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承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73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中中的支撑梁拆除施工技术,提出一种可调节式承托架,其包括有梯形架,所述梯形架包括有2根槽形钢纵杆和连接于其近端部的顶横杆和底横杆,2个梯形架的上端通过活动铰和顶轴活动连接,一块承托板通过挂接板穿挂于顶轴上,梯形架的2根纵杆上对称开有至少1对纵杆孔,每个梯形架至少有1条调节轴穿过对称的纵杆孔,调节轴上通过套管活动安装有拉板,拉板上开有1~3个拉杆孔,使用时,将2个梯形架张开使承托板靠近待拆梁底部,然后将对拉螺栓杆件穿过拉板上的拉杆孔并用螺母收紧,使承托板的高度逐渐增加至压紧待拆梁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基坑支护中的支撑梁拆除。特别适用于基坑支护中的支撑梁拆除。特别适用于基坑支护中的支撑梁拆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承托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尤其是用于支撑梁拆除的承托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中常采用地下连续墙+多道支撑梁的支护方式。随着地下室底板的施工完成,就需要由下至上的拆除相应的混凝土支撑梁以便进行地下室主体结构中板、顶板的施工。而现有技术往往是通过施工现场焊接制作固定高度的支撑架来承托回顶住支撑梁,然后再利用绳锯切割机来切除支撑梁。此方法用到的支撑架因其规格尺寸是根据现场高度需求来焊接定制的,所以难以在其它工程项目中进行二次重复利用,而且因支撑梁拆除时分段分块数量多,现场焊接制作量大,容易造成工时材料浪费。
[0003]为此,研究一种可调节式的承托架,以提高其重复利用率和节省工时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支撑梁拆除的可调节式承托架,用这种承托架可自由调节高度,具有受力可靠、施工便捷和重复利用等特点。
[0005]本技术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可调节式承托架,包括有梯形架,所述梯形架包括有2根槽形钢纵杆和连接于其近端部的顶横杆和底横杆。
[0007]2个梯形架的上端通过活动铰和顶轴活动连接,活动铰的两臂分别固定连接于梯形架的纵杆端,一根顶轴穿过活动铰的转轴孔,2个梯形架可绕顶轴旋转张开成0~90
°

[0008]还包括有承托板,承托板的底面一侧设置有挂接板,挂接板开有长形挂接孔,承托板通过挂接板的挂接孔穿挂于顶轴上,承托板的底面抵接于活动铰的侧边。
[0009]梯形架的2根纵杆上对称开有至少1对纵杆孔,2个梯形架上的纵杆孔对称分布,每个梯形架至少有1条调节轴穿过对称的纵杆孔,调节轴上通过套管活动安装有拉板,拉板上开有1~3个拉杆孔。
[0010]优化方案有:2个梯形架的下端连接活动支撑脚,支撑脚焊接于纵杆末端。
[0011]另一优化方案有:还包括有延伸架,所述延伸架包括有2根槽形钢副纵杆和连接于其近端部的副顶横杆和副底横杆,副纵杆的横截面尺寸略大于纵杆,副顶横杆焊接于副纵杆上端侧边,使延伸架的副纵杆贴套于梯形架的纵杆外侧,并可纵向相互滑动;延伸架的2 根副纵杆上对称开有至少1对副纵杆孔,2个延伸架上的副纵杆孔对称分布;使调节轴的两端又穿过对称的副纵杆孔;2个延伸架的下端连接活动支撑脚,支撑脚焊接于副纵杆末端。
[0012]使用时,将本技术置于待拆梁底部,2个梯形架张开使承托板靠近待拆梁底部,然后将对拉螺栓杆件穿过2个梯形架张上的拉板上的拉杆孔并收紧螺母,使2个梯形架的张开度逐渐减小,承托板的高度逐渐增加至压紧待拆梁底面(对拉螺栓杆件可用其它拉件代替)。
[0013]不使用时,将2个梯形架收折成折合状态,然后将对拉螺栓杆件全部取出或取离一
边梯形架并摆放至合适位置。
[0014]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基坑支护中的支撑梁拆除。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结构的本技术的收折状态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结构的本技术的收折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参考图1和图2,一种用于支撑梁拆除的可调节式承托架,包括有梯形架,所述梯形架包括有2根槽形钢纵杆11和连接于其近端部的顶横杆12和底横杆13。
[0022]2个梯形架的上端通过活动铰3和顶轴4活动连接,活动铰3的两臂分别固定连接于梯形架的纵杆11端,一根顶轴4穿过活动铰3的转轴孔,2个梯形架可绕顶轴4旋转张开成0~90
°

[0023]还包括有承托板5,承托板5的底面一侧设置有挂接板51,挂接板51开有长形挂接孔,承托板5通过挂接板51的挂接孔穿挂于顶轴4上,承托板5的底面抵接于活动铰3 的侧边,承托板5的上表面作为支承面。
[0024]每个梯形架的2根纵杆11上对称开有5对纵杆孔10,2个梯形架上的纵杆孔10对称分布;每个梯形架有1条调节轴7穿过对称的纵杆孔10,调节轴7上通过套管活动安装有拉板8,拉板8上开有左、中、右3个拉杆孔80,还另外准备1条用于调节承托架支撑高度的对拉螺栓杆件9,对拉螺栓杆件9可穿过拉板8上的拉杆孔80并通过螺母调节限制2 个梯形架的张开度。
[0025]2个梯形架的下端连接活动支撑脚6,支撑脚6焊接于纵杆11末端。
[0026]使用时(如图1),将本技术置于待拆梁底部,2个梯形架张开使承托板靠近待拆梁底部,然后将对拉螺栓杆9件穿过2个梯形架张上的拉板8上的拉杆孔80并收紧螺母使2个梯形架的张开度逐渐减小,承托板5的高度逐渐增加至压紧待拆梁底面。
[0027]不使用时,将2个梯形架收折成如图2的折合状态,然后将对拉螺栓杆件9全部取出或取离一边梯形架并摆放至合适位置。
[0028]实施例2
[0029]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例是实施例1的改进,主要是增加延伸架,使本技术能应对更高的物体的支承,所述延伸架包括有2根槽形钢副纵杆21和连接于其近端部的副顶横杆22和副底横杆23。
[0030]副纵杆21的横截面尺寸略大于纵杆11,副顶横杆22分成2条焊接于副纵杆21上端两侧边,副底横杆23焊接于副纵杆21的下端,使延伸架的副纵杆21贴套于梯形架的纵杆11外侧,并可纵向相互滑动。
[0031]延伸架的2根副纵杆21上对称开有5对副纵杆孔20,2个延伸架上的副纵杆孔20对称分布,可滑动延伸架,使副纵杆孔20与纵杆孔10对齐,调节轴7的两端又穿过对称的副纵杆孔20,调节轴7又作为延伸架和梯形架的伸缩定位棒。
[0032]本实施例的支撑脚6不连接于梯形架,而是焊接于延伸架的副纵杆21末端。
[0033]使用时,当梯形架达不到支承高度时,需将延伸架伸出,具体操作是:先取出调节轴 7,然后滑动延伸架至合适位置,并使副纵杆孔20与纵杆孔10对齐,再装入调节轴7,这时调节轴7的两端同时穿过梯形架两侧的纵杆孔10和延伸架两侧的副纵杆孔20,这时调节轴7又作为延伸架和梯形架的定位棒。
[0034]将本技术置于待拆梁底部,2个梯形架张开使承托板靠近待拆梁底部,然后将对拉螺栓杆件9穿过2个梯形架张上的拉板8上的拉杆孔80并收紧螺母,使2个梯形架连同延伸架的张开度逐渐减小,承托板5的高度逐渐增加至压紧待拆梁底面。
[0035]不使用时,先取出调节轴7,将2个延伸架收回至2个梯形架对齐,再按同样方法装回调节轴7使延伸架和梯形架定位并收折成如图4的折合状态,然后将对拉螺栓杆件9全部取出或取离一边梯形架并摆放至合适位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承托架,包括有梯形架,所述梯形架包括有2根槽形钢纵杆(11)和连接于其近端部的顶横杆(12)和底横杆(13),其特征在于:2个梯形架的上端通过活动铰(3)和顶轴(4)活动连接,活动铰(3)的两臂分别固定连接于梯形架的纵杆(11)端,顶轴(4)穿过活动铰(3)的转轴孔,2个梯形架可绕顶轴(4)旋转张开成0~90
°
;梯形架的2根纵杆(11)上对称开有至少1对纵杆孔(10),2个梯形架上的纵杆孔(10)对称分布;每个梯形架至少有1条调节轴(7)穿过对称的纵杆孔(10),调节轴(7)上通过套管活动安装有拉板(8),拉板(8)上开有1~3个拉杆孔(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承托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承托板(5),承托板(5)的底面一侧设置有挂接板(51),挂接板(51)开有长形挂接孔,承托板(5)通过挂接板(51)的挂接孔穿挂于顶轴(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州刘则邹张英陈玲符匡民郭紫青李东陆金伦唐武兴唐文杨惠杨伟尊唐勇钟冬红敖伟何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