管道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单向节流阀,且第二单向节流阀的一侧连接有出气口,所述第二单向节流阀的上方安装有上管道,且上管道的上方连接有第四气动两通阀,所述第四气动两通阀的一侧连接有第六气动两通阀,且第六气动两通阀的一侧连接有第五气动两通阀,所述第六气动两通阀的上方安装有双向节流阀,且双向节流阀的上方安装有第三气道挡板,所述上气管位于第三气道挡板的上方,所述第三气道挡板的后端安装有第一吸附模块,且第一吸附模块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吸附模块,所述第二吸附模块的下方安装有下气道,且下气道的下方安装有底座,所述第二吸附模块的上方安装有上气道。
[0006]优选的,所述第八气动两通阀和第七动两通阀之间关于第一气道挡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第一气道挡板与第七动两通阀之间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动两通阀通过第三气动两通阀与第二气动两通阀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第二气动两通阀通过下管道与第一气动两通阀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下管道通过连接气管与过滤调压阀构成连通结构,且下管道与第一单向节流阀之间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单向节流阀与上管道之间相连通,且上管道的左右两端依次与第四气动两通阀和第五气动两通阀相连通,并且第四气动两通阀通过第六气动两通阀与第五气动两通阀构成连通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双向节流阀通过上气管与上气道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上气管和上气道之间均关于双向节流阀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PSA制氮原理是指以空气为原料,以碳分子筛作为吸附剂,运用变压吸附原理,利用碳分子筛对氧和氮的选择性吸附而使氮和氧分离的方法;模块化吸附式制氮机是基于PSA制氮原理来进行设计优化的一种新型制氮机,具有占地面积少、能耗低、独立供气、24小时不间断运行、无压力容器、可调节氮气纯度和无级变负荷(不同流量但氮气浓度不变)等技术优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底座;2、第八气动两通阀;3、第七动两通阀;4、第一气道挡板;5、第二气道挡板;6、第三气动两通阀;7、第一气动两通阀;8、下管道;9、第二气动两通阀;10、过滤调压阀;11、下气管;12、连接气管;13、第一单向节流阀;14、进气口;15、电磁阀;16、汇流板;17、出气口;18、第二单向节流阀;19、上管道;20、第四气动两通阀;21、第五气动两通阀;22、第六气动两通阀;23、双向节流阀;24、第三气道挡板;25、上气管;26、消音管;27、下气道;28、第一吸附模块;29、第二吸附模块;30、上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吸附式制氮机,包括上气管25和消音管26,消音管26的后端安装有第七动两通阀3,且第七动两通阀3的一侧安装有第八气动两通阀2,第八气动两通阀2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气道挡板4,且第一气道挡板4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气道挡板5,第八气动两通阀2和第七动两通阀3之间关于第一气道挡板4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第一气道挡板4与第七动两通阀3之间相连接;
[0019]第二气道挡板5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气动两通阀7,且第一气动两通阀7的一侧连接有第三气动两通阀6,第三气动两通阀6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气动两通阀9,且第二气动两通阀9的上方连接有下管道8,第一气动两通阀7通过第三气动两通阀6与第二气动两通阀9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第二气动两通阀9通过下管道8与第一气动两通阀7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下
管道8的后端安装有过滤调压阀10,且过滤调压阀10上方的一侧连接有下气管11,过滤调压阀10上方的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气管12,连接气管12的上方安装有电磁阀15,且电磁阀15的后端安装有汇流板16,下管道8上方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一单向节流阀13,且第一单向节流阀13的另一侧安装有进气口14,下管道8通过连接气管12与过滤调压阀10构成连通结构,且下管道8与第一单向节流阀13之间相连接,下管道8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单向节流阀18,且第二单向节流阀18的一侧连接有出气口17,第二单向节流阀18的上方安装有上管道19,且上管道19的上方连接有第四气动两通阀20,第四气动两通阀20的一侧连接有第六气动两通阀22,且第六气动两通阀22的一侧连接有第五气动两通阀21,第二单向节流阀18与上管道19之间相连通,且上管道19的左右两端依次与第四气动两通阀20和第五气动两通阀21相连通,并且第四气动两通阀20通过第六气动两通阀22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吸附式制氮机,包括上气管(25)和消音管(26),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26)的后端安装有第七动两通阀(3),且第七动两通阀(3)的一侧安装有第八气动两通阀(2),所述第八气动两通阀(2)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气道挡板(4),且第一气道挡板(4)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气道挡板(5),所述第二气道挡板(5)的上方安装有第一气动两通阀(7),且第一气动两通阀(7)的一侧连接有第三气动两通阀(6),所述第三气动两通阀(6)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气动两通阀(9),且第二气动两通阀(9)的上方连接有下管道(8),所述下管道(8)的后端安装有过滤调压阀(10),且过滤调压阀(10)上方的一侧连接有下气管(11),所述过滤调压阀(10)上方的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气管(12),所述连接气管(12)的上方安装有电磁阀(15),且电磁阀(15)的后端安装有汇流板(16),所述下管道(8)上方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一单向节流阀(13),且第一单向节流阀(13)的另一侧安装有进气口(14),所述下管道(8)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单向节流阀(18),且第二单向节流阀(18)的一侧连接有出气口(17),所述第二单向节流阀(18)的上方安装有上管道(19),且上管道(19)的上方连接有第四气动两通阀(20),所述第四气动两通阀(20)的一侧连接有第六气动两通阀(22),且第六气动两通阀(22)的一侧连接有第五气动两通阀(21),所述第六气动两通阀(22)的上方安装有双向节流阀(23),且双向节流阀(23)的上方安装有第三气道挡板(24),所述上气管(25)位于第三气道挡板(24)的上方,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赛远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