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调节自润滑橡胶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70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密封圈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离心式调节自润滑橡胶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油箱,所述环形油箱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延伸至密封圈本体上端且贯穿环形油箱上壁的油盖,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外侧和内侧均开设有数量为三个的条纹槽,所述环形油箱的内腔外壁固定连接有导向筒。该离心式调节自润滑橡胶密封圈,具备润滑效果好和便于调节灌注油流量等优点,解决了密封轴体带动密封圈旋转时,离心阀接通油路,对密封圈内侧的条纹咬合槽进行润滑,并没有对密封圈外圈进行处理,润滑效果有待提高,同时,调节润滑油液灌注流量的调节阀位于密封圈外侧,调节时,需要取出密封圈,不便于操作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式调节自润滑橡胶密封圈


[0001]本技术涉及橡胶密封圈
,具体为离心式调节自润滑橡胶密封圈。

技术介绍

[0002]橡胶密封圈是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的环形罩,固定在轴承的一个套圈或垫圈上并与另一套圈或垫圈接触或形成窄的迷宫间隙,防止润滑油漏出及外物侵入。
[0003]在中国专利CN201410454399.0中所公开的一种离心式调节自润滑橡胶密封圈,该专利解决了高速旋转的轴体或轴承密封后难以对其灌注润滑油液,润滑油液容易甩出,密封润滑效果不理想操作不便的问题,但是,在该专利中,密封轴体带动密封圈旋转时,离心阀接通油路,对密封圈内侧的条纹咬合槽进行润滑,并没有对密封圈外圈进行处理,润滑效果有待提高,同时,调节润滑油液灌注流量的调节阀位于密封圈外侧,调节时,需要取出密封圈,不便于操作,故而提出离心式调节自润滑橡胶密封圈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离心式调节自润滑橡胶密封圈,具备润滑效果好和便于调节灌注油流量等优点,解决了密封轴体带动密封圈旋转时,离心阀接通油路,对密封圈内侧的条纹咬合槽进行润滑,并没有对密封圈外圈进行处理,润滑效果有待提高,同时,调节润滑油液灌注流量的调节阀位于密封圈外侧,调节时,需要取出密封圈,不便于操作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润滑效果好和便于调节灌注油流量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离心式调节自润滑橡胶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油箱,所述环形油箱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延伸至密封圈本体上端且贯穿环形油箱上壁的油盖,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外侧和内侧均开设有数量为三个的条纹槽,所述环形油箱的内腔外壁固定连接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内腔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圈,所述导向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油板,所述挡油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导向筒外部的调节杆,所述导向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调节杆外侧的挡油环,所述调节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导向筒右方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端和挡油环的右端均与位于调节杆外部的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位于环形油箱内侧的弧形槽,所述调节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弧形槽内部的球形塞,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连通导向筒内侧与外侧三个所述条纹槽和弧形槽与内侧三个所述弧形槽的出油路,所述环形油箱内腔内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调节杆上方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滑槽外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杆前侧的限位块,所述滑块的前端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贯穿环形油箱的内腔上壁并延伸至密封圈本体上端的调节旋钮。
[0008]优选的,所述环形油箱为弹性钢,所述限位圈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为四个且连通限位圈内外侧的第一出油孔。
[0009]优选的,所述挡油板的左端开设有数量为若干个且呈环形等距分布的第二出油孔,所述第二出油孔的内端到挡油板轴线的距离大于挡油环的内径。
[0010]优选的,所述环形油箱的内腔内壁开设有与球形塞尺寸相适配的让位孔,所述弧形槽的尺寸与球形塞的尺寸相适配。
[0011]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与齿轮相适配的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油盖和调节旋钮的上端均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为正六边形,所述调节旋钮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环形油箱内顶壁的限位挡圈。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离心式调节自润滑橡胶密封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离心式调节自润滑橡胶密封圈,通过设置导向筒、调节杆、复位弹簧和球形塞,当密封圈本体转动时,在离心作用下,球形塞挤压调节杆,使复位弹簧向左移动离开弧形槽,同时调节杆向左推动挡油板,使挡油板右端离开挡油环,润滑油就可以通过挡油板内的第二出油孔流入出油路进入条纹槽,对密封圈本体内外侧同时进行润滑,提高了润滑效果,通过设置滑槽、滑块、限位块和调节旋钮,可以通过旋转调节旋钮带动齿轮转动,通过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带动滑块移动,从而带动限位块左右移动,通过调节限位块和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控制挡油板与挡油环之间的间隙大小和球形塞与弧形槽之间的间隙,从而控制出油流速,达到调节润滑油出油流量的目的,通过设置延伸至密封圈本体上端且设置有正六边形的调节旋钮,就可以在密封圈端面通过内六角扳手进行调节,便于操作,通过以上设置,具备润滑效果好和便于调节灌注油流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8]图中:1密封圈本体、2环形油箱、3油盖、4条纹槽、5导向筒、6限位圈、7挡油板、8调节杆、9挡油环、10限位板、11复位弹簧、12弧形槽、13球形塞、14出油路、15连接杆、16滑槽、17滑块、18限位块、19齿轮、20调节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2,离心式调节自润滑橡胶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1,密封圈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油箱2,环形油箱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延伸至密封圈本体1上端且贯穿环形油箱2上壁的油盖3,密封圈本体1的外侧和内侧均开设有数量为三个的条纹槽4,环形油箱2的内腔外壁固定连接有导向筒5,导向筒5的内腔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圈6,环形油箱2
为弹性钢,限位圈6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为四个且连通限位圈6内外侧的第一出油孔,导向筒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油板7,挡油板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导向筒5外部的调节杆8,导向筒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调节杆8外侧的挡油环9,挡油板7的左端开设有数量为若干个且呈环形等距分布的第二出油孔,第二出油孔的内端到挡油板7轴线的距离大于挡油环9的内径,调节杆8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导向筒5右方的限位板10,限位板10的左端和挡油环9的右端均与位于调节杆8外部的复位弹簧11固定连接,密封圈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环形油箱2内侧的弧形槽12,调节杆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弧形槽12内部的球形塞13,环形油箱2的内腔内壁开设有与球形塞13尺寸相适配的让位孔,弧形槽12的尺寸与球形塞13的尺寸相适配,密封圈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连通导向筒5内侧与外侧三个条纹槽4和弧形槽12与内侧三个弧形槽12的出油路14,环形油箱2内腔内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调节杆8上方的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前端开设有滑槽16,滑槽16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滑槽16外部的滑块17,滑块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杆15前侧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离心式调节自润滑橡胶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油箱(2),所述环形油箱(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延伸至密封圈本体(1)上端且贯穿环形油箱(2)上壁的油盖(3),所述密封圈本体(1)的外侧和内侧均开设有数量为三个的条纹槽(4),所述环形油箱(2)的内腔外壁固定连接有导向筒(5),所述导向筒(5)的内腔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圈(6),所述导向筒(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油板(7),所述挡油板(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导向筒(5)外部的调节杆(8),所述导向筒(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调节杆(8)外侧的挡油环(9),所述调节杆(8)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导向筒(5)右方的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的左端和挡油环(9)的右端均与位于调节杆(8)外部的复位弹簧(11)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环形油箱(2)内侧的弧形槽(12),所述调节杆(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弧形槽(12)内部的球形塞(13),所述密封圈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连通导向筒(5)内侧与外侧三个所述条纹槽(4)和弧形槽(12)与内侧三个所述弧形槽(12)的出油路(14),所述环形油箱(2)内腔内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调节杆(8)上方的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前端开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连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德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