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车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75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车架总成,具体涉及两轮自平衡电动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壳体左侧设有车轮,壳体与车轮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壳体顶部两侧设有脚踏板,壳体顶部中心位置设有控制杆,控制杆顶部插接有腿控器,腿控器与控制杆之间通过固定扣活动连接,驱动装置与壳体内壁顶部固定连接,驱动装置底部设有平衡装置,传动轴远离车轮一端设有传动轴固定盒,传动轴与传动轴固定盒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传动轴固定盒底部设有平衡信号处理器,平衡信号处理器与传动轴固定盒固定连接,动态传感器顶部与平衡信号处理器底部固定连接,通过信息分析进行驱动两个车轮,以解决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稳定行驶的问题。以解决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稳定行驶的问题。以解决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稳定行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车架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两轮自平衡电动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车架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已公开的自平衡电动车它的内部设有自平衡机电系统,来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透过精密高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出适当的指令后,驱动马达来做到平衡的效果。目前市场上的自平衡电动车有两种,一种是独轮自平衡电动车,这种车虽然驾驶灵敏但安全系数较低,经常会有摔倒摔伤的情况发生,给驾驶者带来安全隐患,还有一种是两轮自平衡电动车,这种车虽然比较平稳,但两轮只能协调运转,不能独立运转,驾驶者的重心也不易把持。
[0003]本专利技术一种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车架总成,通过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的两轮自平衡电动车,就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驾驶平稳,机动灵活的两轮独立驱动的自平衡电动车。
[000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两轮平衡车一般两轮都是固定在一根轴上,如果遇到颠簸路面容易侧翻摔倒,不易操控,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5]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车架总成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车架总成,通过人体站立在脚踏板上,通过腿部前、后、左、右、轻微侧倾,通过信息分析来通过伺服电机进行驱动两个车轮,以解决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稳定行驶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车架总成,包括本体包括壳体,壳体左侧设有车轮,壳体与车轮通过轴承活动连接,车轮顶部设有车轮罩,车轮罩与壳体固定连接,车轮和车轮罩左右对称设置为两组,壳体顶部两侧设有脚踏板,壳体顶部中心位置设有控制杆,控制杆设置为空腔,控制杆顶部插接有腿控器,腿控器与控制杆之间通过固定扣活动连接,控制杆底部与壳体固定连接,壳体内壁顶部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壳体内壁顶部固定连接,驱动装置底部设有平衡装置,平衡装置中心线低于车轮轴线中心线形成高位差,平衡装置包括传动轴,传动轴设置为两组,传动轴靠近车轮一端与车轮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传动轴远离车轮一端设有传动轴固定盒,传动轴与传动轴固定盒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传动轴对称设置有两个,传动轴固定盒底部设有平衡信号处理器,平衡信号处理器与传动轴固定盒固定连接,平衡信号处理器底部设有动态传感器,动态传感器顶部与平衡信号处理器底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壳体内壁顶部固定连接,伺服电机输出轴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设有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互相啮合,第二齿轮与传动轴通过轮齿互相啮合。
[0009]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传动轴设置为两组,传动轴靠近伺服电机一端与传动轴固定盒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0010]优选的,传动轴两组之间可以同时运动或者各自独立运动。
[0011]优选的,控制杆顶部还设有手控把手,手控把手通过插接插入到控制杆顶部空腔内,手控把手和控制杆通过固定扣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动态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底部设有陀螺仪,陀螺仪顶部与加速度传感器底部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14]1.传动轴设有两组,可以同步运行或者独立运行,操作更加轻便,更有利于操控转向;
[0015]2.伺服电机设有两组,可以根据动态传感器更加精准的控制本技术的平衡,使用时安全性更高;
[0016]3.设有陀螺仪能够对操作者做的操作及时反应,效率更高,同时进一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性;
[0017]4.控制杆与腿控器之间设有固定扣,整体结构更加牢固,避免使用中因腿控器掉落造成使用人员受伤。
[0018]本技术通过人体控制腿控器来倾斜壳体,让动态传感器感受到动态信号,通过分析作出相应的操作,是车轮进行相应的转动来达到自平衡的效果,从而更加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0]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剖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驱动装置和平衡装置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陀螺仪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操作杆与腿控器连接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操作杆与手控把手连接示意图。
[0026]图中:100本体、110壳体、120车轮、130车轮罩、140脚踏板、200驱动装置、210伺服电机、220轴承、230第一齿轮、240第二齿轮、300平衡装置、310传动轴、330平衡信号处理器、320传动轴固定盒、400控制器、410控制杆、420腿控器、430手控把手、440固定扣、500动态传感器、520陀螺仪、510加速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一种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车架总成,包括本体100包括壳体110,壳体110左侧设有车轮120,壳体110与车轮120通过轴承活动连接,车轮120顶部设有车轮罩130,车轮罩130与壳体110固定连接,车轮120和车轮罩130左右对称设置为两组,壳体110顶部两侧设有脚踏板140,壳体110顶部中心位置设有控制杆410,控制杆410设置为空腔,控制杆410顶部插接有腿控器420,腿控器420与控制杆410之间通过固定扣440活动连接,控制杆410底部与壳体110固定连接,壳体110内壁顶部设有驱动装置200,驱动装置200与壳体内壁顶部固定连接,驱动装置200底部设有平衡装置300,平衡装置300中心线低于车轮120轴线中心线形成高位差,可以在使用时更加容易平衡,平衡装置300包括传动轴310,传动轴310设置为两组,传动轴310靠近车轮120一端与车轮120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传动轴310远离车轮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车架总成,包括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包括壳体(110),所述壳体(110)左侧设有车轮(120),所述壳体(110)与所述车轮(120)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车轮(120)顶部设有车轮罩(130),所述车轮罩(130)与所述壳体(110)固定连接,所述车轮(120)和所述车轮罩(130)左右对称设置为两组,所述壳体(110)顶部两侧设有脚踏板(140),所述壳体(110)顶部中心位置设有控制杆(410),所述控制杆(410)设置为空腔,所述控制杆(410)顶部插接有腿控器(420),所述腿控器(420)与控制杆(410)之间通过固定扣(440)活动连接,所述控制杆(410)底部与所述壳体(110)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10)内壁顶部设有驱动装置(200),所述驱动装置(200)与壳体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00)底部设有平衡装置(300),所述平衡装置(300)中心线低于所述车轮(120)轴线中心线形成高位差,所述平衡装置(300)包括传动轴(310),所述传动轴(310)设置为两组,所述传动轴(310)靠近所述车轮(120)一端与所述车轮(120)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轴(310)远离车轮一端设有传动轴固定盒(320),所述传动轴(310)与所述传动轴固定盒(320)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轴(310)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传动轴固定盒(320)底部设有平衡信号处理器(330),所述平衡信号处理器(330)与所述传动轴固定盒(320)固定连接,所述平衡信号处理器(330)底部设有动态传感器(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集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